第七节 快门
一、快门的工作原理
在镜头光圈和感光原件(数码相机CCD/CMOS或传统胶片)之间,还有一道“光线阀门”——快门。快门类似一道幕帘,在我们按下快门按钮的时候,快门幕帘开启让光线通过,然后闭合阻挡光线。快门与光圈不同,不是以进光多少,而是以快门开合的速度来控制曝光量。从几分钟到数千分之一秒,拍摄者可以在相机的快门速度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图1-52为快门组件。
图1-52 快门组件实物图
二、快门速度的作用
数码照相机使用电子式快门,根据测光情况由电子延时电路自动控制曝光时间,从而突现曝光的全自动化。快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曝光控制更加准确。通常根据构造及工作方式的不同,快门分为镜间快门和焦点平面快门两大类。
一是与光圈配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以便让图像传感器达到正确曝光。
二是可以控制运动物体的影像效果,使动体“凝固”或使被摄体产生“动感”。在较快的快门速度下,相机能凝固动体瞬间的行为,如图1-53所示。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记载一段运动的轨迹,使照片富有动感,如图1-54所示。
图1-53《振翅之间》摄影:Henrik Nilsson
图1-54《起跑》摄影:张欣
三、快门速度与动感表现
追随拍摄又被称为追踪拍摄,是拍摄运动物体尤其是横向直线运动物体所常用的特技。由于在曝光的瞬间,运动物体相对于运动的相机是静止的,而静止的背景相对于运动的相机却是移动的,这样就使得画面上的运动物体比较清晰而背景则是强烈的线状模糊,因而画面的冲击力和动感也格外强烈,如图1-55所示。
图1-55《第一次》摄影:徐君杰
相机要持稳。
追随要平稳。在追随拍摄时,由于数码相机一直在移动,如果液晶屏的反应比较迟缓的话,就很可能出现运动的物体已经移动到镜头之外而屏幕上却反映不出来的情况,这时就应该关闭液晶屏而采用取景器取景。
在运动的过程中按下快门。在转动中按下快门要求相机在按下快门时不能停止追随,这也是追拍能否成功的关键。
快门速度。追随拍摄的快门速度宜用1/60秒或者1/30秒。快门速度越慢,操控难度越大,但是背景的线状模糊也越强烈。一般来说,具有快门优先(S模式)或全手动功能(M模式)的数码相机比较适合追随拍摄。
距离。在运动物体移动速度恒定的情况下,拍摄者离运动的物体越近,相机追随动体移动的速度就要越快。
对焦。大部分相机具有连续自动对焦或预测对焦功能,它可以让相机自动跟踪某一运动物体的焦点,使相机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仍然能够精确地将焦点对焦在动体上。如果数码相机没有这种功能,可以尝试手动对焦:预先将焦点对焦在动体必经之地。
角度。拍摄角度主要指的是,按快门时相机拍摄方向与动体运动方向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以70度至90度为宜。
变焦拍摄是指在曝光过程中改变镜头焦距的拍摄方法。这种拍摄方法利用了变焦镜头的特性,在使用适当的慢快门拍摄的同时,摄影师快速转动变焦环,主体周边的景物因曝光时焦段的改变,从而变成了线性扩散的动态摄影。
曝光变焦拍摄法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拍摄方式,一种是镜头的广角端转变为望远端,拍摄的画面效果由中心点往内扩散,如图1-56所示。而另一种则是利用镜头的望远端转变为广角端,拍摄的效果由中心点往外扩散,如图1-57所示。
图1-56《眩》摄影:郜长源
图1-57《玄武》摄影:焦梁欣
快门速度的选择对变焦拍摄至关重要,一般将快门速度设定为1/15s~1/20s比较合适,若快门速度慢于1/15s,曝光时,摄影者较容易在转动变焦环时,因手部的震动而破坏了数码照片的美感。
拍摄之前先构图,然后对准主体对焦并维持在半按快门,完全按下快门键的同时快速地转动变焦环,转动过程要力求干净利落,同时尽量保证相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