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新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重新认识

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全面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观点。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理想首先在东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怎样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便成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人首先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跨过商品经济阶段,直接实行共产主义原则。但是,后来列宁很快发现,这样做根本行不通。经过十月革命后短短几年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列宁深有感触地说,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于是,列宁提出了著名的“新经济政策”。试图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资本主义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之所以发生根本转变,最深刻的根源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差异。列宁的实践是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俄国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这就同马克思恩格斯对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同时取得政权后建立的新社会所做的预测产生了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列宁是一位彻底的辩证唯物论者。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现实,列宁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他强调,现在工人和农民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对于俄国来说,社会主义已经从书本和纲领变成了实际的工作,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8.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只要条件允许,应始终把经济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心,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只有创造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毕竟是新社会战胜旧社会最根本的东西。

第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第四,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还必须利用商品和货币,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则,便不能迅速地提高生产力,从而也就不能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第五,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在其发生发展的几百年间,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明成果。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样才能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列宁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70 -171 .他还指出:我不知道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只知有一种社会主义,即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他还使用一个公式来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即:“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 … + + =总和=社会主义。”列宁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20 .

第六,改良(即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改良只是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良上升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实践证明,列宁依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思路是正确的,结论是可贵的。可惜,由于列宁的早逝,这种积极的探索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