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厨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桐始华

初候4月5~9日

清明在二十四节气里,是个跨界的异数,悲喜共生的存在,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历书》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因此时气候清爽、景物明朗,万物都洁净而清明,而得名。

开在清明的桐花,被视为清明节气之花。桐花的盛开,是春色的顶点,却也预示着春天将逝。

几多悲伤,几多欢乐,都是同一个清明。悲是缅怀先祖,乐是踏青郊游,有时候想,古人何以如此“分裂”?

其实,古人追求的是乐天知命的人生最高境界,于是乎“天人合一、随遇而安”就成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只要读懂了农耕文明时期先人们的人生态度,疑问自然消失。

寒食已随云影杳,祭祖无妨踏青游。该祭奠时祭奠,祭祖尽孝不必悲戚;该游乐时游乐,郊野踏青不必拘束,由记挂先人的追思转为开阔畅然的心境,情感的寄托和自然的赐予并存。

|草木成精|

说说野菜的从良史。

1.艾叶

一到清明,糯米团子这东西就绿了——青团。

过了上千年,青团还在,而青团的“青”,是从草汁里挤出来的。遍览祖国大地,在清明,能做青团的青草有:艾叶、鼠鞠草、鸡屎藤、泥胡菜、小麦草等。它们带着各自独有的能量,生长在春天里。

艾叶,最能代表青团的气质,清明时节的艾叶有最顶尖的嫩阳之气,是植物界的“阳中之阳”,正好用来养肝气,《本草纲目》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通十二经”,艾叶温补,还能祛寒湿,春天的南方湿气重,容易肝脾不和,可以吃一点嫩艾叶。

2.荠荠菜

荠荠菜被古人称为“天然之珍的灵丹草”,《千金食治》中有:“味甘涩,温,无毒,凉肝明目。”荠荠菜可降血压、健胃消食、强筋健骨、明目养肝、润肺和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荠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每一种吃法都能完美地演绎出纯天然的春天味。

3.荞头

荞头,又称藠头,古人谓之薤。

荞头打眼一看,有点像我们平时常见的小葱,细看就会发现,还是非常不一样的,荞头比葱白,更加肥美,更为白嫩。

荞头,仅在清明节前后才能吃到,也叫清明菜。它赏味期很短,却是专通寒滞的通阳妙品呢,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本草求真》中记载:“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

4.夏枯草

《济世仁术》曰:“三月三日,采夏枯草,煎汁熬膏,每日热酒调吃三服。治远年损伤、手足淤血,遇天阴作痛,七日可痊,更治产妇诸血病症。”

夏枯草散结消肿的能力比较强,一些身体的旧伤,淤血、生孩子留下来的月子病,都是很难治愈的,三月三所采的夏枯草,却被赋予了这种神力。

5.乌稔叶

乌稔树又叫南烛树,在古代,它有个好听的名字——染菽。

《岁时广记》中有:“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为道家所创,道家谓之青精饭。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食乌稔饭是南方多地的清明食俗,尤以江南为最。名里带了个“乌”字,是因为稔树叶里的花青素使粒粒米饭乌黑发亮、透着清香。

6.盘龙参

这种只在清明时现身的药草,又叫清明参,学名叫作“绶草”,是清明养生的神奇之物。绶草是一种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它性味甘平,滋阴益气,对病后气血两虚的调理作用非常好。煮水当茶饮,具有益阴清热、润肺止咳、消炎解毒之功效。

每种植物,在某个时节,都有自己的巅峰时刻,有自己最好的状态。此时的春草即使没有成精,也是一年中最通天地之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