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经济: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湾区经济内生动力模型解释

一般认为,湾区内重要港口城市的集聚—扩散效应是推动湾区形成的重要动力机制。结合中心外围模型和内生增长理论,可以解释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和金融要素集聚对湾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CP模型可以解释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和运输成本、规模报酬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湾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能率先接触并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拥有工业化的先发优势;同时,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能促进湾区集聚经济发展。工业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后,规模报酬成为湾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决定因素。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表明:创新是实现规模报酬递增从而使国际发达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CP模型在两地区、两产品的框架下,分析产业如何在其中一个地区集聚,实现该地区经济发展。,其中,σ表示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在零利润均衡中σ/σ-1)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比,也就是规模报酬,σ越大规模报酬越小。工业产品运输成本符合冰山成本假定,即一个单位价值的工业产品从一个地区运到另一个地区时价值只剩下τ<1部分。

Vi1表示企业i第一期将生产集中在地区1时的总销售收入,Vi2表示企业i在第二期将生产分散到地区2后可能的总销售收入。令表示产业分散倾向,υ越大产业越有可能分散在两个地区;反之,则产业在一个地区集聚从而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规模报酬越大,产业分散力越小,此时产业集聚在1区实现经济发展。

结论1:

工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大,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分散力越小,产业越可能集中在1区,从而使得1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结论2:

τ=1时υ=1,即不存在运输成本时,企业在两个地区生产没有差别,产业不会在一个地区集聚。当τ接近0时,υ接近(1τ1-σ(1-μ),除非σ足够小或者μ非常大,υ>1成立。当τ接近1时,。因此υτ之间的基本关系如图2-5所示。

图2-5 υτ之间的基本关系

如图2-5所示,C点处υ=1,是产业集聚的转折点。当运输成本降低时,即τ增大时υ<1,此时形成产业集聚经济。

结论,在产业集聚的转折点C,推出

规模报酬较大(σ较小)时,产业分散力υ小,产业实现地区集聚。内生增长理论则将报酬递增归于研发创新,创新的要素既包括科技创新要素也包括金融要素,科技创新要素和金融要素的集聚程度则决定了湾区经济发展的层级和高度。

从内生动力模型可以看出,创新引发的产业规模报酬递增能极大地促进湾区产业高度集聚,进而反作用于湾区自身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世界上数十个尺度适合、区位条件良好的湾区中,之所以只形成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少数国际公认的一流湾区,主要在于大多数湾区工业发展不足,其工业化关键时期不能形成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而一些湾区虽然有一定的工业化,但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发展未能实现,人力资本、R&D投入和风险资本等要素未能成为湾区产业集聚的重要作用力,这就部分解释了前述的“有湾区未必有湾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