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

3.1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同年9月10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特别致辞,首次向全球各国元首和企业家代表阐明了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了经济运行的新常态。新常态是指我国经济进入的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概括地讲,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运行看,我国GDP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我国工业个位数增长也将成为常态。我国经济增速在长时间高速增长之后出现趋缓并非个例,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发达国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日本在1950年至1972年间,GDP年均增速为9.7%,但自1973年至1990年,增速回落至4.26%,自1991年至2012年,降至0.86%。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韩国在1961年至1996年间,GDP年均增速达到8.02%,但自1997年至2012年间,降至4.0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区别于许多国家经济增速从8%以上的高速增长直接切换至4%左右的中速增长,我国经济或将在7%~8%的中高速保持较长一段时间,这主要是由我国幅员辽阔和不同地区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第二,从经济结构看,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产业主体,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城乡区域结构趋于合理,收入分配更多向居民可支配收入倾斜。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了46.1%, 201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继续攀升至46.6%。数据来源:《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常态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将趋于上升。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未来我国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推动下,城镇化进程还将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不断上升,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带来的成果。

第三,从增长动力看,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直以来,政府引导的投资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形势下政府将主要承担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投资导向作用将更为突出。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信息消费、新型文化消费、健康消费以及以汽车、住房和耐用品为主的热点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引导居民消费预期,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998年至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了2013年降至12.2%,近年来更是低至个位数。工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已经形成,未来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发展道路将难以为继,需要通过创新构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四,从比较优势看,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日渐削弱,基于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比较优势亟待确立。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国内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正在提高,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从纵向来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增长率下降,“人口红利”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通常制造业的劳动人口年龄大多集中在20岁左右,而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字,中国14~24岁的人口比例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了拐点,在2010年之后将会加速下滑。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届时劳动力将由过去的无限供给变为劳动力短缺,这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有限的工业用地对工业化发展形成巨大约束。与周边国家对比来看,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的资源要素成本已经低于我国,如纺织行业,他们的用工成本只相当于我国的38%,原料成本也只有我国的70%,这对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造成了很大冲击。未来我国只能通过工业转型升级,依靠创新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重塑新的比较优势。

中国经济新常态对工业发展的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都提出了要求,只有把握科技进步新趋势,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适应新常态下世界科技产业的变革趋势和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要加速技术创新,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企业创新经营和管理,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要进一步提升开放经济水平,提高整合国内外资源的能力;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工业化发展的可靠保障,优化工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