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一战坦克
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这种具备攻击、防御和机动能力的“铁盒子”立即被各个交战国重视并投入研发,世界战争从此有了坦克的一席不可动摇之地。
1.英国“马克”Ⅰ型坦克
英国“马克”Ⅰ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用于实战的坦克,1916年8月开始生产,首批共生产出49辆这种坦克,这还是在丘吉尔的支持下私自挪用海军专款建造的。坦克的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坦克战斗全重28.45吨,乘员8人,动力装置为77千瓦的汽油机,装甲厚度为6~12毫米,最大速度为6千米/小时。有意思的是,它还分“雌雄”,“雄性”的装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的仅装5~6挺机枪。巨大的过顶履带式结构,使得过沟越壕成为它的拿手好戏。
很快,这种新式武器就被运用在实战中。1916年9月15日,索姆河战役正在激烈进行,德军在战线上布置了机枪与铁丝网障碍物和堑壕等组成的坚固防御工事,使得英军众将士迟迟不能向前推进。正当英军一筹莫展之时,英军前线司令黑格得知了坦克这一秘密武器,他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命令立即将这种新式武器投入到战斗中。
不一会,首批18辆“马克”Ⅰ型坦克就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向德军阵地开去。
此时德国军队正躲藏在掩体工事后面向英国阵地开炮,忽然,德国人看到从英军阵地里出来了一个个像铁盒子似的庞然大物,横冲直撞向德军阵地开来,仿佛什么也阻挡不住它。德军连忙向它开火,奇怪的是,这东西竟是刀枪不入,射上去的子弹却又弹了回来。德军傻了眼,一下子乱了阵。
在履带式车轮的带动下,“马克”Ⅰ型坦克在德军阵地上泥泞的弹坑间如履平地,压倒了曾经阻挡过无数步兵的铁丝网,越过了堑壕,将德军的工事碾压得支离破碎。
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纷纷扔下枪支,四散奔逃。很快,德军的坚固防线就被这种大型“铁盒子”所突破。
后来,英国改造出了一种新型坦克“马克”Ⅳ型。“马克”Ⅳ型坦克吸收了Ⅱ、Ⅲ型的一些长处,在康布雷战役中大显威风。从此,坦克作为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型武器登上了世界战争的舞台。
图2-1 英国“马克”Ⅳ型坦克
2.法国“施纳德”与“圣沙蒙”坦克
法国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生产坦克的国家。尽管英国是世界上第一辆坦克的诞生地,但法国坦克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与英国几乎同时发展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坦克。
“施纳德”和“圣沙蒙”突击坦克是法国研制的第一批坦克。用法国人的话说:“突击坦克是创造性的产物,是新技术的出现和人的聪明才智相结合的产物。”
法国坦克研制成功,归功于“法国坦克之父”J.E。埃司丁将军。当时,埃司丁还仅仅只是一名上校,是一名军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915年年初,他看到英国人的坦克雏形后,敏锐地意识到,法国应该制造出一种装有机枪和火炮的履带式战斗车辆。
然而一开始,他没有英国人斯文顿这么幸运,他这一设想并没有获得上司的许可。不过,他并没有气馁,相反,这更加激起了他研制这种武器的决心。经过多次游说,他的设想终于得到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的支持。
1915年12月,埃司丁的设想方案被送到施纳德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很快便按照埃司丁的预想研制成功第一辆坦克样车。1916年年底,这辆坦克样车装备法军,这就是第一辆“施纳德”坦克。不久,由另一家公司——圣沙蒙公司研制成功了又一种坦克——“圣沙蒙”突击坦克。这两种坦克各自生产了400辆,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作用,尽管作用不大,但历史影响却不可替代。
3.法国“雷诺”FT-17轻型坦克
法国一战中最出名的坦克当数“雷诺”FT-17轻型坦克。它是在1917年制造出第一辆样车,4月9日开始官方试验。1917年9月,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坦克,定名为“雷诺”FT-17轻型坦克。其于1918年3月开始装备法军,到一战结束时,一共生产了3187辆。美国、波兰、巴西、芬兰、中国、日本、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瑞士、南斯拉夫等国都购买过该型坦克。
图2-2 法国“圣沙蒙”突击坦克
图2-3 “雷诺”FT-17轻型坦克
FT-17是世界上第一种旋转炮塔式坦克,第一种有悬挂装置的坦克,也是一战中生产数量最多(3187辆)、装备国家最多的坦克。这种坦克已具有现代坦克的雏形,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中国军队曾购入这种坦克。该坦克的战斗全重为7吨,乘员2人,装1门37毫米火炮或1挺8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26千瓦的汽油机,装甲厚度6~22毫米,铆接结构,最大速度8千米/小时。
1918年5月31日的雷斯木防御战是“雷诺”FT-17轻型坦克参加的第一次战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还参加了法国殖民军1925~1926年镇压摩洛哥部落起义的战斗,以及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
到1940年德军入侵法国时,法军还有1560辆“雷诺”FT-17坦克。这些坦克大部分被德军缴获,被用作固定火力点或用于警卫勤务,直到1944年德军被逐出法国全境为止。“雷诺”FT-17轻型坦克从1918年服役到1944年,长达26年,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代著名战车被载入世界坦克发展史。
表2-1 FT-17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4.德国A7V坦克
索姆河战役中出现的英国坦克给了德军很大的损失,随着战局的日益恶化,德国决定研制出属于自己的坦克,也就是后来的A7V坦克。
图2-4 一战时德国A7V坦克行进在法国的街道上
它是德国正式生产的第一种坦克,1918年装备德军,车内有18名乘员,是世界上乘员人数最多的坦克。不过,A7V坦克只用1名驾驶员开车,而英国的“马克”Ⅰ型坦克上需要4名驾驶员。在这一点上,A7V比“马克”Ⅰ型坦克要先进。拿现代的观点看,A7V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
A7V坦克车长7.35~8.00米,高3.40~3.50米,宽3.10~3.20米,公路速度9~15千米/小时,越野4~8千米/小时,公路最大行程60~80千米,越野最大行程30~35千米;前装甲为30毫米普通钢板,侧装甲为15毫米普通钢板,底装甲为6毫米普通钢板。其车体前部有1门57毫米火炮和2挺机枪,火力强大。A7V上采用了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因此乘坐舒适性上要比英国“马克”Ⅰ型坦克强。由于战事需要,当时德国陆军一次性紧急订购了200辆,但是直至终战,只交出了17辆,无力扭转战局。
乘员除了车长、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外,光机枪手就有12人,另有2名机械师。这18名乘员还是从不同的部队抽调来的,车长为军士或军官,驾驶员和机械师来自工兵部队,炮手和装填手来自炮兵部队,12名机枪手来自步兵部队。这也为整车的指挥和协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A7V坦克为典型的箱式结构的坦克,以现代的观点看,它更像一辆装甲输送车。方方正正的壳体,众多的武器,活像一个“活动堡垒”。
A7V在总体布置上和英国的过顶履带式坦克有相当大的不同。它没有战斗室,车体前部有火炮和2挺机枪,无疑火力是强大的。发动机位于车体中部,车长和驾驶员席布置在发动机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挥塔,这使A7V的整车高度增加,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至车体后部的变速箱,带动主动轮旋转,推动履带前进。在关注坦克的通信性能上,A7V也是走在前头的。
A7V的不足之处是,车体高大笨重,机动性差;履带长度和履带中心距的比值较大,转向困难;车底距地高太小,坦克容易“托底”。当然,乘员人数太多,整车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也是一件麻烦事。不管怎么说,能在坦克诞生的“第一时间”内独立造出这样水平的坦克,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
5.美国“福特”轻型坦克
“福特”是美国于1918年研制的轻型坦克,到一战结束时仅生产了15辆,未能参加一战。它是世界上最轻的坦克之一,战斗全重仅3.1吨,乘员2人,主要武器为1门57毫米火炮,两台发动机的总功率为33千瓦,最大速度为13千米/小时,装甲厚6.3毫米。
6.苏联KC轻型坦克
它是苏联生产的第一种坦克,和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大同小异,因此被西方称为“俄国雷诺”。生产的第一辆被命名为“为自由而斗争的战士列宁同志”。战斗全重7吨,乘员2人,主要武器是1门37毫米火炮,动力装置为24.6千瓦汽油机,最大速度为8.5千米/小时。
图2-5 美国“福特”轻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