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研究进展
2006—2011年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不断开展学术活动,加强理论探讨,力求在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寻求有效地加强学科建设的可行之路。据有关资料显示,理论界对该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反映在学科的研究范围及特征、学科队伍建设的思路、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科的学术活动等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范围及特征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64号文件),在附件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简介》中,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范围规定为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2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课题组(顾海良教授为负责人),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实际,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界定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科学”。[24]在理论界,学者们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4号文件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作了如下阐释。第一,研究范围的“三层面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其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其方法的研究。[25]第二,研究范围的“两点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一是对经典作家提出的基本原理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二是对当代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深入研究。[26]第三,研究范围的“五要素论”加“三个相对于”,即在明确学科研究范围和学科含义的基础上把握学科内涵。[27]学科的研究范围是文献依据研究、理论体系研究、现实价值研究、思潮比较研究、理论教育研究,这五个方面的整体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领域。[28]由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含义归纳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言论”而言;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具体学科”而言;相对于各国的“具体实际”而言,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9]正是在注重该学科研究范围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基础上,有的学者提出,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区别,就形成了整体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征。[30]还有学者直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内在要求出发,将其特征概括为整体性和综合性、贯通性和逻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31]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队伍建设的思路
理论界主要从教师素质、学科队伍建设的制度规定、学科队伍组成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提高教师素质是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建设的看法,[32]说明了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专业,就必须从整体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教师要成为该学科的能手、行家,就必须提高科研创新素养,提升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和广博的知识,就必须增强科学人文素养,实现“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此外,教师还必须注重人格力量和道德风范素质的提升,[33]因为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师德风范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德行。[34]
制度化管理是学科队伍建设的必备环节。制度化管理是利用制度的外在约束性,管理教师准入、培养、发展的全过程,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制度性保障。其关键在于提高制度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为此,必须科学介入,规范进入规则,以整体性的方式介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中;必须合理定位,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准确定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中准确定位;必须综合创新,关键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形成新的学科建设方式;必须规范建制,加强制度建设。[35]有的学者则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为例,强调指出队伍建设必须把好入口关、培养关和测评关。[36]
学科队伍的组成是检验学科队伍建设质量高低的一项有效标准。首先,学科队伍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师队伍,普通教师虽是基础的大多数,但学科建设更需要大师级人物的指引和带动,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队伍和导师队伍。前者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起着核心作用;后者则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队伍,其质量是衡量学科点整体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37]其次,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明确高层次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青年教师等学术梯队的适当比例,这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硕士生的培养上,要求“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在博士生的培养上则要求“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骨干人才”。据此,规定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是: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有的学者将之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和规范化为:以强化素质为内容,以提高能力为目标,以规范培养为保证。其中,主要应该着力提高的能力有:文献考据和文本诠释的能力、理论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调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较鉴别和理论斗争的能力、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能力。[38]还有学者将人才培养的目标概括为: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即要有宽而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面;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要有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的实践的能力、从新的实践中阐发理论的能力、进行理论创新的能力以及能够在社会舞台上宣传并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39]
此外,为了培养出符合这一学科整体性特点的,真正能为学科发展作出贡献的专门人才,学者们呼吁:有必要迅速改变研究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不同理论学科的状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层次上培养本科生,拓宽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各个二级学科上的知识面,为培养合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奠定基础。[40]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学术活动
以研究机构的形式,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以学术论坛的形式,碰撞学科建设的思想火花,这是该学科近几年发展的特点。其中“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的作用尤为突出。
为保障研究会的质量、规模和影响,研究会从成立机构、举办论坛和创办辑刊等方面进行了两年的筹备工作。2006年3月26日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2006年6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至研究会正式成立,共举办了五次主题明确、有针对性的全国高校范围的论坛。目前该学科论坛已举办了11次。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政出版事业部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本着“高学术品位、高学术层次、高学术水平”的原则,出版了两辑不定期的、以书代刊的学术集刊《思想理论教育研究》。研究会于2008年6月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并正式将《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更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作为研究会会刊。目前已出版到第7辑。编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主题,以发表这一学科高水平、高层次、高品位的学术研究成果为目标,以推进这一学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宗旨。[41]研究会作为全国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研究者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它的成立已成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与此同时,各类论坛也开始活跃于理论界。主要有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等。其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为主题的论坛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