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95/24982395/b_24982395.jpg)
1.5 发展环境:多方助推,发展势头强劲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让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群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就目前来看,社群发展环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如图1-1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9B79/1331175650518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8_0010.jpg?sign=1738856270-gRL1dwIIimg8USLI4t5JlW0T47oVNkxI-0-10333f14f448ad6da67cab66dd4bfebe)
图1-10 中国互联网网民发展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单位:万人)
我国互联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深度不断增加,这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移动互联网发展逐渐成熟。截至2017年6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约为7.24亿,占网民总数的96.3%,如图1-11所示。移动互联网网民的增速已经超过整体网民的增速,中国整体网民的增长主力已经由PC互联网网民增长转为移动互联网网民的增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9B79/1331175650518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8_0011.jpg?sign=1738856270-nEFg6xSa4HlnF8u4TuQ4A5XEOSKUJsqv-0-d5255751e1a50947cf1c2c4940a138bf)
图1-11 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及其占整体网民比例(单位:万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稳定发展期,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呈现出三大特点,如图1-1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9B79/1331175650518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9_0012.jpg?sign=1738856270-EWTj60G07ncc47npEw2ZL7Oa61cVLMNn-0-6c166f212cafb80e4a293dabbe960012)
图1-12 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特点
首先,各移动应用平台不断提升内容品质,注重细分市场,追求差异化发展;其次,各类综合应用平台与社交、信息服务、交通出行及民生服务等功能不断融合,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和影响力;最后,移动互联网行业不断创新模式,推动智能社会发展,为社会生产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移动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依托,让网民实现了随时随地地互动,并借助通讯录绑定、身份验证、地理位置等技术,将线上互动与线下生活融为一体,再配合多元化的移动终端和应用服务,使社群功能得以延伸,让社群价值得到放大。
2.年轻一代成为网民主力,且拥有很强的消费能力
CNNIC整理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的网民为主,占整体网民的72.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达29.7%,10~19岁、30~39岁年龄段的占比分别为19.4%、23.0%,如图1-13所示。同时,与更年长的“上一代”人相比,“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的消费能力更强,这也为社群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9B79/1331175650518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9_0013.jpg?sign=1738856270-4J7KlP2iEbDz7hcl4FlFJUUvQ8MIvJ4y-0-0516fc3758a2c19058b83d32b89602d9)
图1-13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截至2017年6月)
3.用户需求的提升推动社群的发展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人们的基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们更加希望获得中层和上层需求的满足,如图1-14所示。而社群为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提供了条件,为人们搭建了信息获取和娱乐消遣的平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9B79/1331175650518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14.jpg?sign=1738856270-kSt16492H6DMeVqODjwDPa1emquKFJXh-0-bc50dc8ad83c284615fa4b04dc545c27)
图1-14 马斯洛需求层次与社群价值关系
同时,由于社群具有塑造认同感、凝聚情感的作用,其他应用和网站也开始利用社群来增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以提升用户黏性,促进商业价值的转换。这也让社群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逐渐形成“平台+产品/服务+社群”的多元化生态模式。
4.社交方式多样化为社群发展提供平台
社交类应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使社交方式更加多样化,如QQ空间、微博等综合社交应用,它们为网络社群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网络社群活跃平台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自建网站App与微博,如图1-15所示。可见,通信聊天与实时资讯类平台颇受欢迎,而自建App也越来越受到网络社群的关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19B79/133117565051883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15.jpg?sign=1738856270-e9C3DastPq4qmpVVGxaGvinQ1PHewZvW-0-9144ff6112713e5f419bf93f32568736)
图1-15 中国网络社群活跃平台分布(2016年)
5.在线支付系统逐渐完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且移动端支付规模增速高于PC端增速,用户支付习惯向移动端迁移,第三方支付逐渐走向移动支付时代。在线支付技术尤其是移动支付技术的完善,为社群商业的逐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