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2012年至2013年,中国互联网继续呈现异常活跃的状态。不仅网民队伍持续扩大,而且网民参与网络活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特别是接踵而来的网络事件,表明网络行动已经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最令人瞩目的网络事件莫过于网络反腐,人们生动地称之为网络反腐风暴。虽然在杨达才、雷政富、刘铁男等贪腐官员落马事件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纪律检查部门和司法机构,但网络围观、网络批评显示出的舆论力量和信息权力,确实起到了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从一系列的网络反腐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和信息权力在揭露和打击贪污腐化的行动中功不可没。基于这个事实,本期研究报告专设了一个年度主题报告:网络反腐。
其他方面的网络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助燃下的“保钓游行”,雅安震后开展募捐活动的淘宝网中的“肉铺”,性侵女童案引起的网络恶搞与抗争,周口平坟事件引发的网络公共性难题,什邡事件中网上与网下联动的环境保护行动,还有引起广泛而强烈网络反响的“张丽莉事件”等,这些网络事件都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网络行动的能量与作用,展现了网络社会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
在网络反腐和其他一系列网络事件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值得深入阐述的道理。这里,我们集中论述这些网络事件中的核心问题——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认同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并且这个话题所反映的内容也日渐复杂。这不仅因为社会认同是网络行为的核心因素,在日益增多的网络事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于社会生活网络化促使社会认同发生了形式与内容、地位与作用的深刻变迁。特别是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认同在网络化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崭新问题更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