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年度主题报告:网络反腐

第一章 网络反腐:互联网时代的利益表达与权力监督

引言

近年来,凡是经常接触或使用互联网的人都会感受到,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电子商务、网络办公,还是网络游戏或网络交往,抑或电子政务和日常新闻的获取,都能体现出互联网的巨大力量。很多新闻或社会事件往往通过互联网传播开来,进而为人们广泛知晓。虽然社会事件的根源可能来自网络之外,但如果没有网络的传播作用,事件的传播范围、速度和影响力会大打折扣。借助互联网而产生巨大影响的社会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网络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网络反腐”尤为引人注目。

2012年8月26日,原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杨达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因面带微笑而被人拍照上网,引发争议。而后,杨达才被网友指出戴过多块名表,被讽刺为“表哥”。2012年9月21日,陕西省纪委作出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2013年8月30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同年9月5日,杨达才被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5万元。

另一个曾引起网民广泛关注、涉及官员滥权渎职行为的事件是:2012年10月,原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在处理其子违章驾车并妨碍交警执行公务事件过程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妨碍公务。此事在网上不断被曝光,引起山西省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2月1日召开的太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免去李亚力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职务。

与互联网的作用和影响息息相关的典型贪腐案件是“雷政富事件”。2012年11月20日,网上流传疑似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之后迅速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经核实,不雅视频中的男性确为雷政富。不雅视频发布3日后,雷政富被免去北碚区区委书记职务,并被立案调查。2013年5月,重庆市纪委对涉及不雅视频的雷政富等21名违纪党员干部作出处理,拟对雷政富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13年5月10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雷政富涉嫌受贿罪依法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3年6月28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雷政富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雷政富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

雷政富“不雅视频”的爆料者是被称为“公民记者”的朱瑞峰,媒体称他用66小时就“撂倒厅级高官雷政富”,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力量,这是难以想象的。另一起实名举报贪腐官员的事件是“刘铁男事件”。2012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在微博上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巨额骗贷、对他人恐吓威胁等问题。经调查,刘铁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本人及其亲属收受巨额钱物;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牟取利益;收受礼金礼品;道德败坏。2013年5月14日,中央决定免去刘铁男领导职务。2013年8月8日,刘铁男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公职。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且有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已经不是“有缝的蛋”,而是“明显的臭蛋”,其被“叮”也是迟早的事。2013年8月1日,有网友上传视频举报上海高院陈雪明、赵明华等5人在某夜总会集体嫖娼。8月2日,上海市纪委、市高级法院组织专人展开调查。8月6日,调查结果和处分决定同时公布:涉事的上海高院4人中,3人被开除党籍,提请开除公职;1人留党察看,提请撤职。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海市公安局对涉事者赵明华、陈雪明、倪政文、郭祥华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

上述事件仅仅是2012—2013年反腐行动中的部分事件,但足以显示出反腐浪潮的巨大力量和中央的反腐决心,也使人感受到反腐过程中互联网的推动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反腐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一个月内统计的网络举报数量达2.48万多件,平均每天超过800件。有媒体评论称,该网站的开通标志着中国反腐进入互联网时代,体现了中央纪委“开门反腐”的新思路,让公众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参见王少伟、姜永斌:《“开门反腐”的有力之举》,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10-08。

从“杨达才事件”到“雷政富事件”再到“刘铁男事件”,近一年来,官员因为腐败落马的新闻屡见报端和互联网,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社会事件,有的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如“表哥”杨达才所戴名表、皮带、眼镜被曝光),但被互联网曝光后,迅速发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的始于网上举报(如“雷政富事件”、“刘铁男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然后纪检部门介入,调查和确认腐败问题。可以说,很多腐败问题的显露都和互联网紧密相关,无怪乎有媒体称“中国进入网络反腐时代”。

网络反腐有其深层的社会基础。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网络成为很多人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官员的贪腐行为严重,社会矛盾多发,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呼声日益强烈。可以说,网络社会的兴起、社会问题的滋生与民众利益诉求的高涨,使网络反腐登上历史舞台,在新时期的反腐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章主要结合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背景,讨论网络反腐的实践过程、主要特点、政治意义、社会意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