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同你的身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四个少年的心事

如何笑,如何忧愁过,明月清风轻轻拂过岁月。

开学一个月,信子完全习惯和融入新的班级。

她和刘云也熟起来,依照刘云的性格,班上没有人能和她保持陌生的状态。

信子和班上同学都相处得平和,中间隔着一条线,谨慎不逾,别人不觉得被侵犯,她亦觉得畅快。

有时尹慕哲身边的人会在开玩笑时小心地带出真心话。

他们说:“信子,你有点太冷漠啦。”

信子回:“哪有,不是还会和你们笑着说话?”

他们摇头:“不是,是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只是出于礼貌地敷衍而已,虽然不至于沉默,但总是不能找到你的热度。”

尹慕哲闹他们,说:“你们够了啊,你们以为的热度是什么,非得天天和你们侃大山才算热。”

几个男生打打闹闹,都知趣地绕开信子这个话题。

面对自己的内心时,信子不得不承认她对别人的冷淡。

她不信任别人,不愿意靠得太近,如果可以的话,她更愿意呈现一种隐形人的姿态,别人都看不见她。

可她无法这样,不得不面对人来人往,又不想落下傲慢的标签,只好礼貌又疏远。

看似和大家相处融洽,其实彼此都明白,倘若真的要分出一个阵营,某几个彼此都是好朋友的阵营,尹慕哲被众人围聚,她必然落单。

现在接受到淡漠这个词,于她来说反倒有些轻松,原来大家其实也明白她的疏远。

因为自己没有尽力去和人们接近相处,还好人们也没有认为她只是内向或者羞涩,诸如此类的误会,倒会使她产生负担。

她有尹慕哲,尹慕哲更像是一条隐秘的线,弱弱连接她同他周围同学的联系,看上去信子也同他们很熟,因为尹慕哲,信子和他们得以有共同话题来闲谈,不至于在尹慕哲和别人相处时,她只好在旁边沉默的聆听。

尹慕哲对信子很重要,从前是保护她的盾,现在他们长大了,他说话分寸拿捏的很准,从来不会只说好话。

信子糊涂和颓废起来时,他毫不留情面地指出信子的缺口,戳中软肋,信子虽然疼,却得到大彻大悟的清醒。

对这种无情,尹慕哲从不道歉,从不说这是为你好之类的话,来弥补给出的冰冷。

在信子看来,却好过所有无用的安慰。

费城在H班也过得平淡安逸,他自由孤单,每一个人都是,各有各存在的方式。

他们交集不多,都是简单的对谈,几乎没有学习之外的交流。

他落得轻松,不用担心和人相处的种种摩擦。

在H班无法感受到的友谊的欢乐,在尹慕哲那里,他可以找回一些。

他总和尹慕哲打球,熟悉起来以后,他对尹慕哲更加好奇。

他们奔跑在球场上挥汗,互相尊重又暗自较着劲,却更享受一起陪伴的欢笑和肆意。

他常常把尹慕哲当做理想中的自己,带一种随意的洒脱,又暗藏桀骜不羁。

好像不在乎是否会伤害别人,拒绝说出的干脆利落,但他又总是,不让沉默的他在人群中落单。

只是他不太明白,为什么尹慕哲对林烨的态度一直很冷淡。

他们一直在一起吃饭,作为林烨的哥哥,他对她的照顾甚至没有信子来得妥帖。

尹慕哲从未这样对待别人,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尹慕哲不说,他从不问。

林烨倒像个局外人,假装看不见这种冷漠,和他们相处得也算融洽。

和费城讨论学习,讨论时事,和信子偶尔讲一两句,她和信子的生活实在相差太大,没多少话题。

她不是不知道这种局面有多尴尬,她只是这三人中间多余的插图。

可是纵使多余,她还是想要再靠近他一点,没办法一蹴而就,她就依靠时间的力量,慢慢亲近他的生活。

她和尹慕哲之间的故事,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她也不想转圜。

本来就是外来者,分享一些本来属于她的东西,她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过分之处。

她知道尹慕哲对此心存芥蒂,她也不在乎,为了靠近费城,她随口喊他一声也无所谓。

反正对他们来说,都心知肚明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在深渊中,不管怎么努力,都再难回温,何况两个人都不想改变。

她在乎的是费城,他的清冷他的风度使她想要靠近,他背后的支撑对她来说亦是一种吸引力,她的未来里需要那样的支撑。

所以尹慕哲对她来说,只是一个介体,她需要依着他,再靠近费城一点。

至于信子,她太清楚这个女孩和自己的差别。

天壤之别,或许还要更大。

或许是信子从未表现出对费城的感情,或许两个人真的只是友谊,不管是哪一种,她都不在乎。

她和费城靠的近又怎么样,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其他利处。

她拥有的背景,她拥有的才艺,她的智慧和能力,是她远远不能及的。

随便哪一条拿出来比,信子甚至连能拿出来比的资格都没有。

即便每天在一起吃饭,即便尹慕哲总是照顾她,她也从没把她放在眼里。

尹慕哲在人群中总不会孤寂,他和信子也总有话说。

只是,他自己的落寞,只在自己心里。

他还不知道要怎样和信子开口,自己的一连串变化。

从哪里说起,该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

人们在说自己的故事时,没办法把那当一个事实来叙述,总是,会连同自己的感受。

他该怎么和信子表达,他也害怕信子会和他想象的别人的样子,流露出他所害怕的同情。

那样的话,他从未和任何人说起,他害怕的同情和怜悯还是会侵蚀他,再伤害他一次,以更深的伤口。

信子从未开口再问过他,他知道她在等,等他愿意说。

他也在等,等自己有足够的勇气说出来,面对可能接受同情的风险,他也决定把伤口放在她眼前。

四个少年各自怀着心事,各自揣着愿想。

对彼此的连接,对外界的冲撞,来自内心的动荡,慢慢雕琢自我。

在生命的长河里,也许会不记得这些心事和纠缠的心意。

然而那些犹豫和思索,却是真实刻在了他们身上,让他们变成下一秒的自己。

直到结束,直到化为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