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
八功德水
【原文】
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北京西山、南京灵谷,皆取此义。
斟溪在连州,一日十溢十竭。潮泉在安宁州,一日三溢三竭。漏勺在贵阳城外,一日百盈百涸,应铜壶漏刻。
【译文】
中泠泉
【原文】
在扬子江心。李德裕①为相,有奉使者至金陵,命置中泠水一壶。其人忘却。至石头城,乃汲②以献李。饮之,曰:“此颇似石头城下水。”其人谢③过,不敢隐。
【注释】
①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②汲:从井里打水。
③谢:认错,道歉。
【译文】
惠山泉
【原文】
在无锡县锡山。旧名九龙山,有泉出石穴。陆羽①品之,谓天下第二泉。
【注释】
①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道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译文】
趵突泉
【原文】
在济南。平地上水趵①起数尺,看水者以水之高下,卜②其休咎③。
【注释】
①趵(bào):跳跃。
②卜:占卜。
③休咎:吉凶,善恶。
【译文】
阿井水
【原文】
在东阿县。以黑驴皮,取其水煎成膏,即名阿胶。
【译文】
夜合石
【原文】
新昌东北洞山寺水口,有二石,高丈馀①,土人②言:“二石夜间常合为一。”
【注释】
①馀:余。
②土人:土著,本地人。
【译文】
热石
【原文】
临武有热石,状如常石,而气如炽炭,置物其上立焦。
【译文】
松化石
【原文】
松树至五百年,一夜风雷化为石质,其树皮松节,毫忽①不爽②。唐道士马自然③指延真观松当化为石,一夕果化。
【注释】
①毫忽: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
②不爽:不差,没有差错。
③马自然:马湘,字自然,浙江杭州盐官人(海宁)。唐代的云游道士。
【译文】
望夫石
【原文】
武昌山有石,状如人。俗传贞妇之夫从役远征,妇携子送至此,立望其夫而死,尸化为石。
【译文】
赤心石
【原文】
武后①时争献祥瑞。洛滨居民,有得石而剖之中赤者,献于后,曰:“是石有赤心。”李昭德②曰:“此石有赤心,其馀岂皆谋反也!”
【注释】
①武后:(624—705),武则天,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②李昭德:(?—697),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译文】
十九泉
【原文】
在严滩钓台下。陆羽品天下泉味,谓此泉当居第十九。
【译文】
一指石
【原文】
在桐庐县缀岩谷间,以指抵之则动,故名。
【译文】
鱼石
【原文】
涪州江心有石,上刻双鱼,每鱼三十六鳞,旁有石秤石斗,现则岁丰。
【译文】
玉泉
【原文】
在玉泉山下。泉出石罅①间,因凿石为螭②头,泉从螭口出,鸣若杂佩③,色若素练,味极甘美,潴④而为池,广可三丈,流于西湖,遂为燕山八景之一。
【注释】
①罅(xià):缝隙,裂缝。
②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建筑或器物、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
③杂佩:总称连缀在一起的各种佩玉。
④潴(zhū):水积聚。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