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与“英雄”之争
耆那教(Jainism)的“耆那”(jain)由“jin”(意为“英雄”)变化而来,指战胜情欲之英雄。相传先后有24位教祖(Tirthankar,即指引迷津者),最后一位教祖是笩驮摩那(Mahavira),即尼犍子,被认为是耆那教的创始人与集大成者,教徒们称其为“伟大的英雄”(摩珂毗罗),汉译简称为“大雄”。他生于公元前599年,出生地是吠舍离(Vesali)附近的一个叫贡得的小村庄,其父属刹帝利种姓。大雄的人生经历与佛祖极其相似,已婚的他在享尽奢华后依然不快乐,30岁时便出家苦行,12年后终于觉悟得道,开始组织教团宣扬教义,以对抗婆罗门教。
▲埃洛拉石窟,耆那教的祖师像
从他们只崇拜24祖不拜神来看,耆那教基本属无神有灵论,它的教义从生命灵魂入手,反对婆罗门教的祭祀活动。它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灵魂,事物分灵魂(Jiva,译“命我”)和非灵魂(Ajiva,译“非命我”)两大类,灵魂又分轮回和解脱两种,轮回的灵魂又分活动与不动两种,不动的灵魂是风、火、地、水及植物,活动的灵魂以感官多寡区分,以人的感官最丰富。如此一来,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皆有生命,因而要严格执行不杀生的戒律,连走路都小心翼翼怕伤及蚊虫。耆那教认为婆罗门祭祀时大开杀戒简直就是血债累累、大逆不道的行为。
▼斯拉瓦纳贝拉戈拉,耆那教白衣派教徒
耆那教对事物的判断又分为存在、不存在、存在又不存在、不可描述、存在又不可描述、存在又不存在且不可描述,一些事物不能做出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皆因人的感官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事物。耆那教通过带有折中主义和不可知论色彩的认识论,来反对婆罗门教《吠陀》的神圣性和种姓制度的不可置疑性,认为种姓是人为错误划分的产物。
可能大雄是通过异常艰辛的苦行才悟道成功的,因此耆那教特别推崇苦行。耆那教认为,人的行为产生一种叫“业”的物质和能量,如雨滴上身,日积月累,是为“漏”,会束“缚”人的灵魂,在三界轮回受苦。为阻断轮回得到解脱,就必须“制御”人的行为,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这样一来,苦行就成为耆那教教徒的解脱之道,这与印度教和佛教的解脱之道截然不同。
天衣与白衣
公元前3世纪,印度北部发生持续大饥荒,一部分耆那教教徒南下到迈索尔一带行乞,留守的耆那教教徒对严格的戒律做了一些修正,生活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穿上了白衣。这自然与后来返回的依然严守戒律的耆那教教徒发生了争执,最终一拍两散,分裂为天衣派(Digambar)和白衣派(Shvetambar)。天衣派的主张更为彻底、激进,有些匪夷所思的行为与规矩,如为不误杀昆虫,出门戴口罩和边走边扫地等,皆为严格执行不杀生的戒律。而白衣派相对宽容,僧侣可穿白袍,信仰上男女平等,可成家立业等。天衣派和白衣派的分歧在戒律而不在教义。
由于耆那教的不杀生戒律和极端苦行,注定它只能是小众的宗教,其信徒多为从事商业贸易的老板和工业家,而农民、屠夫、皮匠等下层民众和士兵一般很难信仰它,至今耆那教徒仍可免服兵役。
耆那教信众虽然不多(占人口0.5%),但都是有钱人,经济实力强大,人少但影响巨大,他们“不妄言、不偷盗”的严格戒律也有利于提高商业信誉。耆那教不像佛教那样大起大落,从来没有断裂过,一直平稳过渡至今。
▼斯拉瓦纳贝拉戈拉,耆那教天衣派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