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
良牧闲无事,层台思眇然。
七条萦印绶,三晋辨山川。
——(唐)权德舆《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不可一世的智瑶终于被三晋打败了,他的家族也受到了牵连。怎奈他生前缺德的事情做绝了,死的时候没有几个人为他落泪。树倒猢狲散,智家多数族人被赵、韩、魏三家所屠杀,只有少数逃往他国。智果早就料到智家难逃此劫,所以预先做好了准备,因此,只有智果一家全身而退。智瑶的儿子逃往秦国,智氏从此在晋国的版图上消失了。但是,依然有这么一个人记挂着他,一句“士为知己者死”,让他为了智瑶舍生忘死。
他就是智瑶的门客——豫让。豫让出身于侠义世家,自幼受到任侠精神的熏陶。长大成人后,习得一身武艺,他先后投靠中行氏和范氏,都不受重用,转而投靠智瑶门下。智瑶的臭脾气虽不招人喜欢,但是此人崇尚武力,总是对于勇武之士另眼相看。豫让遇到了智瑶,好似如鱼得水。
豫让逃进深山,他暗立下誓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瑶曾对我皇天后土之恩,如不能为他报仇,真枉为侠客!此次定要杀了赵无恤!”光有抱负是远远不够的,如今自己想要接近赵无恤绝非易事。
▲刺客豫让
刺杀计划就此启动,豫让隐姓埋名,等待时机。趁一次赵家需要杂役,他趁势混了进去。他借自己维修厕所的身份,将砌墙的瓦刀磨得锋利无比。豫让认为,人有三急,只要赵无恤来他的厕所方便,他便可以将其乱刀砍死。
豫让虽然武艺不凡,但是演技很差,当赵无恤遇到他的时候,豫让不免紧张。赵无恤一下看出了端倪,觉得此人非常可疑,他命人将其捉拿,并搜出了那把锋利的瓦刀。在赵无恤的盘问之下,豫让也不狡辩,他说道:“我就是为智瑶报仇来杀你的。”
卫士听罢,立刻拔剑想要结果豫让的性命,但是被赵无恤拦住了。赵无恤说道:“如今智瑶已死,此人还不忘为他报仇,真乃贤人义士!还是放他走吧。”虽然第一次刺杀赵无恤没有得手,但豫让依然没有放弃,报仇的想法已经深入骨髓了。
如今赵家已经知道自己的相貌,想行刺更是难上加难。豫让把自己的眉毛、胡子都拔光了,身上涂上漆,再用刀子划破面容。毁容之后,豫让又以吞碳这种极端的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声音。为了复仇,他从此浪迹街头。夜以继日的等待终于让他找到了行刺的机会。豫让通过打探得知,赵无恤将外出办事,途中会经过一座狭窄的石桥,此时护卫不便站在旁边,非常适合行刺。豫让以一身破旧衣衫掩饰身份,身藏一把利刃,埋伏于桥下准备行刺。
当马车行至桥头之时意外突然发生,车前马匹好似受了惊,朝天一阵长鸣。赵无恤感到形势不对,立刻命属下搜查,果然将身怀利刃的流浪汉搜了出来。经过盘问,原来此人就是刺客豫让。
赵无恤气得脸都绿了,他厉声指责道:“范氏与中行氏也曾是你的主子,如今两家被智瑶所杀,你非但没有为他们复仇,反而依附于他。如今智瑶已死,你偏要为他死心塌地,这又是何道理?”
豫让微微一笑:“智瑶以国士之礼待我,我也就要像国士那样来报答他。他们怎能与智瑶相提并论。”此言足以证明豫让的忠义,赵无恤顿时动了敬畏之意和恻隐之心。赵无恤道:“君之忠义已人尽皆知,可我已经放你一次,不能再放你走了,你看怎么解决吧。”
豫让闻言倒头便拜,他说道:“您曾经放过我一次,天下人无不知您宽容仁厚的美德;我之罪,理应伏法受诛。只希望能借用您的衣服砍上几刀,虽不能如愿,也算仁至义尽了。如果能得您的准许,我死而无憾了。”
赵无恤被他的恒心和忠心所打动,他又展现出无量的气度,脱下自己的外衣交给豫让。豫让接过衣服,拔出利刃,在衣服上砍出三道口子,然后跪在地上仰天长啸:“如今我已报答恩德了。”说完便挥刀自尽了。赵国的志士们无不为他落下男儿泪。
没想到为了这个臭名昭著的智瑶,也有人甘心为其舍身赴死,豫让之死看似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只是一个暴君的陪葬品罢了。对于赵无恤来说,豫让并不可怕,那么令他担忧的究竟是什么呢?
知识链接 春秋
《春秋》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精简,导致后人难以理解,所以涌现出诸多诠释之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