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性社会性别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过去20年,水危机已经上升为全球性危机。气候变化及由此引发的脆弱性更进一步增加了这种威胁。作为水的收集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女性正在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寻找水资源,并远距离搬运所需用水。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平等意味着妇女通常有更少的方法和更低的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气候变化带来的过度负担。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也被称为“第三极”,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源头,发挥了为高地和低地人口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的功能。然而,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地质结构的脆弱性也使得这一地区易受各种各样自然地质危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中国的云南省,怒江-湄公河上游流域已经见证了气候模式特别是变暖趋势的变化。云南的水资源总量在中国各省份中位列第三。但是自2009年秋至2010年春,云南经历了80多年来创纪录的持续气象干旱。这次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一直持续至2012年,对数百万人口、大量牲畜和农作物造成广泛影响。近年来,在云南,被这场干旱影响的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就人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以及基于性别角色和关系如何应对这变化展开了重要的讨论。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与其合作伙伴开展了为期6年的研究及认知项目——喜马拉雅气候变化适应性(HICAP)项目。该项目的研究横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五个流域,包括云南省的怒江-湄公河上游流域。该项目专门针对性别问题与气候变化适应性开展了研究工作。

本书是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成果,给出了一个综合框架,从而以性别的视角分析云南省的气候变化表现形式及相关政策。大量的案例研究突出了实际和潜在的气候变化影响,特别是水对女性脆弱性的压力。利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和实地研究,参与研究者说明了理解性别问题是如何增进人们对气候变化是怎样对女性造成负面影响的认识的。他们设法通过向那些针对妇女及其社会角色敏感的实践和政策提出建议来应对这些影响。

我很高兴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支持这些工作。对我们来说,遵从和学习呈现在本书中的经验非常重要。我坚定地相信:鉴于女性在农业、粮食安全、家庭生计以及劳动生产率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女性需要成为气候适应工作的排头兵。

我希望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与认识男性和女性间的社会不平等是如何影响他们应对水资源变化的方式的;我也希望本书将启发政策制定者采取更多的行动去应对那些不平等以更广泛地寻求性别公正。

David Molden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