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保障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需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大环节,大力推行标准化,强化突出问题治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监管。

(一)生产环节:改善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强化标准化生产

生产是源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对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135]

在立体交叉污染的防控上,产地内应避开化学污染项目、企业;对于其他项目、企业应特别注重“三废”治理建设,改善生产工艺,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136]。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意识,通过补贴等形式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低度低残留农药,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减少农业生产自身产生的污染。要根据作物种类、污染物特性、土壤性质,合理安排生产、调整耕作制度和优化种植结构[137]。要积极开展污水灌溉和土壤修复的相关研究和试验。要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特别是耕地环境的长效监控机制,提高土壤质量监测能力,定期向社会发布耕地环境信息,引导农业生产者进行安全生产。各级政府需提高土壤环境应急能力,完善预警体系和应急预案。

同时,要继续加快加强食用农产品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扩大标准覆盖面,转化、强化农产品相关标准,修订和制订与标准相配套的食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切实保障投入品安全使用。还应积极培育认证品牌,充分运用市场价格杠杆[138],加强认证产品(单位)在产地管理、过程管控、标准化生产、消费认知、市场增值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非认证单位进行标准化生产。

(二)加工环节:完善加工标准体系,推进加工发展方式转变

加工环节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加工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加工标准体系,扩大标准的覆盖范围,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配套性和实用性,努力解决相关争议问题和填补标准空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新型加工工艺、食品添加剂等,要及时组织专家论证,科学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要加强标准宣贯,提高标准实施效益,提升国民对食用农产品加工产业总体的信任。

同时,要加快转变加工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利用龙头企业同区域外企业的合作时机,拓宽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发展空间。要鼓励企业对食用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的引进及研发[139]。要为国内加工企业搭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交流平台,建立技术、设备引进的投融资机制。

(三)流通环节:整合食用农产品供应组织体系,健全溯源管理机制

流通环节作为农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最后环节,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整合分散的供应组织,充分考虑产销区域、交通等因素,合理布局批发市场类规模供应组织。要在现代化食用农产品配送体系建设上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鼓励农产品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延伸,支持其建立现代化的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冷链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推广产地预冷、分级分类包装、冷链运输的物流模式,确保食用农产品在流通中的质量安全[140]。要探索构建市场准入机制,与供应组织水平的提升形成相互促进。

同时,要健全溯源管理机制,抓紧制定溯源制度和管理规范,对立法可行性开展讨论;要统一编制信息链条、采集指标、传输格式、交换接口和编码规则等技术规范,做好已有资源的整合,纳入全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141][142]。要加快3S技术、数据库技术、RFID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溯源管理中的转化与更新[143]。要合理选择推进重点,前期可选择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单位的食用农产品进行试点,逐步扩大推进范围。要积极争取资金,促进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协调合作,尽可能把纵向和横向的监管信息串联起来,贯通检测、认证、预警、评估、执法、追溯、标准化等全要素[144],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消费环节:加大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

要充分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广泛开展质量安全科普培训;要依托新闻宣传部门进行质量安全宣传,全面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要及时公开监管工作推进措施和成效信息,增强公众消费信心。要引导树立正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观念,不仅要关注农残、重金属等指标,也要关注病原微生物、亚硝酸盐等极易引发食物中毒的指标。要培育对优质农产品有较强需求且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通过其示范作用以及对优质农产品的口碑相传,逐步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范围[145]

同时,要在确保“三品一标”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控制、降低认证费用,让利于农户和消费者。要引导分散的中小型农户、消费者建立区域性参与式认证体系,扩大非第三方认证类安全农产品布局范围[146]。应鼓励超市、集贸市场等规模型农产品市场公开非认证类安全农产品的入场检验检测结果,让公众有据可选,从而提高应对问题农产品的能力。

(五)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监管,加快预警应急体系建设

保障、提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需要各环节分段式管理,也需要统筹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要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用农产品安全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提高基层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要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增加检查时间安排和目标选择上的灵活度和随机性;要结合地方实际,明确关键点控制,努力消除监管盲区和重复监管;要逐步提高监管能力,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提高科技手段,推动监管工作效率的提升;要注重检测各环节的相互衔接和工作协同,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强化质检机构管理,稳妥推进机构整合,通过培训、技术竞赛等方式提高质检人员能力[147]。此外,还应努力构建社会共治工作格局,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推动监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间建立协同联动治理机制,推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向多方主体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综合治理转变。

同时,要加快预警应急体系的建设。一要加快建设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式的转变[148];二要严格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要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专业化队伍,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机制;三要对热点舆论及时组织相关专家研判,及时对外发布信息,化解社会疑虑[149][150];四要加强与媒体沟通,促进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