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月惠:创业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人物名片:
刘月惠
1985级国际金融系本科生
厚金名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作为厚金名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月惠2015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职业生涯引领计划(LEAD计划)第二期开营仪式。他担任几位学生的职业导师,帮助他们走进职场、完善个人职业规划。多年后重回校园,刘月惠挺高兴的: “创业本身也是年轻人的事,以这个为依托,我可以跟孩子们多一些沟通。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创业的氛围、过程,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这条路。”
金融不是我的第一志愿
和刘月惠交谈过程中,他反复重复的一句话是: “人生不是完全由自己选择的,而是由一些零碎的事组成的。”他认为自己跟金融的过往,就是一场“机缘巧合”。1985年,刘月惠从一所普通的中学毕业,考上了人大国际金融专业,本该高兴的事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专业并不是刘月惠心之所向———他一心想报的是新闻专业,因为“整天背着相机跑来跑去,那种感觉挺好”,但最终没能如愿,被调剂到了金融专业。 “当时在我的观念里,金融就是跟钱打交道,有‘铜臭味’。那个时候都满怀壮志,想出来报效祖国。当时的舆论导向,没有提过(用)金融手段建设祖国。人们都不知道金融还能建设祖国,我也一样,就觉得这属于(有资本)实力阶层的东西,榨取剩余价值。那时真的不懂。”到了大学之后,刘月惠也曾想要转专业,但没换成。每次回想起大学时光,刘月惠总会感慨: “我本质上不算是一个好学生,现在反过来看,却是歪打正着。也许人生免不了走些弯路,但好在生活终究会告诉你走的弯路(弯)在哪(里),为什么走。”
1989年,刘月惠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家乡的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干业务,一干就是六年。 “那时银行的金融工作和现在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出纳和会计的业务。我每天都在做一些很基础的工作,那时看单位的其他人就可以知道自己几十年后的样子———到时我可能是一个省行的处长,或者更好一些,也不过是再往上走一点。银行里都是程序性非常强的工作,而我的个性是不愿意受更多的束缚。”刘月惠的骨子里一直有股不怕输的劲儿,总觉得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总想要更好地改善生活。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物质上我败了,经验上我赢了
1998年,刘月惠听说一位人大校友有一批电脑设备要降价处理。 “我觉得这个成本很低,可以拿过来以后做些什么。”也就在这时,他又从朋友那儿了解到证券营业部的相关情况。多年的行业经验让刘月惠有了创业的想法: “1999年股票市场已经比较活跃了,属于金融行业当中比较有爆发力的行业。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做与这个行业相关的业务。”选择这个时机,刘月惠也有其他充分的考虑。 “我爱人当时是在银行工作,如果我不辞职,我俩的收入就是银行工资‘1+1’;那如果我出来的话就是‘1+X’了,至少有个‘1’的保障,不如拼一拼这个‘X’。”
1999年,刘月惠毅然辞职,和当时的河北证券营业部合作,帮助其在辐射不到的地区(比如县/区)经营客户,为客户提供基础投资服务。经营初期,虽然也算是赶上了一波牛市的行情,效益还不错,但随着2001—2005年大熊市的到来,营业部的经营越发困难,作为延伸网点的灰色身份也始终有隐患。最终,刘月惠不得不将公司卖出,将客户和人员交接给了河北证券,第一次创业悄然而止。
这次创业没挣到什么钱,还背了不少“人情债”。谈到那个时候的压力与困境,刘月惠没有多余言辞,只说“确实是挺难的”。“那时孩子也小,压力当然有。但(仔细)想想,比我难的人更多。做证券的人,没几个是顺利的,都是前面‘死’了好几回的,忽然挣了几千万,忽然一夜全没了,这样的情况多的是。”刘月惠的语气举重若轻。但也正是经过这一次创业,刘月惠从低风险的以信用为主的银行固定业务,开始转向投资业务了。他开始学会通过股价来推断企业的价值,用投资的眼光来看问题。 “这次创业从财务上来讲不合适,但它为我开启了另一扇门。我客户服务的经验、证券投资的能力,也在这时候建立了。”
这个体系给不了我更多了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刘月惠没有马上动再创业的念头。 “市场有时会给你机会,也会不给。2002年没有行情和挣钱效应,再加上刚经历过一次失败,我知道不一定能轻易起来。所以决定先去券商做咨询,积累经验。”
刘月惠先到民族证券做财务分析,2005年又来到中信银行。那时的银行业,已经开始从单纯的存贷业务向“存贷+理财投资”业务大步转型,也从过去松散的客户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证券行业一直走在前面,刘月惠自然也就走在前面了。 “到中信银行时我已经变成一个复合型人才了,这都是创业给我的。因为客户服务经验和意识很强,人际关系处理得还不错,零售、客户服务、理财慢慢都成为我的特长。”
很快,刘月惠被派到石家庄和平西路支行当行长。他把原先在证券和创业中做营销的经验都移植了过来,对客户服务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每天,他要求银行门口的所有自行车都得摆放得整整齐齐。有时看到不整齐,就自己过去摆一摆。有一次他正在摆的时候被客户看到,客户二话不说就买了理财产品。 “那客户说,得知我是行长还在干这个事,觉得我这么负责任,就信我。”平常刘月惠总在行里转,没事就给客户们讲讲理财知识。“我说买啥,大家就买,信任关系就这么建立了。”有一次国债发行,不少老人家当天早上五点就排队等候,刘月惠组织工作人员搬来行里所有的座位,准备好水杯等。结果那天中信银行系统出了问题,刘月惠支行的端口无法操作,一笔都没有交易成。老人们就各自走了,没有一个人多说一句。“因为我们平常的客户维护和那天现场的指挥和服务,都让他们真的能够谅解。”凭着这种周到服务,刘月惠的支行很快成为理财产品销售业绩最好的支行。
在这之后的日子,刘月惠又辗转到中信银行私人银行部、河北银行担任零售业务总监,从负责整个零售体系的搭建,到专注产品研发设计,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但刘月惠却一直还是想再创业。 “每个人对自己有多重规划,有的人会想在本职工作中求发展,而像我,学历一直是本科,多年来凭的是实操层面的工作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好的银行本身自有体系,不好的地方你也不一定能改变。而我的个性和一些做法可能过于激进,也会和同僚甚至领导的想法有冲突。机会,是我一直在追逐的东西,我感觉这个体系已经给不了我更多东西了。要掌控未来,最好的方法还是让自己说了算。”2013年,刘月惠决定再次创业,这时距其上次创业,已过十余载。
不是哪里挣钱投哪里,是哪里擅长投哪里
2013年,刘月惠成立厚金名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初期主要是在熟人圈做一些资产管理。 “在银行久了,我有一批自己的老客户,他们了解并信任我的能力,愿意把资产交给我来做投资管理。其实这是反向募集的过程:有个项目不错,我建议你来买,买后投资收益率不错,下次再有什么项目人家还愿意来投资,就逐渐形成合伙关系。”两年以来,他有了一系列投资项目,如智泽惠通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主要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发展模式、政策扶持、融资渠道、材料申报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轻资产经营、节约经营成本,快速成长;投资人大校友王歌红的互联网众筹机构“必帮众筹”,帮助其做一些资本层面的运作;此外,他还投资了一家负责影视剧中后期制作的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
刘月惠的投资方向看上去五花八门,但他心里有自己的标准: “在我看来,创投主要还是投人———这个团队的核心人是谁,他的资源是不是够,是什么样的个性,这都需要判断。其次才是具体项目执行的事。”在他看来,做投资个性化的东西更多,核心的东西是沟通能力和人脉,以及对企业的价值判断有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刘月惠又要成立一个新三板的股权投资基金。 “有人觉得投资都是哪里挣钱投哪里,但其实不是,应该是哪里擅长投哪里。比如我,我觉得自己擅长股权投资,尤其是并购类了解更多些,所以以后会有意识地多做这块。”谈到这两年来创业的业绩如何,刘月惠说: “投资不是一进一出,所有东西都在运作中,业绩也没法追踪。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成功到什么地步,也不好说,只能说我们已经起步了,也希望做得更好。”
创业需要有坚定的内心
随着自己的投资业务越来越大,刘月惠却觉得,自己的营销意识反而变差了: “不像以前爱和人接触,现在我在微信群也不说话,总觉得用一种直接的方式营销自己,不太喜欢。但还是想有机会和更多校友、学生在一起,资源结合。”
由于刘月惠的公司离人大很近,人大校友创投联合会就与刘月惠议定,在北京智泽惠通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了创投会北京办公室,共同联谊、团结、聚合在京从事创投的人大校友。而刘月惠也接受母校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邀请,参与到了人大学生职业生涯引领计划(LEAD计划)中,担任导师。 “其实这也是智泽惠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项目之一。孵化器本来就是服务于创业,这样正好和学校有衔接。我希望让学生们提前感受到创业的氛围、过程,了解现在年轻人正在做的事,给他们多一个职业选择的方向———你是要从业去拿薪水,还是创业去拿资本收益,这需要自己选择。”
面对自己带的五个学生,刘月惠有许多话想说:“创业可以是一个理想,但是要付诸实施的话一定要做好准备。一是需要多读书,增强专业知识;二是心理上要有准备,这需要亲身经历才能体会。比如我告诉你应该买哪个股票,当你真把钱投在里面时,心态马上就变了。要做到投资失败了你认,真的认,认完了后还能有正确的决策。这种心态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几十年来,刘月惠辗转于银行、证券、投资公司,无论是从业还是创业,他自认都走了不少弯路: “我每到一个单位,都没有想过要融入人家,领导、同事对我的感觉就是不安分、总想改变,这其实是一个失败的教训。其实我应该沉下心来先去适应这个体系,踏实做一些事,等别人看到了、认可了,再去改变,才能掌控局面;什么都没做就想改变这改变那,那就是德不配位。”
刘月惠觉得,无论“90后”还是“60后”,虽然面对的大环境不同,但在创业中要经历的心态成长是一样的,面对的人性的东西也是一样的,都要面对社会,都会经历挫折,只有吸取前人的经验,学会从人性的角度去想问题,才能抓到根子上去。 “人生需要规划,但也不能被规划完全绑死。我说创业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是因为这整个阶段很锻炼人,不允许你有一丝杂念,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做好。如果没有坚定的内心,一个很小的东西都可能打乱你。有些人不是一开始就有能力创业的,但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想法是好的。接下来就是两点:一是不服输,这种想法让你不会沉沦;二是做好准备,结果通常不会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