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创业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从“0”到“1”创建专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做出反应的一种范式,同时也是企业确认价值定位时所采取的某一类方式。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想比别人更占据优势,那么就必须创建专属于自己的新的经营模式。

新的经营模式与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具有扩展市场范围、增加商机、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以及能够与客户进行良好沟通等优点。也就是说,创业者在创建自己的商业帝国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与众不同,将创新意识作为首要的前提。如此才能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的跨越。

1.从“0”到“1”建立O2O创业模式

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时代,O2O的竞争已经达到了时代的巅峰。很多人都有一个O2O创业梦,这种梦想导致涉足O2O领域的人越来越多,使得整个O2O领域的竞争惨烈无比,成了一望无际的商业红海。O2O社区模式一直伴随我们的生活,常见的就有外卖O2O、美甲O2O、洗衣O2O等。当然,正是因为它们很常见,所以从事这些领域的创业者也就更多,相应地,这些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就像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一样,O2O的市场也是有限的。而这种有限的空间与人们无限的需求恰恰形成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势必会导致企业之间、创业者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大肆厮杀和激烈竞争。

目前,新O2O创业领域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社区O2O创业项目已经达到700多家,未来还将大幅增加。人们常说,成功的理由总是相似的,失败的借口却各有不同,但对于O2O的创业者来说却恰恰相反。这是因为,一个成功的O2O企业往往是一个垄断企业,而垄断企业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各不相同,是因为每一个垄断企业都必须能够解决一个或多个独一无二的问题,或者发明一种或多种独一无二的产品,这样才能避免行业竞争,确保自己的垄断地位。而O2O企业之所以会失败,通常是因为它们拥有相同的境遇,即它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竞争。从这一方面来说,创业者如何从“0”到“1”建立一个O2O企业,如何从竞争中突围,如何使自己的O2O企业脱颖而出就成了我们必须讨论的有趣话题。

创业者在从“0”到“1”建立O2O企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真正重要的事情,而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竞争对手身上。这也是成功的O2O企业较少,而失败的O2O企业较多的原因。近年来,社区O2O成为人们创业的热点,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在互联网模式下,创业者如果能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的任何一个领域取得成功,其公司必定都是以千亿估值的平台级公司。如此大的诱惑,自然吸引了无数的创业者为之疯狂。更何况,社区服务O2O可能是一种以万亿估值的庞大项目。

对于建立社区O2O,创业者不应绕过现有业务,把“颠覆”作为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观,而应立足根本,解决行业痛点,提高行业预期价值。同时,以提高传统产业效益和收益为目标,不断减少效率低下的企业,快速减轻竞争的压力。

如果一个创业者对O2O领域感兴趣,那么,他在创业前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提升产业效率,这样他才能占据竞争的上风,让那些效率低下的产业自觉退出。比如外卖O2O平台饿了么通过提升餐厅翻台率整合市场,使自身的市场估值高达30亿美元;Uber通过提升社会车辆的利用效率,拥有了410亿美元的估值等。这些企业都是通过提升产业效率才获得巨大成功的。

企业从“0”到“1”,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核心价值,而不是通过习惯臆测或者地推思维去思考相关问题。社区O2O的重点在于建立“平台+运营”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是通过提高企业业务效率来提升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从而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利民社区。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服务社区用户,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自身实现多元化的增值收入。

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很多企业试图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于是,它们开始大力推广社区O2O模式。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打动大多数物业公司,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缺乏共赢点。传统物业公司的痛点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管理模式落后、收入水平偏低、信息沟通不畅、业主满意度低等,这些都是传统物业公司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因此,要想建立社区O2O,创业者必须从实际出发,懂得换位思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为合作企业提供帮助,这样才能走出坚实的第一步。

实际上,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最完美的目标不是一大部分人群的一大部分市场,而是一小部分人群的绝大部分市场。创业者在开始创业时,需要为自己的产品设定特定的消费人群,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一般来说,把消费者设定为特定的一小部分人,可以使企业避免过多的竞争压力,也能使自己的业务更精细、更有效率。虽然这类市场一开始很小,但只要创业企业能在这样的领域中占得主导地位,也同样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另外,企业在一个较小的市场中占得主导地位,要比在一个大市场中占得主导地位容易很多,而且企业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产品的创新和开发,而不是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企业竞争方面。

当创业企业通过创新产品在一个利基市场站稳脚跟,拥有主导地位时,下一步就可以实行扩张计划,而扩张计划的首要目标便是进军那些与已占领市场相近的市场。一方面,相近市场一般会有相近业务,更容易让企业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在一个相对熟悉的市场中,更容易实现扩张目的。总而言之,在企业主导一个利基市场后,扩大规模、增加影响力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方法之一。

2.巨头阴影下,创业者如何成为行业第一

几乎每一个和创业有关的地方,都会特别阐述创业者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人们,创业者成功的秘诀,并不是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激烈的竞争队伍中去,而是以打败所有的竞争对手、成为行业中的第一为最终目标。

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美国航空公司每年要服务几百万名乘客,获利高达数千亿美元。不过,虽然它出售的飞机票均价是178美元,但从每张飞机票中所获得的利润仅为较少的37美分。可是创造价值仅为它的三分之一的谷歌,虽然2012年只赚取了500亿美元,却从中获利21%,利润率是当年航空业总和的100多倍。另外,更令人惊讶的是,谷歌的市值是美国所有航空公司市值的四倍。”

这种现象看似非常不合理,但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也很简单——谷歌的目标就是做行业第一。美国航空公司和谷歌的最大区别是,航空公司之间竞争激烈,谷歌却在搜索引擎领域一家独大,所以美国航空公司在获得利润的同时,要考虑到同行们的做法,甚至要在不惜牺牲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与同行竞争。如此背景下,虽然它能够赚取数千亿美元,但却无法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更别说颠覆产业链了。然而,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却没有竞争对手,因此,它除了较为轻松地赚取高额利润外,还推出了其他一系列战略性产品,如Android、GoogleGlass、谷歌钱包和自动驾驶汽车等。

目前,世界知名的一线大品牌和国内代理商之间的销售战越来越激烈,很多一线品牌为了保住自己在行业中老大的地位,采取了收回代理权,由其所属集团开设直营店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其实,世界一线大品牌与国内代理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当初,借助代理商来打响自己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是世界一线品牌在内地顶级品牌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之际所用的伎俩。但是当这些一线品牌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获取最高额的利润是他们的最终目标,这与代理商一直所追逐的短期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于是很多一线品牌就开始收回自己的代理权。

另外,很多一线品牌的国内代理权被一些少数国际集团所垄断。如俊思集团就掌握着马克·雅可布和唐纳·卡兰等10多个国际一线品牌的国内代理权,这进一步加大了国内代理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现在的商业领域都是“以大吃小”的状态,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以及百度,都在通过疯狂的内部孵化、吞并和占股等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从互联网传统领域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新兴领域,不少企业背后都有巨头们的身影。因而对于那些创业者来说,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下生存都是一件难事,更遑论要做到行业第一的位置了。不过凡事没有绝对,办法还是有的。

首先,创业者成为行业第一的最好方式就是颠覆式创新。也就是说,创业者可以发掘市场中被人忽视的那部分,或者在技术方面寻求颠覆式的突破。

在创业企业里,靠颠覆式创新取得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比如Salesforce(1999年3月创建的一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提供商)刚成立的时候,扮演的是新市场破坏者的角色,后来逐渐发展为低端颠覆。最初,Salesforce的产品功能比其他软件公司要逊色很多,是Salesforce却让那些付不起高额费用的公司,也能够使用它的管理软件。在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之后,Salesforce也就顺利颠覆了其他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公司的统治。

其次,挂靠巨头生态。如今,很多大型企业都在开放自己的生态,与更多的中小企业展开合作。它们这么做既完善了自己的生态体系,又得到双赢,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比较著名的例子如“蘑菇街”,它就是凭借早期为淘宝网做电商导购而积累的人脉和资本才得以独立的,现在的估值超过了20亿美元。

马云曾经就说过:“阿里巴巴要培养更多的京东,并让这些公司赚钱。”也就是说,阿里巴巴在未来会和更多的中小企业合作,运用自己的优势扶持一批企业,以达到行业的平衡。创业者一定要记住,只要你符合巨头所提出来的条件,那么就有可能和他们结成联盟,一旦获得了和巨头合作的机会,离成功就不会太远。

最后,做差异化服务。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毕竟实力有限,那种颠覆式的创新做法,一时间还是无法达到所要求的水平。所以,如果做不到颠覆式创新,不妨尝试做差异化服务。也就是说,创业者可以通过深度垂直,做被巨头们所忽视的行业老大,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中国市场中,有很多靠做差异化而成功的创业者。比如说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陌陌”,它能够在市场被微信和QQ占据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并做到市值一度高达30亿美元,最后还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就是因为它寻找到了差异化市场。还有1号店、聚美优品等电商企业,它们都是在巨头们所忽视的差异化市场中寻求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创业领域一直存在这么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大家喜欢追求热点,觉得热门一定会很赚钱,只要跟风创业就一定能够成功。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要明白,越是热门的领域,竞争就会越激烈,除非那些热门的领域是无人意识到创新,或无法达到一定的技术含量。否则创业者盲目跟风创业,最后一定会失败。

目前,最热门的创业形式就是智能硬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硬件的市场机遇被无限放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很多创业者并没有这个领域的优势,只是基于跟风的心理就盲目创业。因此,很多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淘汰出局了。

曾经,“团购”创业火爆一时,甚至出现了“千团大战”的疯狂场景。从2010年年初到2011年8月,“团购”网站的数量高达5000多家。而且,各大门户网站也相继加入,比如腾讯、人人网、开心网等,使“团购”一时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志性业务。但是这股狂潮很快就变得云淡风轻,只剩下很少的几家艰难地生存了下来。

所以说,想要加入热门领域,如果在某方面没有其他公司无法复制的优势以及强大的融资能力,那还是不要跟风的好。因为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就可以用资金的力量来消灭对手,以做到行业最大;而某方面的优势,也是强化竞争壁垒做强自己的有利条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创业者要想在巨头阴影下脱颖而出,一定要做到时刻将成为行业中的第一作为奋斗的宗旨。作为一个渴望成功的创业者,只要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离成功也就不会太远。

3.新创业公司如何从“0”赚到1亿

一家新创立的公司,如何能在一年之内从“0”做到1亿,这确实是个难题。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实现。美国PopCap(宝开游戏)软件公司推出的红极一时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是由其创始人John Vechey发明。这家公司在2000年刚成立的时候,成本几乎为0,但发展到2015年,市值已经高达1亿美元。那么,它是如何实现这一神话般的飞跃的?

John Vechey回忆时说道:

1996年,我考进美国普渡大学,所学的是编程专业。但总能在那门课的考试中拿第一的是一个叫Brian Fiete的人,于是我就找到他,希望能和他一起编个游戏。不久之后,我们的第一款游戏ARC便诞生了。ARC是一款彩弹游戏,一放上网就吸引了众多玩家。不巧的是,有一天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Jason Kapalka的人,他对游戏编程也很感兴趣,并且能力不错,后来成了PopCap的第三个创始人。

之后,Jason Kapalka找到一家游戏公司,说服了他们用45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我们的ARC运营许可证。接着我们又以10万美元的价格将ARC的所有权卖给了Sierra游戏公司,正是凭着这笔钱,我们三个创办了PopCap。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想过以自己的品牌向玩家推出游戏,只是想为别人开发游戏。但我们开发出来的第一个游戏被代理商拒绝了,然后,我们又做了“钻石迷情”那款软件。

“钻石迷情”完成以后,我们带着它找了多家游戏网站。其中还有Yahoo这样的大公司,不过它却表示没兴趣代理。可喜的是,Microsoft答应把“钻石迷情”放在MSN上,结果它在MSN上大受欢迎,一天就有6万名玩家。只是我们的报酬却少得可怜,每月只有1500美元。因为那时候都是拨号上网,而且网费很贵,所以不久之后,用户们要求获得“宝石迷情”的可下载版本。于是我们找到MSN,希望它能够允许我们推出售价20美元的可下载版本,所获得的利润由双方对半平分。从此,我们有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宝石迷情”上线销售的第一个月,我们就赚到了35000美元。

2004年,不但我们的员工超过了15名,而且我们还找到了David Roberts担任CEO。他曾经在Apple和Adobe工作,工作能力很强。David Roberts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具体做法就是改变我们以前那种通过不断开发新的游戏来获得收益的形式,换成用同一款游戏长期获得收入,结果大获成功。如今,“宝石迷情”每年的收入就能够占到总收入的40%左右。

2006年开始,我们花了3年时间所完成的《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新游戏,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这个好结果其实也在预料之内,因为在我们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做出最顶级的游戏。

从PopCap软件公司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那就是新创公司要实现从“1”赚到1亿的目标,以下这些方面绝对不可缺少:

首先,拥有一名优秀的老板。

老板是企业的掌舵者,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新创公司而言,因为一切都是从“0”开始,所以要想实现“1”的突破,就必须具备他人所没有的条件,比如广阔的胸襟、远大的梦想,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

俗话说:“心胸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广。”所以,一名优秀的老板一定要有广阔的胸襟。尤其是那些新创业公司,只有老板具备了这种品质,公司才能充分吸收各方面对公司发展有益的建议,并及时纠正错误,避免狭隘心理,始终保持公司的正确发展方向。另外,广阔的胸襟还能让企业的领导者不计较一时得失,始终站在最高点,拥有足够的远见,带领企业每天都有所进步。

一名优秀的老板还要有远大的理想,如此才能实现新公司、新产品的跨越,也才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及前进的动力。如果企业刚创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市值仅为“0”,那么一名优秀的老板,就一定要有将企业的市值提高到1亿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是要老板痴人说梦,而是要审时度势,将个人梦想和行业的发展相结合,使之成为现实。

好老板要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企业的发展不能仅凭老板独自奋斗,更需要整个团队齐心合力一起奋斗。因此,一名优秀的老板一定是一个整合资源的高手。只要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资源,无论是何种形式,他都能善于发现并积极整合起来为自己所用。如此才能把各种外部资源与自身相融合,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行业竞争力。

其次,拥有一支好团队。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因为一切刚刚开始,所以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完善自己的组织结构,一个好团队绝对必不可少。一家公司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哪怕产品再好,一切也是“0”。

一支好团队一定具备极强的执行力。团队执行力是战斗力的直接表现,一个团队中除了营销总监、市场总监等这样的领导,需要具备丰富的相关从业经验外,对于其他团队成员,平时也要加强培训,使团队具有“来则能战,战则必胜”的能力,从而保证企业随时抢占市场先机。

好的团队还要有凝聚力。散沙式的团队一定会不堪一击,只有凝聚力十足的团队,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把一个单独的个体凝聚成一股绳,组合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团体,如此才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再次,有一套好的营销策略。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一套好的营销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套好的营销策略必须具备两大特征:可操作性强;符合实际需求。

好的营销策略绝对不是花拳绣腿式的策略,一定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尤其对那些初创公司来说,因为一切都是全新的,所以,那些只能看不能用的策略,最终只会给公司带来损伤。因此,只有既定策略中的每一项都能落到实处,才能让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另外,新公司切忌盲目追求“高大上”,在为新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一定要从企业以及市场的实际出发,这样制定出来的策略,才能保证把每分精力都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带动企业的发展。

最后,聘请一个好的“外脑”。

在当前竞争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聘请“外脑”的时候要特别慎重,一定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营销策划公司。尤其是那些初创公司,要实现从“1”到1亿,零基础的创业经验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但绝对不能因此而盲目地做出选择。

好的“外脑”要有真能力。寻找“外脑”已成为一种很热门的形式,但是很多企业在花了几百万元之后,得到的却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策划案。因此,一个新企业要想实现跨越,一定要找一个好的“外脑”。好的“外脑”能真正从企业和市场的实际出发,通过严格而又细致的市场调研,来制订符合企业发展的方案,这样的“外脑”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成长。

好的“外脑”还要能提供全方位服务。很多企业请“外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策划案,还希望他们在渠道、招商,甚至融资等方面也都能够提供帮助。因此,一个好的“外脑”,仅为客户提供一个完美的策划案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贴身服务。尤其是那些初创企业,很多方面都为零基础,想要跨越到“1”,更需要得到好“外脑”的援助。

4.从“0”到“1”创业成功有何法宝

创业者要做到从“0”到“1”这样的突破并非易事,因为单是其中所隐藏的困难就是大多数人难以抵挡的,更何况创业行业还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然而,只要有恒心,铁杵也能磨成针,所以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也不是什么难以登天的事,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就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大亨,但他在创业之初还是走过很多弯路,只是后来在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又重新振作了起来,才取得今天这些巨大的成就。

1958年,洛克菲勒以80美元的积蓄,加上从父亲那借来的1000美元,与好友莫里斯·克拉克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营农产品。

一天,洛克菲勒对克拉克喊道:“克拉克,你快来看看,出大事情了。”洛克菲勒那种天塌下来的语气让克拉克觉得很好笑,要知道,自认识洛克菲勒以来,克拉克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失态。洛克菲勒看到克拉克不以为然的样子,更焦急了:“快到货船上去看看,看完之后你就笑不出来了。”克拉克更奇怪了:“货船?货船怎么了?”走进货船看到眼前的情景,克拉克一下子懵了:“约翰,为什么我们订的明明是黄豆,但现在拉来的却是石头里面掺杂着黄豆?”

洛克菲勒和克拉克陷入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忧愁中,要知道,这一船的经济损失至少会让公司赔200美元。虽然现在200美元并不是什么很庞大的数字,但在1958年却是一笔巨款。为了继续做生意,他们至少还要筹措400美元,他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分别从家人以及朋友那凑足了这笔资金。

“石头掺黄豆事件”促使洛克菲勒做了深刻反思,他从中总结出两条教训:一方面,他们对公司的管理以及对合作伙伴的了解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他们太过于自信,反而在有些方面有所松懈。企业刚刚成立时,创业者也难免会犯这两个错误。因为没有经验而显得单纯,因为雄心勃勃而太过自信。所以,在创业之前吸取前辈的经验教训,可以帮助创业者避免走入误区。

很多人都认识彼得·蒂尔,也一定听说过社交网站Facebook、支付工具PayPal、房屋租赁社区Airbnb等这些世界知名的公司。彼得·蒂尔就是支付工具PayPal的原始创始人,以及其他几家公司的投资者。这位信奉自由意志的创业大亨,天生行事与众不同,他可以算得上是投资领域最富创见的思想家。虽然他的成功谁都无法复制,但那些取得成功的经验,还是值得后来者借鉴的。

在彼得·蒂尔看来,一个创业者要想实现从“0”质变到“1”的境界,必须拥有这几样法宝:创新意识、逆向思维、有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接纳矛盾的态度。

第一,创业者要有创新意识。创业不能总是想着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要做好长远规划,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创业本来就是从“0”上升到“1”的这么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创业者什么都没有,一切皆为“0”。

正如人们常说:“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比在已经写满字的纸上作画容易得多。”因此,创业者作为一张白纸,应该抓住这样的先决条件改变自己,走出一条和他人不一样的道路。即便是和其他创业者从事相同的行业,也要打破常规,想出不同的方法和形式。

如果创业者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觉得别人这样做很赚钱就一味地复制,那么随着资源的枯竭和时代的变迁,就一定会被社会所淘汰。要明白,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作为永久的经验。

市场瞬息万变,只坐在一时成功的椅子上享受而不去求变,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被淘汰出局。创业者从“0”开始做起,一定要能根据环境的变化,看到其中的商机,主动转变经营模式,才能走得长远。

创新是创业路上永恒不变的规律,也是创业的灵魂,更是成功的阶梯。创业者不能一成不变地模仿成功者的发展模式,一定要适当地吸收其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想出更好的方式,如此才能顺利地从“0”过渡到“1”,甚至是“N”。

第二,创业者要有逆向思维。拥有逆向思维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拥有正确的逆向思维。也就是说,创始人必须找一个智商较高,并在相关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专家与之探讨你的创业想法,如果他认为你的想法有严重的挑战性,那么你的思维才足够“逆向”。另外,创始人还要主动去思考哪些信息是其他专家不知道,但却是自己所知道的,这些就是证明创业者是否有逆向思维的关键。

Reid Hoffman是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作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创业狂人,素有硅谷“人脉王”之称的Reid曾帮助过60多家创业公司。

但在刚创建LinkedIn的时候,Reid会刻意找一些愿意和他探讨的人谈论他自己的一些想法,然而结果却是有一大半的人都认为他的想法非常可笑。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是Reid说LinkedIn是一个社交网络的产品,只有当很多人参与进来才会创造价值,而且这个人数至少是100万。这听起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那些人有所不知,Reid其实已经想到了多种方法可以让很多人认可LinkedIn并成为它的早期用户,从而让LinkedIn达到产生真正价值的数量。

所以,创业者在从“0”迈向“1”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逆向思维,要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同意自己的创业点子。一旦创业者知道了更多人所不知道的内容,那么这个主意就是真正的逆向思维了。其实,有很多方式都可以被称为“逆向思维”,比如创业者所想出来的创意原本是很大的一个点子,但人们却认为它是一个很小的点子。

第三,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能够让创业者事半功倍。一般来说,一名优秀的合作伙伴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诚信;二是能够带来利益。

诚信是合伙者的黏合剂,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都不讲,还怎么指望他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对你以诚相待?创业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从“0”走向“1”并不是很容易,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创业者已经筋疲力尽,如果这个时候后院还起火,那么,创业者必定会两面受敌,最后只能满身是伤。因此,创业者要想能够安心地创业,那么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另外,创业者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慈善。所以,在找寻合作伙伴的时候,是否能够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是关键,当然这种效益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无论如何,获取经济利益是双方合作的最终目的。

第四,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创业者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独立思考就是指创业者能够看准问题的本质,并加以分析予以辨别。这个能力决定了创业者能否真正抓住创业商机,看清创业中的陷阱,然后集中优势去避开它们。

创业者从“0”开始跨越到“1”,其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但不能每次出现问题都去询问他人,把他们的观点作为发展公司的信条。创业者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想出办法之后,再询问别人的意见,然后做一个比较,看看谁的会更合适,之后再选择正确的解决途径。

第五,创业者还要有接纳矛盾的态度。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身上有很多自相矛盾的特征,比如他们一意孤行却思想开明,时而内向,时而外向。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相对矛盾的地方,创业者当然不能避免。

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复杂体,创业者一定要能够接纳这种矛盾,千万不能认为这种矛盾是不正常的表现。因为即便不是发生在人体自身,仅商场中的那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就有很多,如果一味地逃避,那么就不可能融入商业这个江湖中。

5.创业者会犯哪些常见的错误

2014年12月18日,荷兰超级跑车制造商“世爵”宣布破产。据悉,它对外宣称破产的原因是无力偿还之前拖欠的债务和高达125000欧元的租金。

老“世爵”成立于1898年,于1926年破产,2000年的时候,有商人集资重新组建了新“世爵”。但在行业人的眼里,新“世爵”破产的诱因是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而是继续延续着它“不关心内在,只关心外表”的运作模式。因此,在专业的赛车迷看来,它始终无法与主流型跑车车型相媲美。所以在苦苦支撑了14年之后,还是走向了老“世爵”的破产之路。

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中国的私企平均寿命还不到3年,所以创业并非易事。但如果这个时候创业者还犯一些常见的错误,那么企业的未来便是一片渺茫。那么,创业者在从“0”开始创业的时候,都会犯哪些常见的错误?

第一,股权制度不明确。

一些创业者为了能够更快地筹集到创业资金以及分摊风险,都会拉入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或者找可以为自己提供资金支持的风投公司。然而,在合作之前,创业者通常都不明确股权该如何分配。因此,一旦企业从“0”开始上升到“1”,甚至是“N+1”阶段后,围绕股权的分配就会产生很多矛盾。

所以在创业之初,无论合伙人是何种身份,一定要建立明确的股权分配制度。这个制度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出资情况而定,在各方协商并同意之后进行收益分配,以化解因分配不均而产生的矛盾。

一般情况下,创业者会采用两种方式明确公司的股权:一是股东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都是平均分配;二是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不过,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前者会削弱核心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后者易导致股东贡献和持股比例分配不相符的状况。因此,创业者要量体裁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创业正如逆水行舟,只有合伙人目标一致,才能成就长远的发展。股权分配既然是一个落实到“人”的过程,那么,它的目的不仅是要确立规则,还是要明确公司的价值观。因为创业初期,股东和管理层通常是重叠的,所以先不用考虑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博弈。创业者在确立股权制度时,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三个方面: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把控、股东在资源上的贡献、公司未来的融资空间。只要将这三个方面都考虑清楚,创业者合理分配股权也就不再有困难。

第二,喜欢聘用“空降兵”。

很多创业者都喜欢做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就是总认为自己公司经营得不好,是因为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员工帮助他管理公司。因此,创业者总是会花高薪聘用外来人员来管理公司。

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妥当的:第一,“空降兵”是“临时特派员”,他对企业不一定有足够的了解,有的甚至对整个行业都是陌生的。或许他在其他行业是管理得不错,但这并不代表在这个行业就能游刃有余;第二,公司的初始员工未必会真心服这个“空降兵”的管束。他们或许还会认为这是领导对他们不信任,长此下去,工作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产生跳槽的想法。

所以说,创业者如果能培养公司的员工就尽量去培养,千万不要轻易雇佣“空降兵”。若是觉得团队中欠缺哪些东西,在一开始组建团队的时候,就应该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才对,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了再去找替补。否则,不仅无法让企业化险为夷,实现从“0”到“100”的突破,甚至连最基础的从“0”到“1”的进步都不可能实现。

第三,过于注重“面子”。

大部分的创业者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特别缺钱的,甚至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入不敷出。但有些创业者总是特别讲究排场。比如办公区域一定要最高档的写字楼,办公室的装修要最豪华,甚至连办公设备都要从国外进口等。在这样的虚荣心驱使下,公司的资金将会越来越紧张,最后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只好宣布破产。

另外,还有一些创业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战略方向是错误的,但却放不下身段来及时纠正错误,偏偏要一错再错下去,导致公司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对于这样一些创业者,最好的建议就是拥有一颗谦虚而又踏实的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企业上,而不是用在这些无用的外表上。要知道,评价一个创业者成功的标准并不是那些外在的东西,而是看你的企业到底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如果只在乎这些面子工程,那么等到企业破产的时候,才是真正地失去了面子。创业者只有脚踏实地,忍受得了最初的苦楚,才能将企业从“0”慢慢跨越到“1”,甚至是“100”的高度。

第四,信用度低下。

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诚信时代,诚信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很多创业者之所以会败在创业的起始阶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讲信用。人一旦失去信用,周围的朋友,甚至亲人都会避而远之。可以说,创业者拥有了诚信,便意味着有了创业底气。

风险投资界有句名言:“风险投资成功的三大要素都是人。”这足以证明风险投资家对创业者诚信品质的重视程度。在他们看来,创业项目的内容和模式都可以随时改变,唯独创业者的品质是难以改变的。一个缺乏诚信度的创业者,即便再有才华,投资家也不会把自己的钱投入到他的口袋里。

所以,创业者的诚信品质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如果真的想将企业实现从“0”到“1”的成功,那么就不能不守信用。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在阿里巴巴内网中发过一封“告全体员工信”,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阿里巴巴从来都不害怕竞争,因为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但我们害怕不诚信的竞争。因为做生意讲的就是诚信,如果缺乏信用度,那么即便你的产品质量再好,也不会有人前来购买。所以生意要想做大做强,不仅要在言谈举止上让人觉得可信,而且要通过与顾客的交往,在彼此间建立诚信的关系,有了诚信,就有了做生意的资本。”

马云出生于以浙商闻名的浙江省杭州市,因此他将阿里巴巴的总部设在了杭州,他说这么做的原因之一就是在100多年前,“胡庆余堂”的胡雪岩就将“诚信”注入了浙商的血脉中。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诚信经营更是一个使命。它在几十年的经营之路上,从来都是将拥有高效的信用度作为骄傲的资本。

第五,赏罚不分明。

创业者的创业过程一定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肯定有一个团队在帮助运作。其中,团队成员的表现应该大不相同,有人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努力,有些却只会溜须拍马。对于这样两种人,创业者作为领导者一定要辨别清楚,然后相应地做出惩罚和嘉奖。

而保证赏罚分明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领导者也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成员的职责,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至于把一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强加给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