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前沿研究报告·世界经济政治与亚太地区(2010-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国际贸易学科前沿研究报告(2010—201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学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一批重点学科,本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目标始终是跟踪和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前沿、探究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政策选择提供政策建议。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始终注意跟踪和研究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新扩展及应用;关注和研究贸易统计理论与方法取得的新进展;同时特别关注贸易协定与区域一体化、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贸易与要素配置以及贸易与环境等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全球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学科把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新定位及贸易结构转型作为研究的重点问题,跟踪探讨了如下相关内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与人口、劳动、就业和环境的影响;中国开放战略及其参与多边、双边贸易体制的经验与战略选择;中国的贸易战略定位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国际贸易学科在国际贸易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和《世界经济》等国内重要刊物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等SSCI索引的英文刊物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际贸易学科在一些研究领域已基本实现“国内领先”目标,正在向“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

一 学科发展概况

国际贸易学是隶属于世界经济学的三级学科,在2004—2008年,国际贸易学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批重点学科,在这5年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学科在国际生产网络、引进外资与产业发展以及WTO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均处于国内前列,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确定的A类期刊[1]上发表论文32篇、B类期刊32篇、C类期刊19篇、英文期刊12篇、日文期刊1篇。2009年国际贸易学科再次入选院重点学科,在2009—2012年,国际贸易学科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并取得较大突破,在国际学术界开始崭露头角。出版发表各类论著共计89篇,其中,专著6部;A类期刊论文10篇;B类期刊论文21篇;C类期刊论文8篇;英文期刊论文11篇;NBER工作论文11篇。

目前,世经政所国际贸易学科研究队伍基础扎实、结构合理、学风严谨。现有科研人员7名(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2名),科研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学术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均可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宋泓和倪月菊研究员在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所领导的关心、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帮助以及本学科长期形成的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气下,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逐渐达到了国内一流,并努力向国际水平突破。学科内形成了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的良好学术氛围,研究团队不断健康成长。这些都为本学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进一步提高了本学科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二 学科前沿动态

总体而言,国际贸易研究涉及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在2010—2012年,从理论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前沿,仍集中于新—新贸易框架下的理论扩展与实证问题研究;贸易统计理论与方法也取得了新进展;仍有不少研究专注于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扩展、应用和检验;此外,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贸易与要素价格等领域的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深入。从政策的角度看,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虽然区域一体化协定、全球一体化分工等问题研究有所加强,但全球经济增速趋缓、WTO谈判停滞不前、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等全球性重大现实问题,也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战略调整等更是国际贸易学科研究的重中之重。以下我们从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调整三个角度梳理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学术动态。

(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前沿动态

从2010—2012年,异质性企业贸易框架下的理论分析与扩展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流和前沿。贸易统计理论与方法取得了一定进展,附加值贸易方面的相关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但仍有不少文献对传统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进行扩展和应用,并使用这些经典传统贸易理论解释和分析当前的现实贸易问题。另外,贸易协定与区域一体化、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贸易与要素配置以及贸易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也都有一些新进展。以下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新进展、贸易统计理论与方法新进展、传统贸易理论的扩展和新应用以及贸易其他领域的新进展四个方面分别梳理和综述。

(1)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新进展

相关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异质性企业贸易决策的分析与解释;二是在异质性企业模型框架下分析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三是在异质性企业模型框架下分析贸易政策变动对企业贸易行为的影响;四是异质性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下的垂直分工和生产分割理论与扩展。

①异质性企业贸易行为选择研究

异质性企业贸易行为选择包括:企业的出口行为选择、企业的出口产品目的地选择、企业的出口产品种类选择、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和质量选择。其中,出口行为选择是最初和最主要的研究集中点,而目的地选择、种类选择以及价格和质量选择是近几年拓展的新领域。

第一,关于异质性企业出口贸易行为选择方面。理论认为生产率差异是决定企业出口贸易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企业才选择出口,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供应国内市场。但近三年的研究又扩展到分析其他异质性因素对企业出口行为选择的影响。Egger和Kreickemeier (2012)[2]认为,企业劳动者的管理才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而影响出口行为,故而管理人员比例大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Oldenski (2012)[3]发现信息传导成本低的企业更容易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其他的还有Holmes和Stevens (2012)[4]和Arndt等(2012)[5]的研究。

第二,关于异质性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方面。理论研究认为,生产率相对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出口发达国家市场和更远距离的国家市场,而生产率相对低的企业倾向于出口发展中国家市场和近距离的国家市场。Chen和Moore (2010)[6]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相较于生产率低的企业会更多地出口和投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Schmeiser (2012)[7]发现新进入出口市场的企业会选择较大的发达市场,而已经有出口经验的企业会开拓小的和不发达的市场。其他的相关研究还有Cassey和Schmeiser (2012)[8]等。

第三,关于异质性企业出口产品价格和质量选择方面。质量和价格紧密相连,不同质量的出口产品会确定不同价格,因此对于价格决策的分析一般也都属于质量研究范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选择研究是近三年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领域的重要发展,基本结论是:规模大的企业、高生产率的企业以及更加成功的企业会更多地生产和出口高质量产品,相应产品定价也越高。Manova 和 Zhang (2012)[9]发现,更成功的出口企业会使用高质量的投入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并且企业会根据出口目的地的不同选择不同质量的产品。Kugler 和Verhoogen (2012)[10]指出,大企业会使用更高价格的投入品,进而对出口产品确定更高价格,原因是他们投入品和产品的质量较高。其他研究还有Johnson (2012)[11]、Feenstra和Romalis (2012)[12]以及Chisik (2012)[13]

第四,关于异质性企业的出口产品种类选择方面,即多产品贸易和扩展边际。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多数企业会不断改变出口产品种类,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倾向于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而消费者偏好也影响企业产品种类的选择;同时,产品的转换会重新配置资源到最有效率的企业。Bernard等(2010)[14]发现生产率和消费偏好共同决定企业的产品种类选择,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生产更多的产品种类,而生产率低的企业选择生产较少种类的产品。Bernard 等(2011)[15]发现高生产率企业的产品种类会增加,而低生产率企业产品种类会减少。其他研究还有Arkolakis 和Muendler (2010)[16]与Besedes和Prusa (2011)[17]等。

②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效应

异质性企业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效应主要是研究贸易对于企业要素配置、企业生产率以及要素价格和经济社会福利的作用。由于涉及内容较多,主要结论也很丰富,基本的判断是:贸易促使资源从效率低的企业向效率高的企业配置,有利于企业生产率和社会福利的提高。Baldwin和Okubo(2011)[18]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不同规模企业外包的影响,发现当厂商被允许转换区位时,贸易自由化会使最有效率的小国企业移动到大国。而Arkolakis等(2012)[19]发现贸易的福利效应并不太大。其他的研究还有Amiti 和Davis (2012)[20]与Buono和Lalanne (2012)[21]等。

③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政策变动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该领域研究主要是采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框架分析各种贸易政策对企业异质性的影响。例如分析反倾销和汇率变动时,不同类型企业(如高生产率企业和低生产率企业)的不同反应和影响。

该领域研究涉及的主题较多,没有统一的结论,但基本结果都是异质性企业具有异质性反应。其中,有关贸易信贷和信贷约束对于异质性企业贸易行为影响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研究发现贸易信贷和金融约束影响异质性企业的对外贸易行为选择。Minetti和 Zhu (2011)[22]发现信贷约束不仅阻碍了企业的出口,还会阻碍企业在国内的销售。Berman等(2012)发现好的企业在本国货币贬值时会较多地提高利润而较少增加出口量。其他研究还有Bergin和Lin (2012)[23]等。

④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组织、垂直分工和生产分割研究

异质性企业的垂直分工和生产分割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组织行为选择,包括企业生产环节的一体化和外包选择、生产的目的地选择等众多方面。这一领域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一般性的判断和结论是:企业的生产率差异是影响生产分割和组织生产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生产率相对高的企业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分割和组织生产,而生产率相对低的企业通常选择在国内组织生产。Baldwin和Venables(2010)[24]研究了外包与全球经济聚集的关系。Costinot等(2011)[25]构建了反映全球生产网络特点的模型。Bridgman (2012)[26]则通过构建三阶段的垂直专业化模型,模拟了贸易成本下降对总体贸易及垂直专业化贸易的不同影响。其他的研究还有Fernandes和Tang (2012)[27]与Antràs等(2012)[28]

(2)贸易统计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附加值贸易

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以最终产品的进出口值为统计标的,但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价值链的延伸,以最终产品进出口值统计的贸易数据越来越不能反映一个国家进出口的真实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指出应该采用附加值(即产品在一国生产中的增值部分)来统计贸易进出口值;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和部分单个国家都在构建附加值贸易的统计体系。该领域研究在理论上的思路明确,观点直接,相关文献重点在于研究附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

Koopman等(2008、2010)[29]更加具体地在模型中纳入了跨国之间投入品的相互出口构成。并且把标准I/O表中的系数矩阵进行分解,使I/O表中包含了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的更加细化的投入产出结构,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测度一国附加值贸易的构成,在测量技术上取得很大进步。Johnson和Noguera (2012)[30]分析了核算中间品投入和计算附加值贸易的重要性,并且使用投入产出数据核算了附加值贸易。Ahn等(2011)[31]构建模型分析了中间品投入在国际贸易中的分量和作用,指出中间品投入在国际贸易中占很大份额,因而在贸易统计中应该剔除中间品的投入部分。

(3)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扩展及应用

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扩展及应用主要集中于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及应用和对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及应用两个方面。

①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及应用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领域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理论之一,重点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强调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每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对这一理论的扩展主要是用其解释最新的贸易现象,提高经典理论的适用性。

Costinot和Donaldson(2012)[32]的研究对比较优势理论又做出了新的推进。他们建立了结构性贸易李嘉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其研究结果支持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Bombardini等(2012)[33]对生产率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他们将基于产业层面的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相结合,探讨了产业生产率差异和企业生产率差异这两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厂商出口表现的影响。其他的研究还有Demmou (2012)[34]等。

②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及应用

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要素禀赋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理论之一,也一直受到理论界关注并不断被应用并得到发展。近三年的新发展同样是扩展经典理论用以解释最新的贸易现象,提高了要素禀赋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其中,Nishioka(2012)[35]研究了国家间、要素间以及行业间生产技术差异对贸易模式选择的影响。而Kiyota(2012)[36]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锥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数据更加支持多锥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其他相关研究还有Laura (2012)[37]等。

(4)其他贸易领域的新进展

国际贸易学科研究涉及的主题和领域还包括:贸易协定与区域一体化、贸易与宏观经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以及贸易与环境等。

第一,在贸易协定方面。近年来多边贸易谈判停滞不前,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迅猛,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机制及效应的研究依旧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随着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对贸易自由化效应研究的新理论方法被用于对区域贸易协定的研究。主要相关研究有:Baldwin和Jaimovich(2012)[38]、Deltasl等(2012)[39]以及Hadjiyiannis等(2012)[40]

第二,在贸易与宏观经济方面。主要研究包括贸易与增长和贸易与经济周期等问题。该领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2010—2012年其理论上没有较大进展。这一领域的主题较多,研究结论相对比较分散。主要相关研究有:Jarreau和Poncet(2012)[41]与Johnson (2012)[42]

第三,在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方面。2010—2012年间该领域研究基本没有较大创新和发展,而且也不是主流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有:Gawande等(2012)[43]与Bagwell和Staiger(2012)[44]

第四,在贸易与环境方面。贸易与环境及气候变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贸易研究中新的热点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包括对污染天堂假说的检验以及对采用贸易政策来治理环境问题有效性的判断。相关研究有:Grether和Mathys(2012) [45]与Chao等(2012)[46]

(二)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前沿动态

2009年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幅度下降,但在2010年之后,全球贸易得到了较快恢复。因此,经济波动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渠道以及金融危机后各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是近三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1)外部冲击影响贸易的渠道

Eaton等(2011)[47]发现,贸易占GDP比重的下降,其中80% 是由制造业的相对需求,特别是耐用品的需求下降引起的;贸易摩擦的增加对中国和日本等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较大,但从全球看,贸易摩擦的增加对贸易占GDP比重下降的影响相对较小。Bricongne等(2012) [48]认为贸易量的下降主要源于未预计的需求冲击和出口产品的特点。而Chor和Manova (2012)[49]则提出信贷约束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的重要渠道之一。Gopinath等(2011)[50]发现有差异性的制造业产品价格较为稳定,而非差异性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变动较为剧烈,经济危机对产品层面的价格影响较大,但对总体价格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2)多边贸易谈判的进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外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成为影响全球贸易增长的关键因素。虽然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完善可以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但是,目前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的自身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①多边贸易体制现状、存在问题与困境

现有研究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与建设情况的文献中,更多注重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历史和过程,主要结论是多边贸易体制在不断强化和完善(徐长春,2011)。[51]而对多边贸易体制存在问题和困境的相关研究认为,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区域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陷入困境以及多哈回合谈判停滞不前等(裴长洪和郑文,2011)。[52]

②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方向

关于多边贸易体制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的来看,基本是在现有机制内不断推进,尚未有对新的多边贸易体制进行设想和研究的文献。田海(2012)[53]认为在现有WTO多边贸易体制内,美国无法实现其预定的贸易政策目标,对美国来说,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分化或者变相分化某些谈判对手,进而实现亚太地区市场的自由化,这一体制很可能会演变成新的多边贸易体制。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演进

正在进行中的TPP谈判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具体可以包括4个方面:

①亚太区域一体化演进情况分析

Bergsten和Schott(2010)[54]、Williams(2012)[55]以及Ranald(2011)[56]对TPP的演进、特征、内容及意义进行了探讨。张蕴岭(2012)[57]则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动因、性质与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②各国应对亚太区域一体化的战略考虑

Gordon(2012)[58]和盛斌(2010)[59]认为TPP有利于美国推行其新亚太政策:全面介入亚太一体化进程、施行出口倍增计划以及分享亚洲经济高速增长收益。相比而言,对小国及小国联盟的战略考虑的研究较少。

③亚太区域一体化经济影响的数量分析

对亚太区域一体化新趋势的研究多数属于对策分析,目前只有较少文献采用了量化分析方法。Li和Whalley(2012)[60]发现,美国从TPP获取的经济收益有限,TPP将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而随着日本等经济体加入TPP,中国的经济损失会进一步增加,而东亚一体化的扩展与深化将降低TPP对中国的冲击。

④亚太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沿三条思路进行(Lewis,2011)[61]:一是从各国自身政治经济形势、国内利益集团以及协定的机制设计等角度,分析TPP和东亚一体化各自的发展前景;二是分析亚太区域一体化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三是从最终目标角度,探讨两条路径能否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此外,现有研究集中在对TPP发展前景的判断上,其他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结构调整

针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近三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新定位及贸易结构转型问题是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宋泓(2010)[62]研究了中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后认为,在未来10年(2010—202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贸易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主要涉及6个方面的问题:

(1)中国贸易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困难

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这些正是值得未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例如: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健,中国面临的对外贸易环境压力较大;新兴经济体在危机后把握住了机遇,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与中国有关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增多(霍建国,2011)。[63]

(2)中国贸易对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影响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贸易对收入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孙永强和巫和懋(2012)[64]研究发现,出口结构的优化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洪占卿和郭峰(2012)[65]则认为,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提高会显著减缓经济波动,而且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在影响经济波动上存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关系。

关于中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刘瑞翔和姜彩楼(2011)[66]认为当前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和以加工贸易为主参与国际分工的事实,是促使能源消耗加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张友国(2010)[67]则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含量、内涵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3)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将由以货物贸易为核心的竞争向以服务贸易为核心的竞争转化,“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是中国继续保持贸易大国地位,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的关键所在。陆燕(2011)[68]总结了入世1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张莉(2012)[69]认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依然亟待增强。

(4)中国与多边贸易体制及政策选择

裴长洪和郑文(2011)[70]分析了中国入世10年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特点、中国发挥的作用和贡献以及政策选择等。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其成为国际经贸发展的有力推动者、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决反对者、多边贸易规则的模范履行者,同时也是多边贸易协调的重要平衡力量以及多边贸易机制的重要建设力量。

(5)中国在亚太地区一体化中的政策选择

Li和Whalley(2012)[71]对中国应对TPP的策略及加入时机进行了探讨。李向阳(2012)[72]和赵晋平(2011)[73]则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贸易模式及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调整策略。

(6)中国贸易战略的新定位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2010a、b)[74]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具体定位是:全面融入全球化、发挥综合优势、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提升国际地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10)[75]则认为,我们现在的对外贸易战略是如何继续做大,而未来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把中国的对外贸易积极做强。

三 学科建设状况

2010—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学科在贸易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经济研究》和《世界经济》等国内重要刊物以及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Economic Modelling等SSCI索引的英文刊物上,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以下从5个方面分别介绍近三年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国际贸易学科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贸易结构转型的研究

2010和2011年,世经政所国际贸易研究室承担并顺利完成了商务部委托的多项重要课题,如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中国进口战略的完善等。在2012年,国际视角下的中国贸易结构转型研究项目,还获批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项目。目前,对中国贸易结构转型问题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以下5个方面:

(1) 对中国经贸发展经验与转型必要性的研究。宋泓(2010)[76]认为中国贸易出口产品多元化发展仍然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发现对于中国未来的贸易战略和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他建议应有意识地促进中国外贸从“大”向“强”转变。宋泓(2012a)[77]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成功发展的经验,特别是提出了中国发展属于共享型。

(2) 中国贸易结构转型中出口专业化方式的研究。高凌云等(2012)[78]分析了中国不同行业出口品比重整体专业化曲线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走的实际上是一条非线性的、超越所处发展阶段的渐进专业化道路。

(3) 对全球产业布局新趋势和中国参与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研究。宋泓(2012b)[79]认为在未来的3—5年中,全球产业布局变化的新趋势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份额会持续上升,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的趋势会加强。马涛(2012a)[80]则从全球化视角研究了中国参与垂直一体化分工对贸易边际、劳动力市场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 中国的进口贸易研究。高凌云和王洛林(2010)[81]依据扩展的R&D与生产率方程同时控制物化型、非物化型溢出与竞争效应,发现进口竞争与物化型溢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5) 关于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李春顶(2010)[82]研究发现,中国各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

(二)贸易争端及其经济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低迷使得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倪月菊(2011)[83]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后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李春顶(2011)[84]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的产业救济效果,并且该文曾获商务部贸易救济征文一等奖。倪月菊(2012)[85]针对中国面临的稀土贸易争端,探讨了发达国家的稀土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此文获得了当时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批示。Dong和Whalley(2012)[86]与Li和Whalley(2012d、e)[87]探讨了贸易报复战对全球贸易规模和福利的影响。

(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

TPP是世经政所国际贸易学科关注的另一重点问题。 Li和Whalley(2012b) [88]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TPP建成后对美、中、日等国的福利影响。倪月菊(2010)[89]认为多哈回合谈判越陷入僵局,双边及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将越发受宠。倪月菊(2012b)[90]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日本可能选择中日韩FTA还是TPP进行了详细分析。张琳(2012)[91]则分析了美国介入TPP背后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对TPP各成员国及其他亚太区域主要成员国和地区的态度与立场进行了剖析。

(四)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及全球再平衡问题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及其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也是本学科近年来关注的重点问题。宋泓(2012c)[92]以印度为例来分析外部平衡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Li和Whalley(2012a、c)[93]提出,如果将主要盈余国现有的VAT体系由目的地稽征原则转向原产地稽征原则,主要赤字国引入目的地稽征原则的VAT体系,将可以显著减少世界贸易的不平衡。

(五)对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

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是国际贸易研究的新热点领域。2010年世经政所国际贸易研究室承担了宁波市的委托课题“低碳经济条件下的战略产业选择和发展”。倪月菊(2011)[94]认为世界环境产品贸易的自由化是发展趋势。Dong和Whalley(2011a、b)[95]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对碳关税和碳税等重要现实问题进行了探索。其中,Dong和Whalley(2012a)入围了美国伯克利电子出版社2010年Kenneth J.Arrow年度优秀论文奖最后一轮。马涛等(2011)[96]以临港重化工城市宁波为例,利用模拟方法对宁波市实现“十二五”期末工业增长和碳强度减排目标进行了双重目标的模拟。马涛(2012b)[97]从碳排放视角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及产业转移问题。

四 学科发展前景

经过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学科已经基本实现“国内领先”目标,目前正在一步步向“国际知名”的目标迈进,国际贸易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1.继续坚持严谨扎实的学术作风,继续坚持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探索,紧密跟踪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前沿,力图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来研究中国面临的重要现实经济问题;同时实现科研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鼓励研究人员积极探索,完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提高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把握程度,加强对中国贸易转型、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摩擦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重大经贸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3.继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人员的国际化水平;

4.逐步实现成为国际上“研究中国贸易问题”的代表性研究机构之一的目标。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宋泓[98]


[1]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管理世界》。

[2] Egger, H.and U.Kreickemeier, “Fairness, Trade, and Inequali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6, pp.184-196, 2012.

[3] Oldenski, L., “Export Versus FDI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mplex Inform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7, pp.312-322, 2012.

[4] Holmes, T.J.and J.J.Stevens,“Exports, Borders, Distance, and Plant Siz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8, pp.91-103, 2012.

[5] Arndt, C., C.M.Buch and A.Mattes, “Disentangling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45(1), pp.41-63, 2012.

[6] Chen, M.X.and M.O.Moore, “Location Decision of Heterogeneous Multinational firm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0, No.2, pp.188-199, 2010.

[7] Schmeiser, K.N.,“Learning to Export: Export Growth and the Destination Decision of Firm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7, No.1, pp.89-97, 2012.

[8] Cassey, A.J.and K.N.Schmeiser, “The Agglomeration of Exporters by Destination”,The Annuals of Regional Science, Octomber, 2012.

[9] Manova, K.and Z.Zhang, “Export Prices Across Firms and Destina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7(1),pp.379-436,2012.

[10] Kugler, M.and E.Verhoogen, “Prices, Plant Size, and Product Qualit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9(1),pp.307-339,2012.

[11] Johnson, R.C., “Trade and Pric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6, pp.43-56,2012.

[12] Feenstra, R.and J.Romalis,“International Prices and Endogenous 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w18314,2012.

[13] Chisik, R.,“Trade Disputes, Quality Choice,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8, pp.47-61,2012.

[14] Bernard, A.B., S.J.Redding and P.K.Schott, “Multi-product Firms and Product Switch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00, No.1, pp.70-97, 2010.

[15] Bernard, A.B.,S.J.Redding and P.K.Schott, “Multiproduct Firms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26, No.3, pp.1271-1318, 2011.

[16] Arkolakis, Costas and Marc-Andreas Muendler, “The Extensive Margin of Exporting Products: A Firm-level Analysis”, NBER Working Paper,No.16641,Issued in December, 2010.

[17] Besedes, T.and T.J.Prusa, “The Role of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and Export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96, No.2, pp.371-379, 2011.

[18] Baldwin,Richard and Toshihiro Okubo, “International Trade, Offshoring and Heterogeneous Firms”,NBER Working Paper, No.16660, Issued in January, 2011.

[19] Arkolakis, Costas, Arnaud Costinot and Andrés Rodríguez-Clare, “New Trade Models, Same Old Gai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2(1),pp.94-130,2012.

[20] Amiti, M.and D.R.Davis,“Trade, Firms, and Wages: Theory and Evidenc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9(1),pp.1-36, 2012.

[21] Buono, I.and G.Lalanne,“The Effect of the Uruguay Round on the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Margins of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6, pp.269-283, 2012.

[22] Minetti, R.and S.C.Zhu, “Credit Constraints and Firm Export: Microeconomic Evidence from Ita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3, No.2, pp.109-125, 2011.

[23] Bergin, P.R.and C.Y.Lin,“The Dynamic Effects of a Currency Union on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7, pp.191-204,2012.

[24] Baldwin, Richard and Anthony Venables, “Spiders and Snakes: Offshoring and Agglome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NBER Working Paper, No.16611, Issued in December, 2010.

[25] Costinot, Arnaud, Jonathan Vogel and Su Wang,“An Elementary Theory of Global Supply Chains”, NBER Working Paper, No.16936, Issued in April, 2011.

[26] Bridgman, Benjamin, “The Rise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6(1),pp.133-140,2012.

[27] Fernandes, Ana P.and Heiwai Tang, “Determinant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in Export Processing: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9(2),pp.396-414, 2012.

[28] Antràs, Pol, Davin Chor, Thibault Fally and Russell Hillberry, “Measuring the Upstreamnes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Flow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2(3),pp.412-416,2012.

[29] Koopman,Robert, 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 “How Much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Assessing Foreign and Domestic Value-added in Gross Exports”, NBER Working Paper ,No.14109, 2008;Koopman,Robert,William Powers,Zhi Wang and Shang-Jin Wei,“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NBER Working Paper,No.16426, 2010.

[30] Johnson, R.C.and G.Noguera,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6, No.2, pp.224-236, 2012.

[31] Ahn, J.,A.Khandelwal and Shang-Jin Wei,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Facilitating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4, No.1, pp.73-85, 2011.

[32] Costinot, Arnaud and Dave Donaldson, “Ricardo's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ld Idea, New Evidence”,NBER Working Paper,No.17969, April,2012.

[33] Bombardini, Matilde,Christopher J.Kurz and Peter M.Morrow, “Ricardian Trade and the Impact of Domestic Competition on Export Performanc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45, No.2, pp.585-612,2012.

[34] Demmou, Lilas, “How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North May Immiserize the South: A New Look at the Ricardian Model with a Continuum of Good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97(2),pp.293-304, 2012.

[35] Nishioka, Shuichiro,“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Production Techniques: Implications for the Factor Content of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7(1),pp.98-104,2012.

[36] Kiyota, Kozo,“A Many-Cone Wor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86(2),pp.345-354, 2012.

[37] Laura, Puzzello, “A Proportionality Assumption and Measurement Biases in the Factor Content of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7(1),pp.105-111, 2012.

[38] Baldwin, R.and D.Jaimovich, “Are Free Trade Agreements Contagiou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8(1), pp.1-16, 2012.

[39] Deltas1, G., K.Desmet and G.Facchini, “Hub-and-Spoke Free Trade Area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Israel”,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45(3), pp.942-977, 2012.

[40] Hadjiyiannis, C.,D.Iris and C.Tabakis, “Multilateral tariff cooperation under fairness and reciprocit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45(3), pp.925-941, 2012.

[41] Jarreau, J.and S .Poncet, “Export Sophisti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7, pp.281-292, 2012.

[42] Johnson, R.C.and G.Noguera, “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 P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6 (2), pp.224-236, 2012.

[43] Gawande, K., P.Krishna and M.Olarreaga, “Lobbying Competition over Trade Polic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53(1), pp.115-132, 2012.

[44] Bagwell, K.and R.W.Staiger, “The Economics of Trade Agreements in the Linear Cournot Relocation Mode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8(1), pp.32-46, 2012.

[45] Grether, J.and N.A.Mathys, “The Pollution Terms of Trade and Its Five Componen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0(1), pp.19-31, 2012.

[46] Chao C.,J.Laffargue and P.M.Sgro, “Tariff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with Product Standard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45(3), pp.978-995, 2012.

[47] Eaton,Jonathan, Samuel Kortum,Brent Neiman and John Romalis, “Trade and the Global Recession”, NBER Working Paper,No.16666, Issued in January,2011.

[48] Bricongne, Jean-Charles, Lionel Fontagné,Guillaume Gaulier, Daria Taglioni and Vincent Vicard,“Firms and the Global Crisis: French Exports in the Turmoi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7(1), pp.134-146, 2012.

[49] Chor, Davin and Kalina Manova, “Off the Cliff and Back? Credit Condit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7(1), pp.117-133,2012.

[50] Gopinath, Gita, Oleg Itskhoki and Brent Neiman, “Trade Prices and the Global Trade Collapse of 2008-2009”, NBER Working Paper, No.17594, 2011.

[51] 徐长春:《战略抉择: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2011年第10期,第54—57页。

[52] 裴长洪、郑文:《中国入世10周年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变化》,《财贸经济》2011年第11期,第5—13页。

[53] 田海:《TPP背景下中国的选择策略思考——基于与APEC比较的分析》,《亚太经济》2012年第4期,第16—21页。

[54] Bergsten, Fred and Jeffrey J.Schott, “Submission to the USTR in Support of a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aper submit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on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anuary 25, 2010.

[55] Williams, B.R.,“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Countries: Comparative Trade and Economic Analysis”,CRS Report for Congress, February 8, 2012.

[56] Ranald, Patricia,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Contradictions in Australia and in Asia Pacific Region”,The Economic and Labour Relations Review, Vol.22, No.1, pp.81-98, May 2011.

[57] 张蕴岭:《美国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1期,第77—79页。

[58] Gordon, B.K.,“Trading Up in Asia: Why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Foreign Affairs, July/Augest, 2012.

[59] 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70—80页。

[60] Li,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 “China and the TPP: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Involved”, NBER Working Paper, No.18090, May 2012.

[61] Lewis, M.K.,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New Paradigm or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34(1), pp.27-52, 2011.

[62] 宋泓:《未来10年中国贸易的发展空间》,《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第55—64页。

[63] 霍建国:《我国对外贸易回顾与“十二五”展望》,《国际贸易》2011年第1期,第4—7页。

[64] 孙永强、巫和懋:《出口结构、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世界经济》2012年第9期,第105—119页。

[65] 洪占卿、郭峰:《国际贸易水平、省际贸易潜力和经济波动》,《世界经济》2012年第10期,第44—63页。

[66] 刘瑞翔、姜彩楼:《从投入产出视角看中国能耗加速增长现象》,《经济学》(季刊)第10卷2011年第3期,第777—796页。

[67] 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经济学》(季刊)第9卷2010年第4期,第1287—1301页。

[68] 陆燕:《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国际贸易》2011年第9期,第35—41页。

[69] 张莉:《构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理论体系探讨》,《国际贸易》2012年第5期,第28—32页。

[70] 裴长洪、郑文:《中国入世10周年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变化》,《财贸经济》2011年第11期,第5—13页。

[71] Li,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 “China and the TPP: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Involved”,NBER Working Paper, No.18090, May 2012.

[72] 李向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2期,第17—27页。

[73] 赵晋平:《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国际贸易》2011年第4期,第44—51页。

[74]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2010a):《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国际贸易》2010年第1期,第4—11页。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2010b):《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国际贸易》2010年第3期,第4—10页。

[75]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性调整》,《国际贸易》2010年第1期,第12—16页。

[76] 宋泓:《未来10年中国贸易的发展空间》,《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第55—64页。

[77] 宋泓(2012a):《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经验探析》,《国际贸易》2012年第5期,第19—27页。

[78] 高凌云、王洛林、苏庆义:《中国出口的专业化之路及其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第83—94页。

[79] 宋泓(2012b):《全球产业布局新趋势》,《2013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80] 马涛:《全球生产体系下的中国经贸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81] 高凌云、王洛林:《进口贸易与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季刊),第9卷2010年第2期,第391—412页。

[82] 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世界经济》2010年第7期,第64—80页。

[83] 倪月菊:《日本“特惠关税制度修正案”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分析》,《国际贸易》2011年第5期,第26—28页。

[84] 李春顶:《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选择及有效性:理论与中国抉择》,《财贸经济》2011年第5期,第86—91页。

[85] 倪月菊:《发达国家的稀土战略给中国的启示》,《国际贸易》2012年第10期,第27—31页。

[86] Dong, Yan and John Whalley, “ Gains and Losses from Potential Bilateral US-China Trade Retaliation”, Economic Modelling, Vol.29,Issue 6,2012.

[87] Li, 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Antidumping Shocks and the Productivity Response of Chinese Industries”, RCCPB Working Paper, No.12;Li, 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How Would Bilateral Trade Retaliation Affect China”,Working Paper.

[88] Li, 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China and the TPP: A Numerical Simulatio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Involved”,NBER Working Paper, No.18090, 2012.

[89] 倪月菊:《国际贸易形势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黄皮书: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160页。

[90] 倪月菊:《日本的自由贸易区战略选择——中日韩ETA还是TPP?》,“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中的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11月。

[91] 张琳:《区域合作的回顾与前景展望: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世界经济黄皮书: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360页。

[92] 宋泓:《外部平衡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印度为例》,《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9期,第111—126页。

[93] Li, 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Rebalancing and the Chinese VAT: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China Economic Review, 23(2), 2012;Li, Chunding and John Whalley,“Indirect Tax initiatives and Global Rebalancing”,NBER Working Paper, No.17919, 2012.

[94] 倪月菊:《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中国经贸》2011年第2期,第54—55页。

[95] Dong, Yan and John Whalley, “Model Structure and the Combined Welfare and Trade Effects of China's Trade Related Policies”, Global Economy Journal, Vol.10(4), 2011;Dong, Yan and John Whalley,“Optimal Tariff Calculations in Tariff Games with Climate Change Considerations”,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Vol.18(15), pp.1431-1435, 2011;Dong, Yan and John Whalley, “Carbon Motivated 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s: Analytics and Simulations”, Economic Modelling, Vol.28, No.6, pp.2783-2792,November 2011.

[96] 马涛、东艳、苏庆义、高凌云:《工业增长与低碳双重约束下的产业发展及减排路径》,《世界经济》2011年第8期,第19—42页。

[97] 马涛:《垂直分工下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内涵CO2及其结构研究》,《世界经济》2012年第10期,第25—42页。

[98] 本学科综述由宋泓总体负责。报告初稿撰写人包括:倪月菊、东艳、李春顶、马涛、高凌云、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