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立说模式:宗旨源于《大学》
本章主要以理学宗旨的来源和产生方式,来探讨中晚明时期建构理学学说的一种新模式。理学宗旨与当时围绕《大学》文本和诠释而产生的纷繁复杂争论密切相关。通过对王阳明、李材、刘宗周三个案例的具体研究,本章指出《大学》是明儒理学宗旨最为重要的经典凭据,理学学者借助于对《大学》进行文本改订和重新诠释,在追求定本和定解的口号下,主要从“三纲领”、“八条目”等概念中提揭出各自的讲学宗旨,并据以建立一己之新学说。中晚明时期盛行于士人中的改《大学》-新诠释-拈宗旨-兴讲学等系列学术现象,是建构新理学学说与学派的关键步骤。与这些现象同步的,是当时理学学派鼎立、各主其说的多元思想文化现象。
在具体论述中,本章首先以王阳明等诸儒为例,讨论宗旨的有无对于各自讲学活动的影响,以及各自的论学宗旨与《大学》文本及其诠释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宗旨源于《大学》”的立说现象。其次,详细探讨李材“止修”宗旨的产生与其对《大学》文本的改动和义理诠释之关联,指出李氏在立说模式上沿袭朱熹、王阳明,但其讲学宗旨和论学目的,则是试图取两者而代之,以独得孔、曾宗传自居。最后,以刘宗周的讲学宗旨为例,说明在中晚明时期“讲学须有宗旨,宗旨源于《大学》”的立说模式下,像刘氏那样对这种立说模式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学者,自己最终也不得不走上同样的立说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