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音乐课堂暖暖的》一书出版并获得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欢迎之后,我又随即启动了《音乐课堂美美的》这本书的征稿工作。如今征稿已经结束,我从每一个小故事中美美地收获着各种感动与享受,满心期待着“美美的”即将美美地出版。和当初“暖暖的”感觉一样,此刻依然有着几许感慨。
从征稿到改稿,从统稿到出版,在没有其他人协助的情况下要独立完成这项工作,而且还计划着要一本接一本地做下去,说不难或没有压力那是说假话、不诚实的表现,至少我在这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看得见的。那么回报呢?有两点可以坦诚相告:首先,我不能得到一分钱的稿酬,反而还必须承诺一定的销量,也正因为如此,我会和每位作者事先商量好,希望大家都能买上十本八本,以减轻我的销售承诺压力;其次,主编这类非个人作品的出版物对于我们高校教师而言也根本不能算是科研成果,更不可能获得科研补贴或奖励。因此,如果从功利的角度看,出版这套书对于我个人完全可以说是无“利”可图的。或许是因为这些年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情做多了,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吧,我倒是根本不觉得它无“利”可图,就如十多年如一日地为我们的一线音乐教师修改文章与提供指导一样,出版这套书的回报也是隐性的,是精神层面的,是不能用世俗之“利”去衡量的。
那么,我为什么要出版这套讲述普通一线音乐教师自己故事的丛书呢?大致说来,初衷有二。一是培养与激发老师们的写作热情与冲动,并为老师们提供分享心情和发表文章的机会与平台。我知道中小学一线教师在文章写作与发表方面有需求,却苦于没有门路,一方面是没有人愿意帮他们看文章,另一方面是很少能找到地方和机会去公开发表。而出版这套书,至少每一本可以圆50余位老师的发表梦,而且通过阅读这套书也必然会有更多其他的音乐教师受到帮助。二是期待和引导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和享受日常音乐教学生活中的点滴温暖、美妙瞬间和难忘时刻,这一点是我更为看重的方面。因为,当下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功利,音乐教育不仅不可能独善其身,事实上还被推到了功利追逐大军的最前沿。尤其是在一些看上去很光鲜的功利活动的诱导之下,许多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功利性追求的层面,甚至把教育生涯的成功全都寄托和维系于比赛获奖,而真正需要我们投入精力,且真正能让我们为之享受的日常教学活动却应付了事,这导致我们难以真正体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职业价值与生命意义。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担忧,征稿时我在心底悄悄设定了一个门槛:凡是以功利追求为主要目标的音乐教育行为,哪怕其故事写得再惊心动魄、光彩动人,我都不予受理,我要征集的是发生在日常音乐教学生活中鲜活感人、富有启迪性的,却又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甚至漠视,从而也不可能登上功名榜的“芝麻小事”。
透过这本《音乐课堂美美的》,我深切地感受到:音乐课堂的确是美美的,这种美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特质,如同生命力最为旺盛的遗传基因,渗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播撒于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对此,我们随便聊聊就不难得出结论:在音乐课堂里,教学内容是美的,音乐艺术是美之精华、美的承载,这一点尽人皆知,这种美的基因令其他学科难以望其项背,更无法比拟。在音乐课堂里,教学目标是美的:往大里说,音乐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完善人格,滋润心灵,培育向善爱美之人;往小里说,音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审美,享受当下之美,享受美的音乐生活带给青少年的快乐。在音乐课堂里,教学过程是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主导和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过程,是一种通过组织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过程,因而没有美感的音乐教学行为是难以想象的,教学过程若不美,音乐教育必然会异化为非音乐甚至反音乐的教育。在音乐课堂里,教学形式是美的,音乐教学需要形式上的设计,但这种设计必然属于艺术化设计,是一种创意艺术,甚至可以说,音乐教学形式的设计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它遵循的是审美规律,诠释的是审美品格,体现的是美的特征。在音乐课堂里,教学评价是美的,音乐教学的评价是以音乐为载体,靠音乐来说话的,音乐教学评价离不开音乐的表演与创造,而音乐的表演与创造便是美的呈现与表达,即便学生的呈现与表达不那么完美,也并不影响他们对美的诉说与追求。在音乐课堂里,师生关系是美的,音乐老师较之其他学科老师的一个最大优势是,他们最有可能也最容易被学生亲近和崇拜,这并不是说音乐老师个个都长相出众、温柔可人、才华横溢,而是在学生心目中音乐老师就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也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美的先天特质或来自学生的美之遐想,音乐老师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早已胜出一筹。还有,在音乐课堂里,环境氛围是美的,语言交流是美的,表情体态是美的……这么摆一摆,完全可以写一篇《音乐课堂有十美》的文章来。当然,音乐课堂能否拥有“十美”,还要取决于音乐老师是否做到“十全”:个人素养能否全面发展,能否全力以赴搞教学,全心全意为学生等等。我想说,在这本书中与大家慷慨分享音乐教学故事的老师们,他们或许还不能做到“十全”,他们的音乐课堂也难以达到“十美”,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都充满着美感和情谊,他们都在努力把音乐课堂打造成师生共同体验与享受的审美场,并与学生们一道快乐地唱着歌儿,行进在美的路上。
去年出版的《音乐课堂暖暖的》一书的设计很漂亮,我很喜欢;相信这本《音乐课堂美美的》也如书名一般,设计得美美的。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这些年的合作伙伴、真正用情怀做出版的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朋友们。
“暖暖的”出版了,“美美的”也快了。那下一本呢?是“乐乐的”,还是“棒棒的”,或是“甜甜的”……就让我们共同去创造和期待吧!
郭声健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