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火方(朱文元方)
(1)内治方:
【药物组成】 黄芩8g,黄连7g,桅子11g,生地黄16g,赤芍11g,郁金11g,元胡8g,金银花18g,连翘16g,蒲公英16g,大青叶16g,甘草6g。
【用法用量】 水煎,每日1剂,每日分2次温服。饭后服。
【方解方义】 内治方中黄芩、黄连、栀子清肝解毒;赤芍、生地黄、元胡、郁金凉血清热,活血通络镇痛;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清热解毒;甘草补中调诸药而解毒。
金银花
【加减应用】 体虚者加黄芪、白术、当归;伴高热者加生石膏、苦参、蚤休;血热出现血疱者加牡丹皮、地骨皮、白茅根。
(2)外用药物:
【药物组成】 生石膏118g,青黛60g,滑石118g,黄柏60g,大黄60g。
【用法用量】 先将大黄、黄柏焙干后研为细末,再掺入生石膏、滑石、青黛,共研和匀,备用。
嘱患者按皮损区大小,将备用药适量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大人或家属将其敷于充分暴露的患处。一般每日3~4次。如药物脱落,可随时调敷。
【方解方义】 外治方中黄柏、青黛、生石膏、滑石解毒除湿,消炎退肿;大黄凉血泻火,化瘀祛痛;滑石还可在皮损形成被膜,保护创面,吸收分泌物,促痂形成。
【病例详解】 田某,女,48岁,营业员。5天前,左胸胁部突然出现集簇发亮水疱,疼痛难忍,疱壁紧张,浆液充盈,呈带状分布。疱疹基底部皮肤红赤,但疱疹间皮肤正常,水疱成批出现,如绿豆大小,均未溃破,并逐渐增多。患处疼痛如刺如燎,左上肢半外展位,唯恐触碰皮损。坐立不安,失眠多梦,口干口苦,渴喜凉饮,大便偏干。在西医外科诊治,水疱仍有发。现皮损范围约10cm×20cm。体温38℃,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中医辨证为缠腰火丹(心肝火盛型),施用上述方法治疗。
2天后复诊,患者热退痛减,大部分疱疹干燥结痂。10天后痂皮脱落,皮损恢复正常,神经痛消失,病己痊愈。
【专家按语】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相类似。多发病于春秋季,以胸胁腰腹部多见,常沿神经线作带状分布,主要病变在皮肤和神经组织。起病急,年龄较高,平素性情急躁,皮疹与神经痛同发,疼痛较剧,身体单侧发病。
中医认为“诸痛疡疮,皆属于火”,心肝火热,情志不遂,瘀阻脉络,热灼皮肤而致本病。在治疗上紧切病机,步遵中医“治外必本诸内,治内亦就治外”及《医学源流》:“外科立法,最重外法”的原则,局部与整体并重,采取表里同治,内外兼施之法。从整体辨证出发,以治病之里,从局部皮损调敷,以治病之表。如此整体与局部结合,表里相应,标本同治,药效同助,相得益彭,共达清心泻肝,解毒除湿,化瘀止痛,消炎退肿,护疮结痂之效,使病程缩短,杜绝了疱疹后遗神经痛。
【药方引自】《中国自然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