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77章 马军折将水军又临考验
“大刀”关胜正在江南军中杀得兴起,冷不防斜刺里杀出一员猛将,手持三尖两刃刀,截住关胜厮杀。两人一交手,便试出对手是劲敌。关胜猜出这员大将便是南国四大元帅之一的司行方。
关胜遭遇强敌,精神一振,调整好刀法,大战司行方,二人你来我往斗了三十余合,关胜竟战不倒司行方。此时司行方已先后与秦明、关胜两员虎将交手各三十余合,体力损耗更大,关胜却未能压制住他,可见司行方的实力不在关胜之下。
“霹雳火”秦明被关胜解脱出来,没有了司行方的牵制,一根狼牙棒释放出强大的攻击力,杀退拦在面前的黄爱、徐白二将,与“镇三山”黄信会合一处,二人联手更加势不可挡,一前一后破波斩浪,杀到关胜和司行方面前。
司行方抵挡不住关胜、秦明、黄信三员大将的攻击,抽身便走。关胜等三人终于合力破阵,与阵外的秦军会合一处。再回头寻觅郝思文时,却发现他误入阵法深处,被薛斗南、米泉捉住,斩落马下,身首异处。
“井木犴”郝思文与关胜是结拜兄弟,交情匪浅,眼看郝思文死在阵中,关胜痛彻心扉,挥舞标志性的青龙偃月刀便再次杀入江南军阵中,要与薛斗南、米泉拼命。
在司行方与四员将领调动五行阵的抵御下,关胜不仅未能杀入,还险些中了阵中机关。秦军本想出奇制胜,反遭对手围歼。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关胜不得已,只好随秦明、黄信撤退。
秦明负责殿后,不料久战疲困,黑暗中看不真实,被流矢射中项上,失血晕倒。关胜、黄信急忙救回。司行方等江南军将领赶杀一阵,都被关胜打退。
秦军回到寨中,慌忙报与秦王知道。宋江急来看秦明时,秦明已经失血过多,奄奄一息。
宋江垂泪,便唤随军医士治疗,拔去箭矢,用金枪药敷贴。宋江连夜看视。当夜秦明三四次发昏,方知中了药箭。
宋江仰天叹道:“‘神医’安道全随张叔夜回了京师,此间又无良医可救,必损吾股肱也!”伤感不已。
“圣手书生”萧让来请宋江主议军情大事,勿以兄弟之情,误了国家重事。宋江使人日夜照顾秦明。不想箭上药毒发作,秦明次日金疮不痊身死。
“霹雳火”秦明是梁山五虎大将之一,排名仅次于“大刀”关胜和“豹子头”林冲,排名第三位,如今在征南之战中阵亡,秦王宋江如失一臂,哀恸不已。
秦明也是“小李广”花荣的妹夫,花荣厚葬秦明之后,主动请战,要为秦明报仇。
不等宋江与众将领商议如何破司行方的五行阵,前方探查的耿恭又传递回来一个消息,江南军又有一支援军来到宣州,与司行方会合,一同解救宣州。
宋江问耿恭道:“这次又是谁人领军,来了多少人马?”
耿恭道:“领军大将是南国镇国元帅厉天闰,引四员首将厉天祐、张俭、张韬、姚义,有一万七千人马。”
一个司行方便如此难对付,杀死了秦明、郝思文两员大将,如今南国四大元帅又来了一位,秦王宋江心中不禁忐忑起来。
刘光世、周昂得知秦军与司行方打了一仗,结果秦营中损失了两员上将,便派人来慰问,同时请秦王示下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宋江此时已有退守之意。
水阳江上,“立地太岁”阮小二、“活阎罗”阮小七率领的水军陈兵南岸。在江南作战,水军船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保障,因此是最重要的兵种。
这一日,兄弟二人正在江边水寨中吃酒,忽报下游出现无数大型战船,沿水阳江向这边疾驶而来。
江南水军便屯兵水阳江下游的广德军,这支来犯的船队不问可知,定是江南水军严勇、李玉的部队。
阮小二、阮小七急忙一面派人去陆上通知秦王,一面下令船队摆出防御阵型雁形阵,横在水面上等待进犯之敌。
水面作战,弓箭是最常规的武器,因此无论防御还是进攻,利于弓箭发挥优势的雁形阵都是最佳的阵型选择。阮氏兄弟常年演习水军,深谙此中之道。
江南水军船队正是严勇、李玉带队。严勇被刘光世、阮小二、秦明联手打败,退守广德军之后,接到宣州吕师囊的求援,得知镇守杭州的方腊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已派出南国四大元帅之一司行方率军救援,便与广德军守将钱振鹏、李玉倾巢出动,发动水军两万八千人、战船八百艘、马步军一万六千人,沿水阳江水陆并进,杀向宣州,与司行方两路同时进攻。
阮氏兄弟将刘光世的水军和秦军水军两支部队整编在一起,共有士兵两万多人,战船一千多条,足以与江南水军抗衡。
但是阮小二丝毫不敢大意,因为他最清楚,这支水军船队肩负着运送马步军过江的职责,若被江南军打残,秦王宋江和刘光世的马步军将被困在水阳江以南,后勤补给中断,只能坐以待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才急切的通报秦王,请求支援。
江南水军进兵十分迅速,不到两个时辰便出现在江面上阮小二的视野里。
阮小二下令全军戒备,前后军拉开距离,形成多条雁形阵防线,防止江南水军强行冲阵。多条雁形阵平行站位是为了在第一条防线被突破时,不至于全军与敌军陷入近战而设计的。弓箭兵最需要的是有缓冲距离,可以从容施射,因此平行雁形阵之间的空当便是弓箭手发挥杀伤力的战场。
江南水军正将严勇站在指挥船的船头,一看便知对手阮小二是个水战行家,这种防御阵法没有更好地破解方式,只能下令全军散开齐头并进,与对手强行对射,用消耗战的方式拼个你死我活。
岸边钱振鹏率领一万六千军马沿江奔袭,越过严勇、李玉的船队,直向秦军、朝廷军联合船队杀去,从侧翼配合水军作战。
水阳江之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