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面板分位数估计结果
常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1999—2011年31个省区市地区公益性政府医疗财政支出对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具有平均负向冲击,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具有平均正向冲击。以上结果主要是基于均值分布给出的。由于分位数回归对总体分布不做任何假定,在非正态分布情形下,分位数估计比最小二乘估计更有效;而且可以估计被解释变量在给定解释变量条件下的整个条件分位数分布,而不仅仅是均值分布,更全面、细致地分析不同水平下的医疗消费支出特征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差异情况,接下来引进面板分位数回归更加细致地探索不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水平下,人均年药品费支出、人均治疗费支出、公益性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究竟会对其产生怎样影响。
本文选择9个代表性的分位点10%、20%、30%、40%、50%、60%、70%、80%、90%,分别赋以0.1、0.1、0.1、0.1、0.2、0.1、0.1、0.1、0.1、0.1的权重,不同分位点水平下的各指标回归估计主要借助于R软件参考Antonio和Galvao(2011)实现。具体结果见表7。
表7 分位数面板估计结果
续表
图3 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lnTFE回归系数
图3显示的是对数化的政府医疗财政投入对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经典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显示,各地区的政府医疗财政支出平均增加1%时,各地区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会减少8.46元。结合分位数面板模型结果显示,增加政府医疗财政投入这一公益性政策并非始终能降低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在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0%、20%、50%、60%和70%的分位点上,政府医疗财政投入的增加反而会提高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水平,其中在50%的分位点上,该正向冲击达到最高水平。而在80%和90%的分位点上,政府医疗财政投入对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产生负向冲击,且负向冲击力度逐渐增强。由于全国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水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在据此排序分位产生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分位点水平上,是否增加政府医疗投入作为公益性政策以实现降低人均医疗费用这一目标需给出不同的策略。
经典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显示,各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各地区的人均医疗保健费用会增加71元。图4显示,对数化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回归系数随着排序分位点水平的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加1%,人均医疗保健费用会降低,而且负向冲击的绝对值有增加趋势。
图4 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ln IPC回归系数
图5 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ADE回归系数
图6 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ATE回归系数
图7给出的是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不同分位点水平上,人均药品费、人均治疗费和上期人均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对医疗保健支出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ADE的回归系数随着分位数水平增加而下降,而ATE的回归系数随着分位数水平增加而增加。观察图形变化趋势可以发现,ADE回归系数和ATE回归系数变化相对温和平稳,仅在80%和90%的分位点上实现比迅速的跳跃。但AR(1)的回归系数相对平稳,都维持在0.11—0.12。
图7 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AR(1)回归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