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卷二 上品
《神农本草经》的上品药共120种,可做君药,无毒,主养命,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
丹砂
《神农本草经》上说:丹砂,味甘,性微寒。主治身体五脏多种疾病,能使精神补养,使魂魄安静;补益气力;使眼睛视物明亮;能杀死妖邪坏鬼。长时间服用能使神志清楚,长寿不老。能化为水银。产于山中深坑处。
【原经文】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生山谷。
【释名】丹砂,就是朱砂。它在非常古远的年代就被我们的先民所使用了。2500多年前的《山海经》,就记载过丹砂。
丹砂,就是朱砂。它在非常古远的年代就被我们的先民所使用了。2500多年前的《山海经》,就记载过丹砂。随着时代的推移及应用的不断广泛,它又有了许多的雅名:神砂、日精、太阳、朱雀等。传说以古时湖南辰州所产的质量最好,所以又叫辰砂。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含有少量游离态的汞,长期大量服用就会造成蓄积性汞中毒,从而致病甚至致死。
《本经》认为:丹砂药性微寒,寒属水而入肾;味甘无毒,甘属土而入脾;颜色为赤,赤色属火而入心。因此丹砂能主治身体五脏百病,是平和的药物,但凡身体五脏的病证,都可服用而无顾忌。由于药气进入心肾,心肾得到调理而相交,心肾相交就自然保养了精神,从而又使魂魄安宁。丹砂味甘而补脾,补脾就会增益元气。又由于丹砂属于“金石”类药,金有光泽而能鉴物,所以有明目的效能。色赤象征火,火能照物辟阴邪,所以又能“杀精魅邪恶鬼”。又因为丹砂能使肾水升而心火降,形成心肾相交,所以久服此药,便能延年不老。
另外,《本草纲目》中认为它还能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通血脉,止烦满消渴,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镇心,主尸疰抽风。润心肺;解胎毒痘毒,驱邪疟等。临床上,丹砂的医疗效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服用以镇静安神,治心悸怔忡、失眠烦躁、惊痫、癫狂等病证;外用则有解毒、辟邪的作用。古人曾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记载,认为血中有火热可生毒疮、痈肿等症。丹砂能清心热,因此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品。
丹砂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在我国湖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有出产,古时以辰、锦二州石穴中出产的为上品,交、桂出产的为中品,衡、邵出产的为下品。一些下品丹砂、石砂掺杂,因此不能服用,一般多用作染料。丹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用这种颜料染成的红色非常纯正、鲜艳。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印花丝织品中就有不少花纹是用朱砂绘成的,虽历经两千多年,织物的色泽依然鲜艳无比。
丹砂
丹砂主治示意图
丹砂另一个重要的用处就是作为炼丹的主要材料。中国古代的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核心内容是通过人工方法制作既可以使人长生不死,又能用于点石成金的丹药。这里所说的“丹”原本即指丹砂,后被泛指各种“长生药”或“点金药”。《本经》和《本草纲目》都认为丹砂能使肾水升而心火降,形成心肾相交,因此长久服用,便能延年不老,于是丹砂便成为古代炼丹材料的不二之选。然而实际上,丹砂中含有少量游离态的汞,长期大量服用就会造成蓄积性汞中毒,从而致病,甚至致死。东汉郑玄在其《周礼》中早就指出,“丹砂见火,则毒等砒霜,服之必毙”,而且把它列为“五毒之石”的一种。历史上,许多皇帝如晋哀帝、唐宪宗、唐穆宗等,就是由于服食含有丹砂的“不老丹”而中毒身亡。
中国的炼丹文化
中国炼丹术发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的观念,较早的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到东汉时期,方士们的神仙思想发展成为道教,炼丹的风气便深入民间。由于“长生不老”的巨大吸引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野散人,对炼丹皆趋之若鹜,逐渐地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炼丹文化。炼丹术士们在尝制长生不老药的同时,将化学与医药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著名的炼丹家同时是大医药家。这幅《葛洪炼丹图》所绘的即为东晋著名的炼丹家葛洪。他所著的丹书《抱朴子·内篇》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是最重要的炼丹术专著之一。丹砂是炼丹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他常见原料还有:雄黄、白矾、曾青、慈石。
葛洪炼丹图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治心神不安、怔忡失眠
朱砂安神丸:朱砂30克,黄连45克,当归、生地、甘草(炙)各15克。上药研成细末,汤浸后蒸饼做成黍米大小的丸,每次服15丸。
治咽喉肿痛
丹砂散:丹砂(研,水飞)0.3克,芒硝45克。上药均匀,不时吹入喉中。
预解痘毒
初发时或未出时,取朱砂末1.5克,用蜜水调服。令多的变少,少的化无,重者变轻。
治癫痫狂乱
归神丹:取猪心2个,切碎放入大朱砂62克、灯心草93克,用麻扎好,放在石器里煮1小时,取砂研末,与62克茯神末混合,加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麦门冬汤送服9~15丸;病情严重的,可用乳香、人参汤送下。
治木蛭疮毒
南方多雨,有物为木蛭,大类鼻涕,生于古木之上,闻人气则闪闪而动。人过其下,堕人体间,即立成疮,久则遍体。唯以朱砂、麝香涂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