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2015~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中国工业外资市场控制分析

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是控制东道国市场(祝年贵,2003)。外资会利用其在资本、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占领和控制东道国市场,并且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阻滞东道国企业进入,甚至将东道国企业最终挤出市场(李孟刚,2010)。外资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进入中国市场,通过设立子公司、采取行业并购的方式控制中国工业的部分市场份额,影响中国的工业安全。

这里用“外资市场控制度”来表示外资对中国工业的市场控制情况,它直接反映外商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与控制程度。外资市场控制度分四种情况:①总体市场控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其警戒线一般为20%;②一般行业市场控制度,30%为警戒线;③关键行业市场控制度,一般警戒线可视为10%;④敏感性行业市场一般不会对外开放,所以外商市场控制度为0(王涛、吴国蔚和曾诗鸿,2005)。此段文字中所有的“市场控制度”原文均为“市场占有率”,两者代表相同的意义。其计算公式见(3-1)。

(一)中国工业外资市场控制总体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5年)的相关数据和公式,可以计算出1995~2017年工业的外资市场控制度,结果见表3-1。

表3-1 1995~2017年工业外资市场控制总体情况

注:①1995~2004年使用“产品销售收入”统计项;②2005~2014年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统计项;③由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无1998年的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数据,1998年的市场控制度由1997年和1999年的平均值计算而来;④2015~2017年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是根据1995~2014年数据预测而来,多项式预测方程见本章附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5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其中:①“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统计项目是1995~1997年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999~2006年的“‘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和2007~2014年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统计项目是1995~1997年的“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主要经济指标”、1999~2006年的“(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和2007~2014年的“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从表3-1可以看出,1996~2005年,外资对中国工业的市场控制呈上升趋势,到2007年开始逐年下降,且1999~2011年外资市场控制度都超过了国际惯例警戒线25%的标准,2010年工业外资市场控制度为27.05%,2011年为25.69%,比2010年下降了1.36个百分点,降幅较大,2013年外资市场控制度为23.46%,2014年下降到22.82%。2012年至今,外资市场控制度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未达到25%的警戒线,但仍然比较接近。可见,近年来,外资在中国工业市场已占有一定的份额,在1999~2011年超过了国际“标准值”,中国工业安全存在隐患。利用1995~2014年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数据进行预测,可得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国工业外资市场控制度分别为23.29%、24.21%和23.98%,均临近国际“标准值”,需要引起重视。

目前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零部件供应商有70%以上都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外资独资或合资企业有近1200家,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有60%以上的份额。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技术含量领域,外资控制的企业甚至高达90%(王敬武、刘勇,2012)。近年来,以韩国船企为首的国外造船企业改变了对华投资战略,屡次突破中国产业调控政策,不断在中国投资中低端造船厂,或将在华分段厂转产整船建造。韩日船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上发力,抢占高端海工装备以及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市场,以此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技术优势,从而保持行业领跑者角色(许嵩、韩光,2011)。

(二)中国工业细分行业外资市场控制情况

在了解外资对中国工业市场控制的总体情况之后,再分别来看一下外资对中国工业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个细分行业各自的市场控制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5年)的相关数据和公式,可以计算出1995~2017年外资对于这三个行业各自的市场控制度,结果见图3-1。

图3-1 1995~2017年工业外资市场控制的细分行业情况

注:①1995~2004年使用“产品销售收入”统计项;②2005~2014年使用“主营业务收入”统计项;③由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无1998年的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数据,1998年的市场控制度由1997年和1999年的平均值计算而来;④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是根据1995~2014年数据预测而来,多项式预测方程见本章附录。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5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其中:①“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统计项目是1995~1997年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1999~2006年的“‘三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和2007~2014年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主要指标”;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统计项目是1995~1997年的“全部独立核算‘三资’工业主要经济指标”、1999~2006年的“(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和2007~2014年的“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从图3-1可以看出,在工业的三个细分行业中,外资对采矿业的市场控制程度最低,1995~2000年采矿业外资市场控制度在0.5%~2.2%波动,2001年及以后整体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的2.76%上升至2014年的4.96%,为近年来的最高值。经预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采矿业外资市场控制度分别为4.75%、4.80%和4.84%,呈小幅上升趋势。

外资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市场控制程度也较低。2005年外资对该行业的市场控制度达到最大值11.42%,随后呈现下降的趋势,2012年外资对该行业的市场控制度为7.78%,比2011年下降约0.74个百分点,达到了自2005年以来的最低值。2013年和2014年略有上升,但均未超过2011年。2014年外资对该行业的市场控制度为8.24%。经预测,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该行业外资市场控制度分别为7.92%、7.79%和7.68%,将延续其下降趋势。

制造业是工业中最主要的、包含大类行业最多的门类,也是外资市场控制度最高的门类,外资对其市场控制度基本维持在20%以上。2000~2010年均高于30%,2005~2007年更是达到了35%。1996~2006年,外资对制造业的市场控制度呈现上升的态势,由1996年的19.83%上升至2006年的35.49%,尽管2007年及以后略有下降,但2010年外资对该行业的市场控制度仍为30.14%,超过了一般行业市场控制度的警戒线。从外资市场控制的角度来讲,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安全已发出警告。2011年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为28.71%,比2010年下降了1.43个百分点,降幅较大。2012年和2013年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连续下降,2014年制造业外资市场控制度已降至24.96%。外资在轻工业方面占有绝对垄断地位,由于外国产品的大量进入,大量的中国传统品牌消失(如洗涤用品、洗漱生活品、化妆品、饮料、零售业等行业);外资在重工业方面的垄断地位更为严重,以机械行业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的外资控制力达到危险的地步,甚至大量依靠国家扶持成长起来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亦大量被外资收购(段敏芳、田恩舜和徐凤辉,2012)。另外,从图3-1中还可看出,外资对整个工业的市场控制度的变化趋势与外资对制造业的市场控制度的变化趋势几乎是一致的,只是整体上,制造业的该指标比整个工业的略高一些。由此可见,外资对工业的市场控制度主要取决于制造业,因此,制造业的安全对中国工业的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事实上,在中国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中,外商更倾向于投资制造业(刘晶,2007),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开始阶段引资时,特别偏重于生产型投资税收优惠,不仅对外资企业实行“免二减三”的基本税收优惠,还有再投资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另外许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还看准了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原材料多且便宜、投资回收期短等优势,于是大举在中国投资制造业,特别是对轻工业领域加工和制造的投资。这样,一方面投资制造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并且方便与东道国企业就地展开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中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使外国投资商降低成本,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黄志勇、王玉宝,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