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

周光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观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未来的教育改革,对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有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议:公众对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高度关注,对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忧心忡忡,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充满期待。所有的这些,都预示着中国教育正处于一个新阶段的开端,公众期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这个新阶段描绘一幅蓝图,为蓝图的实现指明改革方向和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将教育改革与发展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中进行思考,抓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战略主题。

中国关于教育改革的表述,近年来有一个重大转变。党的十七大之前,教育改革属于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之后,教育改革开始放在社会建设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教育改革置于社会改革的中心,希望通过教育改革建成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学有所教是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教育关涉每个人、每个家庭,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点。判断我们是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政策的新走向,即通过教育建成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