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媒介变革与新闻理论研究变轨——2015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综述(7)
9.新闻概念研究
对新闻概念的理论研究文章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篇文章。一是对新闻隐匿权的分析,二是对话语体系概念的分析,三是关于西方倡导性新闻的分析。在《新闻隐匿权:未完成的理论表达及其思想困境》一文中,作者通过梳理“新闻隐匿权”在美国的发展历史,认为“新闻隐匿权从提出直至今日,并非完全都是为了保护新闻自由,其对新闻自由的促进作用也令人存疑。”[81]直到现在新闻隐匿权仍然是个争论不止的问题。还有学者分析了话语体系的概念。在《话语体系:概念解析与中国命题之反思》一文中,作者认为“尽管‘话语体系’一词具有浓厚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但其学理意义似乎也不容忽视,而解析‘话语体系’的内涵,需从中国模式的客观事实入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出发,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遗产构建中国崛起的解释学框架,阐发中国模式的正当性,进而获得世界的普遍认同。”有学者面向国外,探讨西方新闻学中常见概念的发展,来深化我们本土新闻理论研究。如《论西方倡导性新闻的发展进程及其合法性》一文,作者分析了“倡导性新闻”这一概念的概念界定、发展进程及理论合法性等问题。
(郝雨、李艳葳)
注释:
[1]江淑琳:《记者是公共知识分子吗?——基于记者自我认知与新闻产制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2期。
[2]王亦高,房建硕:《新闻职业精神再探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8期。
[3]张轶楠,杜云飞:《当前媒介社会文化责任的反思》,《现代传播》,2015年6月。
[4]周建青:《伦理学视野下新媒体影像传播的社会伦理问题探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
[5]《新闻道德委员会将在全国范围建立》,《新闻记者》,2015年10月。
[6]陈力丹:《新闻从业者对职业道德的无知和淡漠令人愕然——对照〈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谈近期几起新闻伦理事件》,《新闻记者》,2015年8月。
[7]李海波:《“群众路线”的历史、逻辑与挑战——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的历史分析》,《新闻记者》,2015年9月。
[8]陈堂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隐私保护倾向从宽原则——从“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报道的伦理争议说起》,《新闻记者》,2015年2月。
[9]胡菡菡:《丢失的“新闻共识”——复旦踩踏遇难者报道的悲情框架何以面目全非》,《新闻记者》,2015年2月。
[10]魏永征:《刘伟涉案:我们可以想到些什么?》,《新闻记者》,2015年12月。
[11]彭增军,周海燕:《由公共利益而产生的道德正当性才是新闻记者的保护伞——从南都刘伟事件引起的学术对话》,《新闻记者》,2015年12月。
[12]蔡雯,翁之颢:《质疑面前,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问题出在哪里?——对2014年引发争议的新闻报道的综述与研究》,《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3期。
[13]倪延年《论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历史评价问题》,《现代传播》,2015年第8期。
[14]邓绍根《从新名词到关键词:民国“电视”概念史》,《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15]万京华:《抗战时期中共通讯社事业发展研究》,《现代传播》,2015年第11期。
[16]哈艳秋,张帆:《国共合作背景下抗战广播宣传的特点及其作用》,《现代传播》,2015年第11期。
[17]李金铨:《回顾〈大公报〉和张季鸾的文人论政》,《新闻记者》,2015年11月。
[18]伍静:《党报的另一种传统——延安〈解放日报〉与重庆〈新华日报〉的比较及不同命运》,《新闻记者》,2015年11月。
[19]范东升:《范长江研究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编辑〈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校注本)的缘起与原则》,《新闻记者》,2015年1月。
[20]邓绍根,毛玮婷:《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考察》,《新闻记者》,2015年8月。
[21]黄顺铭:《国际新闻的驯化——“马航事件”的跨国比较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
[22]周红丰,吴晓平:《重思新闻业危机:文化的力量——杰弗里·亚历山大教授的文化社会学反思》,《新闻记者》,2015年3月。
[23]於红梅,马丁·康博伊,斯科特A·埃尔德里奇:《绝处逢生的机遇:危机和新技术条件下新闻业的元话语》,《新闻记者》,2015年4月。
[24]白红义:《新闻业的边界工作:概念、类型及不足》,《新闻记者》,2015年7月。
[25]王天定:《大规模业余化时代;专业新闻何为?》,《新闻记者》,2015年10月。
[26]吴飞:《重新出发:新闻学研究的反思》,《新闻记者》,2015年12月。
[27]张涛甫:《新闻学理论创新:问题与突破》,《新闻记者》,2015年12月。
[28]杨保军:《关于新闻理论创新的几个问题》,《新闻记者》,2015年12月。
[29]丁柏铨:《对新闻业性质与功能的再认识》,《当代传播》,2015年第4期,第10页。
[30]马妍妍:《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协调与整合功能》,《当代传播》,2015年第2期,第36页。
[31]杨琴,尹秀婉:《历史记忆的新闻表达:十七年间中国主流媒体对民国图景的建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
[32]杨琴,尹秀婉:《历史记忆的新闻表达:十七年间中国主流媒体对民国图景的建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
[33]杨保军:《再论“新闻规律”》,《新闻大学》,2015年第6期。
[34]任瑞娟,白贵:《数据新闻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发现与思考》,《新闻大学》,2015年第3期。
[35]张昆,陈雅莉:《文化多样性与对外传播的差异化战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版),2015年第68卷。
[36]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68卷。
[37]王俊秋,张遥:《网络影视评论的传播机制与社会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68卷。
[38]刘果,李成:《超链接语境下的文本阅读与信息传播——以个性化为重心》,《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68卷。
[39]田卉:《基于受众心理的网络舆情分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40]王艳玲,王洁:《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现象的有效引导》,《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
[41]汤景泰:《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知识图谱与研究主题——基于CNKI(1998—2014)的数据分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42]蔡惠福,周伟业:《关于准确全面把握受众接受心理时代性变化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15年第6期。
[43]杨帆:《信息生动度的劝服效果:一个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路径》,《新闻大学》,2015年第4期。
[44]隋岩,苗伟山:《全球理论、本土实践与现实情怀——2014年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综述》,《新闻大学》,2015年第1期。
[45]薛可,黄炜琳,鲁思奇:《中国国家形象个人代言的传播效果研究》,《新闻大学》,2015年第2期。
[46]黄月琴:《象征资源“褶皱”与“游牧”的新闻专业主义:一种德勒兹主义的进路》,《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7期。
[47]吴飞,田野:《新闻专业主义2.0:理念重构》,《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7期。
[48]陶文静.功能界定:《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的新趋势——〈为何大众化的民主更需要功能型的新闻业定义〉译评》,《新闻记者》,2015年4月。
[49]石力月,吴畅畅:《价值之间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利益——解读复旦学生与广州媒体人公开信的一种视角》,《新闻记者》,2015年2月。
[50]李沁:《“第三媒介时代”新闻价值的定位与建构》,《当代传播》,2015年第4期,第41页。
[51]祁涛:《截稿时间、编辑惯例与新闻报道价值取向:对吴飞教授批评〈解放日报〉引发讨论的思考》,《当代传播》,2015年3月。
[52]许加彪杜丽洁:《论辩式新闻的媒介选择与价值旨意》,《当代传播》,2015年第5期,第106页。
[53]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白红义,江海伦,陈斌:《2014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新闻记者》,2015年1月。
[54]《“脸书”打击虚假新闻》,《新闻记者》,2015年2月。
[55]杨保军,朱立芳.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新闻记者》,2015年8月。
[56]蔡雯,翁之颢:《如何杜绝新闻“烂尾”与“悬疑”?:以“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事件为例》,《新闻记者》,2015年1月。
[57]党东耀:《媒介再造——媒介融合的本质探析》,《新闻大学》,2015年04期。
[58]尹明华:《破解媒介融合的相关性制约因素》,《新闻大学》,2015年03期。
[59]陈力丹,熊壮:《2014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当代传播》,2015年第1期。
[60]杨娟:《大数据技术驱动下的中国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当代传播》,2015年第5期,第103页。
[61]董天策:《新闻传播理论深化与创新的方法论路径》,《当代传播》,2015年第4期,第15页。
[62]童兵:《中国新闻传媒改革的重大课题》,《当代传播》,2015年第6期,第4页。
[63]曾祥敏、朱玉芳:《专业媒体用户生产内容的求证机制研究》,《当代传播》,2015年第3期。
[64]程曼丽:《科技发展视阈下的媒体兴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2卷。
[65]喻国明,焦建,张鑫:《“平台型媒体”的缘起、理论与操作关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25卷。
[66]隋岩,陈一愚:《论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媒介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25卷。
[67]强月新,刘莲莲:《我国媒介规制的结构、问题及制度性根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68卷。
[68]廖圣清,黄文森,易红发,申琦:《媒介的碎片化使用:媒介使用概念与测量的再思考》,《新闻大学》,2015年06期。
[69]隋岩:《媒介文化研究的三个路径》,《新闻大学》,2015年第4期。
[70]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71]桂万保:《颠覆与重建:新媒体专业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
[72]南长森:《融合、差序、调整、发展:新闻传播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学术面向和市场面向》,《现代传播》,2015年,第10期。
[73]杜慧贞:《全球新闻教育改革五大焦点评析》,《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74]刘君荣,信莉丽,《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应对信息风险的路径——基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视角》,《现代传播》,2015年第3期。
[75]于杨,李静霞:《论手机媒介素养的涵义和特点》,《现代传播》,2015年第2期。
[76]王国珍:《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与网络素养教育》,《现代传播》,2015年第2期。
[77]刘行芳,刘修兵:《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媒介素养的提升》,《现代传播》,2015年第12期。
[78]付长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机制探讨》,《现代传播》,2015年第1期。
[79]王锦刚:《“共识”下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的历史与逻辑》,《现代传播》,2015年第7期。
[80]田秋生:《作为文化的新闻及其研究路径——基于迈克尔·舒德森和詹姆斯·W.凯瑞新闻观的探讨》,《新闻大学》,2015年第6期。
[81]单波,汪振兴:《新闻隐匿权:未完成的理论表达及其思想困境》,现代传播,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