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伦敦酒吧
上海的朝鲜人经营的商业由来已久,尤其是提供性服务的风俗店,集中在虹口地区,平时多以日本人为营业对象。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日军的增加,以及“慰安妇”制度的推行,一些朝鲜人经营的风俗店被纳入向日军开放的性服务系统。比较1936年、1937年和1939年的3个表格,可以看到这类营业的变化(见表1、表2、表3)。
表1 在沪朝鲜人的风俗营业一览(1936年)
资料来源:《人名录·上海》,第28版,1936年版。
表2 在沪朝鲜人的风俗营业、慰安所经营(1937年)
资料来源:在上海日本总领事馆警察部编:《昭和十二年管内狀况ノ内 特高警察ニ関スル事項》,在上海日本总领事馆警察部发行,发行年份不明。
表3 上海朝鲜人的风俗营业、慰安所(1939年10月)
资料来源:玄圭焕:《韩国流民史》,上卷,汉城1967年版,第685页。*者为:《人名录·上海》第29版。
虬江路97号原“伦敦酒吧”(苏智良2001年拍摄)
伦敦酒吧1936年时已存在,是1936年朝鲜人经营的6家风俗店之一,由姜汉朝设在虬江路97号(原东宝兴路东的虬江路北侧)。这些信息刊登在朝鲜人赵炳淳(日本名字为白川秀男)主编的《在华半岛人人名录》第3版,以及《支那在留邦人人名录》里。
海南路81弄的二层楼房(苏智良2001年拍摄)
海南路81弄门牌号码混乱,16—62号位于同一楼房内(姚霏2005年拍摄)
81弄48号很可能就是16—62号北侧的虬江支路106弄48号(苏智良2001年拍摄)
1937年,来自京畿道京城府的崔鸿绮在海能路81弄48号经营伦敦酒吧,资本额为2000元。海南路旧称“海能路”,这条长不过百米的小路东侧是侵沪日军又一处军事重镇——海军陆战队租界部队本部的所在地。海能路路底原是一长排二层的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以太安里为界,以西是海能路81弄,以东为82弄。乍浦路向北延伸后,海能路81弄被从中截断。
1939年,崔鸿绮又将伦敦酒吧搬往虬江支路95号(四川北路东,2002年已拆除),1940年的《支那在留邦人人名录》上还留有伦敦酒吧的记录。其后尚未找到确切之史料。
这些所谓酒吧的风俗店,也是为日军提供性服务的变相的慰安所。
(苏智良、姚霏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