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形意拳与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人用于认识宇宙万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中一对相互联系的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任何一种事物内部都可以划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或两种对立的趋势,阴阳可以使事物体现出无限的可分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说明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世界万物的纲领,阴阳二气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也是万物生长和消灭的根源,万事万物的内部都包含着阴阳这两种无穷变化的趋势(邱丕相,2007)。
阴阳学说包括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两者的对立,表现为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消长。这种对立,使事物处在一种动态中,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使自然界“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生不息。
(二)阴阳的互根性
《医贵砭·阴阳论》云:“阴阳各自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生阳生、阳生阴生,阴长阳长、阳长阴长,说明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称为“互根性”。如人体生命活动中气和血的关系,血属阴,气属阳,血为气之舍,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血行气行、血瘀气滞,二者是相互为根、相互为用的依存关系,组成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传统体育养生法(功、术)中的循经络导引、按摩等的目的就在于调和气血,促使人体气血运行。
(三)明阳的相互消长平衡
事物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表现出“阴进阳退,阳进阴退”、“阴增阳减,阳增阴减”、“阴强阳弱,阳强阴弱”等动态变化,阴阳这种相互间进与退、增与减、强与弱等的关系,谓之“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事物正因为存在着阴阳相互消长,才能维系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事物阴阳消长的变化是绝对的,平衡、静止是相对的。一旦事物阴阳消长的变化超出一定限度,就破坏了其相对的动态平衡,如人体出现了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就会破坏阴阳的相互制约或相对的平衡、静止状态,导致人体生命活动失常,发生疾病。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处在一个统一体的阴阳双方,虽然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这种转化,实质上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是转化的必备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如人在发热时,往往会感到身体发冷,甚至打冷颤,说明事物表现出物极必反的阴阳相互转化,“重”、“极”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
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对立、依存、消长、转化的概念和观点,是传统体育养生家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观点和方法。
对于人体而言,阴阳同性在人的形体中表现为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六腑又可以划分为肝阳肝阴、脾阳脾阴、肾阳肾阴、胃阳胃阴等。经络又分为六阳经(手三阳、足三阳)和六阴经(手三阴、足三阴),督脉为阳经经脉之总纲,能调节和振奋全身阳气;任脉为阴经经脉之海,能调节全身阴气。人体生命活动中,通常把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划分为阳,把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划分为阴。可见,人体是一个充满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有机整体。正如《宝命全形论》所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古代养生家认为,阴阳平衡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处处皆有表现。譬如,以肾间精气对人体各方面的生理效应而言,可以概括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亦称“元阴”、“真阴”、“命门之水”,是人体各脏腑明液之根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濡润、滋养作用。肾阳,亦称“元阳”、“真阳”、“命门之火”,是人体各脏腑阳气之根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推动、温煦作用。肾阴、肾阳在人体内仍然遵循着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互根互用的关系与作用,维系着人体生理的动态平衡。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方面取决于人体内环境中阴阳两个方面协调平衡的关系,即身与心(机体内物质与物质、功能与功能、物质与功能)表现出阴阳的协调平衡;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与外界客观环境之间的阴阳和谐统一。人体内外环境是由多种可变因素组成的,按阴阳学说来看,这些多种、多层次、多角度、多参数的可变因素,实质上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充满了阴阳现象。对于内环境而言,若表现出阴平阳秘的协调平衡,人则健康;若阴阳失调,出现阴阳某方面的偏盛或偏衰,则会导致生命力减弱或产生疾病。对于外环境而言,若能使人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规律,则达到了人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阴阳的和谐统一,就会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否则,会生病减寿。可见,只要保持人体内环境的协调平衡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就会促进人体生命力的发展。
二、功夫的基本原理来自阴阳
一代功夫巨星、武术哲学家、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1940—1973),让“功夫(Kung Fu)”一词首次被写入英文词典中。他对“功夫”作了这样的定义:“功夫”这一个词,意味着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里的造诣、本领或者境界,意味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付出之后的成效累积;在武术中,它意味着朝向某种目标之道——增进健康之道、修养精神之道、自卫防身之道的长期训练与修养。
谈到功夫的兴起,李小龙认为:功夫已经开始流行,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些打斗技巧或碎砖的绝招,而是具有4000年深刻内涵的、富含哲理的自卫艺术。它拥有逻辑的理论,它的应用是紧贴实际的。此外,功夫可帮助你修炼心灵、增进健康,并且告诉你面对攻击时进行自我防御最有效的手段。功夫强调松柔,讲究适度运动,不会让身体过度紧张、过度发展。最重要的,功夫可以使你提高自信、谦逊、平和与适应力,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李小龙在《功夫之道》中深入阐述了功夫与阴阳的关系。他认为,功夫的目标是增进健康、修炼精神、自卫防身。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功夫哲学建立在易经、道家哲学、禅学的主要思想基础之上——尤其强调顺应自然、阴阳和谐。最基本的理论是不要与敌人硬抗,而要与之协和,就像庖丁解牛时要顺着骨骼的脉络切割,才能保护自己的刀锋,功夫高手必须顺应对手的力量(而非对抗)方可保全自己。为了能够顺应对手的动作,功夫高手必须首先了解阴阳的真正意义——这是功夫的基础。
功夫的基本原理来自阴阳,一对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并在宇宙中不断运动、永不止息的力量。对中国人来说,和谐是宇宙的基本规律。在宇宙中,阴阳永远互补,永远在相互转换。欧洲的二元论将物质与精神视为两个独立的要素,最多视为因果关系,却从未将两者合一,就像声音与回声、光亮与阴影之间的整体关系。中国人可以用阴阳符号来象征世间万物。
如图所示为太极阴阳图(图2-2-1),图中的阴阳互抱而成为一个整体,彼此包含,彼此补充。从语源学上来看,阴阳的本义是黑暗与光明。阴(图中黑色部分)的象形字就像云与山。
图2-2-1 太极阴阳图
阴可以象征:消极、被动、柔顺,内在的、虚无的,女人、月亮、黑暗、夜晚,等等。
阴的互补即为阳。阳的象形字下部表示阳光射线,上部表示太阳。阳可以象征:积极、主动、刚强,外部的、实在的,男人、太阳、光明、白天,等等。
西方世界常犯的错误是把阴阳视作二元论,即,阳是阴的对立面,反之亦然。一旦这统一的整体被分为两个孤立的个体,就绝不可能了悟功夫之道。在现实中,事物都是整体的,不可能被割裂分离。当我说“炎热使我出汗”时,炎热与出汗是同时共存的,是同一个过程,没有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不可能存在。就像对象必须要有主体,而身处问题之中的人,不可能站在完全中立的角度去说话,而只能对应于其中一方去行事。
在太极阴阳图中,黑色部分内有一白色的圆点,白色部分内有一黑色的圆点。这也可用来表示生命中的平衡,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持久地保持极端的纯阴(被动)或极端的纯阳(主动)。极度的热与极度的冷都会导致死亡,极端的都不可能长久,适度方可持久。请注意,在狂风中,坚硬的树木最容易折断,而竹子或柳枝却因为顺风弯曲而幸存下来。在功夫中,阳(积极)隐藏在阴(消极,正如黑色部分内的白点)之中,阴(消极)隐藏在阳(积极,正如白色部分内的黑点)之中。功夫高手柔顺而不屈服,刚强而不固执。
在中国功夫中,柔与刚(阴与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种力量,其目的是达到并保持两种力量之间的完美平衡。
单纯的柔永远无法化解强大的力量,同样,单纯的蛮力也永远无法战胜对手。要想在格斗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将柔与刚和谐地融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两者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如波涛般连绵起伏,这样动作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流畅,因为只有保持刚柔变化才能真正获得流畅。
在功夫之道中没有间断。动作流畅持续,就像河水永远前进,没有片刻停止。一旦某个动作即将结束,它会立刻毫无停滞地转换为另一动作。这样,攻击与防御就会相互转换、相互产生。
在中国功夫中,刚与柔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这同样适用于各种动作,如攻与守、张与弛、出与收等。
任何习武者都应将刚与柔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可避免地相互依存。排斥柔或拒绝刚都会导致分离,而分离必将走向极端。要明白,刚与柔并非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既相互独立,也相互补充,并且融为一体。当我们提及某一面之时,就必然暗含了其对立面。比如说,当我们单独说高的时候,也就暗含了它的对立面——低。如果没有低的比较,也就无所谓高;两者互相依存。刚即是柔,柔即是刚,两者互为因果(互相转换)。一个人不能过分追求片面的刚或片面的柔,如此才能真正地明辨利弊。记住,不存在柔与刚的对立,柔与刚的统一才是真正的道。
三、形意拳以阴阳学说为拳学依据
形意拳把阴阳之理运用于拳法之中,形成拳法理论的基本思想。《岳武穆九要论》二要论中说:“论捶,而必兼论气。夫气主于一,实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阴阳即清浊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乎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盖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降而为阴;阴气上行而为阳,阴气下行而为阴,此阴阳之分也。”
“何为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为阴。要之,阳以滋阴,阴以滋阳,统言为气,分言为阴阳。气不能无阴阳,即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乃对待循环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实主于一,有志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学贵神通,慎勿胶执。”
形意拳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形意拳从三个方面演绎出一系列阴阳概念。一是从人身肢体看,正为阳,背为阴,即心胸部为阳,脊背部为阴;身体左侧为阳,右侧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手心为阳,手背为阴;拳心向上为阳,拳心向下为阴。二是从运动形态看,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展为阳,束为阴;快为阳,慢为阴;进为阳,退为阴。三是从人身行为及其他方面看,呼为阳,吸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开为阳,合为阴;攻为阳,守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
人体内若保持阴阳平衡,则外邪不得侵入,百病皆无,气血顺畅,身体必然会健康;如若人体内阴阳失去平衡,则外邪得以入侵,疾病便会缠身(马鹏,2013)。根据“阴阳对立,阴阳转化,阴阳相济”的运动规律和法则,形意拳内外兼修,健身养生,创造出一系列技击原理和方法,使神妙的形意拳技击法明显地具有阴阳特征,其攻防、进退、吞吐、虚实、真假、束展、智勇等无不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而实战中变化多端的手法、腿法、战略战术无一不是阴阳的展开和体现。可见,形意拳从理论到实践都离不开阴阳的互易变化,阴阳学说贯穿于形意拳运动的始终(王文清,2013)。譬如,在行拳时,把鸡形的刚烈(阳)与燕形的柔顺(阴)、虎形的前扑(阳)与马形的后躜(阴)、龙形的裹括(阳)与蛇形的钻拨(阴)、熊形的膀劲(阳)与猴形的缩蹲(阴)、鹰形的疾爪(阳)与鹞形的翻躜(阴)等,相互配合磨炼(姜寿海,2010)。
正如先师门说的:“拳之大,贵在阴阳。”中国古代老子讲过“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的道理。形意拳前辈们就深刻体会了这一道理。从松与紧的关系来讲,我们把松着为阳,紧着为阴,也就是一松一紧,一阴一阳,阴阳相互平衡和谐。我们在平时做动作时,要有松有紧,光松不紧,叫孤阴不生;光紧不松,叫孤阳不长,有松有紧才能劲力活泼。在锻炼时单练松不练紧是不行的,光练紧不练松也是不行的。气血畅通功力才能长进,有变有化,千变万化,贯彻一个道理,就是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陈培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