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史天象记录考证(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文上
(志第十)

《后汉书·天文志》上中下3卷,在简短序言之后,全文记载新莽至东汉的天象实录。东汉的天象记录,除日食、日月变载于《五行志六》外,其他天象均在《天文志》,不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值得注意的是,《古今注》包括了很多独立的天象记录。点校本校勘记有较全面的日期检查。

1.光武建武九年七月乙丑,金犯轩辕大星。十一月乙丑,金又犯轩辕。(第3220页第1行)

七月十五乙丑(33.8.29),金星犯轩辕大星不误。十一月十七乙丑,金星在斗,不合。后一条疑为前一条之误衍。

2.《古今注》曰:“建武六年九月丙戌,月犯太微西藩。”(第3220页第4行)

校勘记:“是年九月丁酉朔,无丙戌,当有讹。”十月二十丙戌(30.12.4),次日晨月犯太微西次将1.5度。“九月”应为“十月”。

3.(《古今注》:建武)九年正月乙卯,金犯娄南星。甲子,月犯轩辕第二星,壬寅,犯心大星。(第3220页第6行)

正月初三乙卯(33.2.20)金星犯娄南星,正月十二甲子(33.3.1)月犯轩辕第二星,均不误。该月无壬寅,正月二十壬申(33.3.9)月犯心大星。“壬申”误为“壬寅”。校勘记:“卢校谓上有甲子,此当是‘丙寅’。”亦误。

4.《古今注》曰:(建武十年)正月壬戌,月犯心后星。闰月庚辰,火入舆鬼,过轸北。庚申,月在斗,赤如丹者也。(第3221页第8行)

校勘记云,十年无闰月,十一年闰三月无庚申,此注有误。按,此注系在建武十年,计算表明三条天象皆不符,且十年无闰月。建武十一年正月廿一壬戍(35.2.17)月犯心后星,闰三月初十庚辰(35.5.6)火星入舆鬼,皆与计算相符。十一年天象误置于十年。

十一年闰月无庚申,“过轸北”不明何义。十二月廿四庚申(36.2.10)月在斗。疑“过轸北”前脱“十二月某日流星或彗星”。

5.《古今注》曰:“(建武十二年)其年七月丁丑,月犯昴头两星。八月辛酉,水见东方翼分。”(第3222页第3行)

此条注,加在建武十二年。计算表明两条天象皆不符。十三年七月二十丁丑(37.8.20),月掩昴。十三年八月无辛酉,辛卯(37.9.3)水星晨见东方,在翼2度,适逢西大距附近,很容易看到。疑十三年天象误置于十二年,“辛酉”当作“辛卯”。

6.(《古今注》:建武十二年)九月甲午,火犯舆鬼。(第3222页第3行)

校勘记云,是年九月无甲午。按,建武十二年、十三年,九月均无甲午。十二年九月初九庚午(36.10.17)火犯鬼西北星西半度。“甲午”应为“庚午”。

7.(《古今注》:建武)十七年三月乙未,火逆行,从东门入太微,到执法星东,己酉,南出端门。(第3222页第14行)

校勘记云,是年三月无乙未。按,十七年正月,火星逆行从东面入太微;二月廿九乙未(41.4.19)前后,在右执法东3度留,转而顺行,三月十四己酉(41.5.3)南出端门。“三月乙未”、“己酉”当为“二月乙未”、“三月己酉”。

8.(建武)三十年闰月甲午,水在东井二十度,生白气,东南指,炎长五尺,为彗,东北行,至紫宫西藩止,五月甲子不见,凡见三十一日。水常以夏至放于东井,闰月在四月,尚未当见而见,是赢而进也。(第3223页第1-3行)

陈《表》闰三月无甲午。此处明言闰月在四月。闰四月十五甲午(54.6.9),与下文五月十五甲子(54.7.9)相比,符合“三十一日”。

至于这里记载的天象,根据计算闰四月甲午水星在井6度,靠近太阳(井8度),不可见。显然司天官员看到的是一颗彗星,水星既没有“生白气”,也没有“赢而进”。

不过,《光武帝纪》记建武三十年闰月癸丑(初三)、四月戊子(初九),都与闰三月相合。

9.(建武三十一年)十月己亥,(火)犯轩辕大星。又七星间有客星,炎二尺所,西南行,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舆鬼东北六尺所灭,凡见百一十三日。(第3223页第7—9行)

校勘记:“又七(日)[星]间有客星 据卢校改。按:卢云‘日’讹,李殿学据下文改。”计算表明十月己亥(55.12.6)火星在太微,不犯轩辕。八月廿七己亥(55.10.7)火星犯轩辕大星北1°。明年二月二十二辛卯(56.3.27),自十月己亥起恰好113日。看来应是八月己亥火犯轩辕,十月己亥客星(彗星)见七星,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客星灭。传抄时先把“八月己亥”误为“十月己亥”,又把第二个“十月己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