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如何找话题,又如何打开话题
想搭讪,但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正搭讪,突然发现脑子短路;搭讪过程中类似的困境,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找不到话题。随意固然是搭讪的主旋律,但如果不储备一些谈资,人们很容易陷入尴尬。另外,光有话题不行,还必须结合具体场合、人物把话题聊到位了,否则依然起不到加固关系的作用。
从第三方切入,委婉搭讪不被拒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一个就是打招呼,比如中国人见面后会问:“吃了吗?”而西方人一般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其实,这两种打招呼的方式正好反映了两种搭讪的思维取向,即从对方切入,或者从第三方切入。从对方切入的搭讪方式很常见,问对方年龄、籍贯、爱好等,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搭讪方式的好处是比较直接,可以快速地从对方身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但缺点是容易让对方起防备心,甚至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从第三方切入就是把和两个人都相关的事情作为搭讪的话题,比如排队买包子,可以和前后的人说:“这家的包子味道好,又干净,还实惠,很不错。”这种搭讪方式虽然比较委婉,但成功率更高。
很多新手在开始搭讪的时候,经常不加遮掩地对人家的长相、服饰赞叹一番,但有时候遇到害羞或性格内敛的人,他们会紧张,也就不利于搭讪的深入。相反,如果把视线从对方身上转移到你们共同关注的第三方事物上,并把它作为共同话题,那么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把第三方事物作为话题构建起来的对话会让搭讪双方都不觉得突兀,反而感到很自然。比如你去学校给上幼儿园的孩子办理入校手续,会遇到很多家长,虽然大家都是陌生人,但搭讪被拒的概率几乎为零。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有共同关注的第三方事物。
1.人——借第三方的人物开启搭讪话题
用第三方的人物切入,首先要确定对方对这个人物有所了解。当然,没必要问对方,只需要根据你已知的信息进行推断即可。明星里面,谁不知道周星驰?但如果你要提到这个明星,必须有一定的关联,否则对方会觉得莫名其妙,即便对方也知道周星驰。如果是个不知名的人物,那么可以根据常识进行揣测。比如你去兰考旅游,可以就焦裕禄的事迹向周边人咨询,相信很多人都会乐意接受你的搭讪。一方面,他们肯定知道这个人物;另一方面,他们会以宣传焦裕禄的事迹为荣。所以,这样的搭讪无疑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2.事——借第三方的事情开启搭讪话题
借第三方事情搭讪,可以借鉴第三方人物的方法,即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名人之事,另一方面是只在小范围内被人们知道的事迹。比如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某明星离婚事件,就是搭讪的一个好话题。你可以在出租车上和司机神侃,也可以在小区里和邻居闲聊,或者站在地铁里看到有人在用手机看类似话题的新闻,也可以插上两句嘴。有些事情或许不太有名,只在小范围内传播,那就等确信对方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再作为话题展开搭讪。
另外,如果你和对方在一个共同的场所出现,就可以据此来揣测对方可能要做的事情,并以此作为共同话题。比如共同出现在火车站,很有可能都是准备坐火车的;共同出现在旅游景点,很有可能都是来旅游的;共同出现在饭店,很有可能都是来吃饭的等。
3.物——借助于对方感兴趣的某物开启搭讪话题
第三方不局限于人和事,也包括物。这个物可以是周边的,也可以是对方身上的。比如对方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你可以就此发表简单评论;对方手里拿着一本书,你可以问作者是谁,是否好看等。当然,对方佩戴的手表、配饰等也都可以作为第三方话题。
其实,会搭讪即一个人内心开放和积极程度的体现,会搭讪的人不仅可以有好的异性缘,还能够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把身边的陌生人变成资源。所以,学会并活用第三方切入,可以让自己搭讪的话题更为多变,更为灵活,且搭讪的效果也会更好。
巧用冷读和热读,让聊天有的放矢
所谓冷读,就是指在没有防备,甚至第一次见面时就看透他人的心思,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经常被心理医生应用于心理治疗。冷读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诸如“这个人知道我的事”的感觉,它是搭讪过程中常用的技巧,也是一种在短时间内了解他人从而更好地沟通的方法。
在搭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你多大了?”“你是哪里人?”“你学什么专业?”等一连串的问题,网友们调侃为“查户口”。其实,这样的问题并非不能问,只是问得多了,对方会觉得你像是在调查他,而不是在了解他。此时,用冷读方式切入,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你想了解对方的脾气,通常的情况可以直接问:“你觉得自己的脾气怎么样?”
若换成冷读就是这样说:“你的脾气一定非常好。”针对前一种问法,对方的回答往往是:“还行吧,还可以。”如果换成冷读的方法,对方一定会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问得直接,对方回答得简单,这样的搭讪结束得也快。如果你通过冷读的方式让对方提问,那么搭讪的主动权就跑到自己这边了。冷读的时候,尽量把范围覆盖得广一些,以赞赏的口吻进行冷读。以上面为例,平时搭讪说到脾气无非就两种情况:一种是脾气好,另一种是脾气差。即便是完全陌生的人,你说对方脾气好的概率也可以占到50%。另外,脾气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有些人脾气很差,他自己倒不觉得,有些人脾气很好,但也可能大家不这么认为。所以,你说对方脾气好就属于一种赞美式冷读。其实,这种冷读即便解读错了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对方解释本身就说明你的搭讪还在继续,你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对他多一些了解,然后为下面的话题寻找素材。
冷读的案例很多,而且使用方式也比较灵活,下面从非冷读与冷读两个方面对搭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邀约做一个分析,看看冷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先看一个非冷读案例。
男生:“晚上可以请你吃个饭吗?”
女生:“不,晚上我没空。”
男生:“那一起喝杯咖啡如何?”
女生:“我真的没空。”
男生:“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女生:“不知道。”
这种问答式邀约,其实在无形中就给对方制造了说“不”的机会,也就是说让对方的思绪进入了习惯性拒绝的模式。所以,想办法封锁对方说“不”的反应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封锁呢?很简单,就是换一种让对方不好意思说“不”的方法,比如使用选择式冷读法。
男生:“今天晚上去吃饭还是去喝咖啡?”
女生:“可是我没空啊!”
男生:“那就去喝咖啡吧,这个节省时间。”
女生:“嗯,啊,好吧。”
对于“晚上可以请你吃饭吗?”这样的问题,对方可以说去,也可以说不去,而且考虑双方是因搭讪相识,女生拒绝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这种提问无异于给对方创造了一个说不的条件。相反,如果把简单问句换成一个选择式问句,比如“我们去吃饭还是去喝咖啡?”对方的意识就会被你引导到从中筛选,而非直接拒绝。
一般的冷读都是以陈述句的句式展开,但也有例外,比如上面提到的选择式冷读。虽然冷读是一种猜测,但也绝不意味着可以随便乱猜,至少要有点依据。看过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血字的研究》的读者,一定会对福尔摩斯初次遇到华生时所展现出的分析力和判断力感到惊讶,其实这正是福尔摩斯通过观察来演绎推理的最佳写照。当然,我们将其视为冷读也不算错。即便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搭讪的时候也没必要有如此高深的洞察力,但福尔摩斯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搭讪时如何使用冷读的经验,比如观察。搭讪前,或者搭讪过程中,先用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对方的一些细节,服装、发型、面部表情、走路姿势、精神状态等。
反正一切你可以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作为发挥冷读术的素材。
有冷读,就有热读。所谓热读就是指事先对搭讪对象进行身份调查,比如户籍、年龄、专业、爱好、习惯等,并在搭讪的时候创造时机去说出这些信息。在对方眼里,这还是冷读,但对你而言,这就是热读。有时候为了凸显热读的真实性,可以就对方的实际信息稍作偏差处理,即你明明知道对方是24岁,故意说“应该在23岁到25岁之间”。在对方眼里,这会比你直接说出准确年龄更觉神奇。热读可以让你在聊天中有的放矢,轻松产生共情效果。
兴趣说到点上,话题聊不完
兴趣有很多种,有些是自己的特长,有些只是打酱油的水平,有些可能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不管是哪种兴趣,说出来都可以作为话题。属于自己特长的兴趣,你是师傅,对方是徒弟,你可以就自己的特长让对方对你产生一种崇拜感。崇拜感建立了,搭讪也就成功了,说不定下次会是对方主动约你呢。如果你的兴趣只是打酱油的水平,而对方在这一方面又很有见地,那么就让对方当师傅,你当徒弟。分享自己的知识是人的一种天性,而且分享者还会从中体会到乐趣。如果你通过沟通达到了一种让对方就你的兴趣分享自己观点的目的,搭讪也可以视为成功。不管下次谁联系谁,都有一个合理合情的理由。所以说,兴趣是搭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分类。
值得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兴趣都适合用作搭讪的素材。比如你很擅长化学,很迷恋微积分,或许你真的为自己的这些兴趣感到骄傲,但这些兴趣在搭讪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除非对方也有这方面的兴趣,而且你必须在这方面表现出比对方有明显的优势。从客观来讲,这样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即便是兴趣这种比较大众化的话题,也需要从中再精选出一些适合在搭讪过程中聊天的大众性素材。下面是一些适合用在搭讪场合且能为自身魅力加分的话题。
1.体育运动
把体育运动视为现代最为大众化的兴趣之一,应该没有人反对,这也是把它列在第一位的原因。事实上,在搭讪的过程中问一些诸如对方平时喜欢什么运动之类的问题非但没有过多禁忌,反而还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一方面,如果两个人在运动方面的兴趣趋同,会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另一方面,如果两个人在运动方面的兴趣互补,可以边聊天边学习,能在无形之中为搭讪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如果搭讪女生,可以往瑜伽、羽毛球、保龄球等领域靠拢,如果搭讪男生,多往足球、篮球、跑步等领域靠拢,这样捕捉共同点的概率会更高一些。
2.文学艺术
说完体育方面的兴趣,接下来很自然地会想到文艺。体育是动的代表,文艺就是静的代表。如果从对方的言谈中了解到他“尚武”,就在谈论兴趣的时候往体育运动方面靠拢;如果感觉对方“崇文”,就在谈论兴趣的时候往文学艺术方面靠拢。爱好体育运动,说明你身体健康;喜欢文学艺术,表明你精神丰富。当然,如果你两者都比较擅长则再好不过。但是在讨论文学艺术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点到为止即可。探讨得太深入了,对方会觉得你是在炫耀。
3.烹饪美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到美食,很多“吃货”就会两眼放光。
事实上,我们周边很多男生追女生就是靠“吃”来获取芳心的。如果你会烹饪,自然再好不过;如果不会,那么在美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错。当然,烹饪美食不适合作为搭讪开场的话题,而且如果搭讪的两个人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也不能贸然谈起。所以,为了将这个话题的优势最大化,最好先快速和对方熟悉起来,等双方的感情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引入烹饪美食方面的话题,效果就会更佳。
4.电影和音乐
看电影、听音乐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休闲方式,所以作为兴趣方面的话题也可以非常巧妙地起到引导搭讪的作用。聊电影和音乐可以围绕两个方面进:一个是当下流行的歌曲,刚上映或者准备上映的电影;另一个是比较经典的歌曲、电影、明星等。
5.旅行
旅行和旅游,这两个词虽然很相似,但人们更习惯于把旅行作为兴趣爱好的一部分,而非旅游。旅行分多种,比如独自徒步、集体徒步、骑自行车、自驾等。每一种旅行方式都有它独到的乐趣。随着现代都市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达人更像是逍遥的侠客。如果把这样的经历作为搭讪的谈资,很多人都会喜欢听。你可以谈旅行过程中遇到的人、物、事,也可以谈走过的山、水、路等。你说的景点别人或许会因为去过、了解过而不感兴趣,但旅行过程中的见闻往往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它作为搭讪话题最为耀眼的地方。
聊家乡,巧用乡情拉关系
把家乡作为搭讪的常用话题,一方面出于人们交往的本能,比如两个人聊起来之后,听到对方口音不像本地的,就会很自然地问到对方的家乡;另一方面出于社交的需要,因为知道了对方的家乡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点和对方建立某种关系。比如听对方说他是河南信阳的,而你是湖北随州的,那么就可以开玩笑地说:“原来我们还是邻居啊!”(河南信阳与湖北随州交界)这样一来,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就会拉近许多。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中国人的乡土情结非常浓重。比如经常挂在嘴边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落叶归根”等,都是乡土情结的体现。所以在外地,当你和别人聊起家乡的时候,如果两个人的经历和家乡没有交集,权当是进行了一次历史和文化的普及;如果有交集,可以就近发挥,让搭讪更进一步。试想一下,如果和你搭讪的人就是你的老乡,而且你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乡,那种场面定会相当感人。
袁利民今年65岁,三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来到北京投奔自己的女儿。
说是投奔,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其实就是给他的外孙当“保姆”。袁利民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国外工作,女儿在北京上的大学,后来也在北京成家立业。刚开始,袁利民是很不情愿去北京的,因为到北京后自己原来的那些老伙伴们就见不着了。后来,女儿还是借口说自己平时要上班,在家里雇一个保姆照顾孩子不放心,所以一定要把父亲接来北京。最后,袁利民也还是看在外孙的面子上答应了。
刚到北京那段时间,袁利民确实是很不适应,每天除了在家里照看孩子,平时就是在小区的小树林里面溜达溜达。如果不是节假日女婿硬是拉着他去了趟故宫,他平时连小区的大门都不出。袁利民年轻时很喜欢社交,而且也是左邻右舍心目中的老好人。自从老伴去世后,他的心态就发生了转变。别人主动和他搭讪,他会乐呵呵地回应;如果没有人主动搭讪,他就会独自发呆或者不紧不慢地忙自己的事情。
时间一晃,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袁利民在小区里也认识了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不过也都是泛泛之交。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在小区花园的小道上慢走,碰到了前两天刚认识的“男保姆”——对方也是给女儿照看外孙的。两个人碰面后,打了个招呼就一起顺道边走边聊。上次见面,两人都抱着孙子,只是简单互问了一下孙子的情况,没有涉及两个人的信息。但是这次,袁利民把精力放在和对方的聊天上时,突然发现对方的口音有点自己家乡方言的味道,就顺口问了一句:“老兄,听你的口音像是南方人,南方哪里的?”
“哦,你的耳朵还是蛮灵敏的。我自以为普通话已经说得很标准了,没想到还能被你听出口音。没错,我祖籍是江西上饶的,35岁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到了北京,后来断断续续地回去过几次,不过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北京。”
“原来如此。那真是太巧了,我也是江西上饶的。”
“真的吗?你是上饶哪个区县的?”
“婺源县。”
“真的有这么巧吗?我也婺源县的。”对方像是中了彩票一样,满脸兴奋地说道。
当然,袁利民也是非常兴奋,没想到来北京快一年了,竟然在小区里碰到了同一个县的老乡。
两个人越聊越兴奋,越聊越投机,最后干脆约好了晚上一起下馆子。
这在袁利民的女儿、女婿看来可是破天荒的事情,因为父亲除了和他们去过几次饭店之外,可从来没有在外面吃过饭。
其实,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袁利民并没有采用什么说话的技巧,纯粹就是通过询问得知两个人是同一个县的老乡,结果就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这或许也给我们一个借鉴:搭讪的时候,话题本身也是技巧的一部分。
讲个故事,气氛好了关系就近了
故事就像文章中的案例一样,大部分人都喜欢。如果在搭讪的过程中没有其他话题可聊,不妨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你说得不亦乐乎,对方听得津津有味。只要对方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或者其他三心二意的举动,搭讪都可视为成功。当然,即便是随随便便讲一个小故事,也不能敷衍,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把搭讪过程中讲故事的技巧发挥好,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细节
一个没有细节的故事,就像一个没有生气的人,表面上看像一个故事,其实乏味至极。另外,故事如果没有细节,怎么听都像是假的;反之,有细节的故事即便是假的,人们也会当真的一样听。比如:
她躺在沙滩上,身上盖着一件粉红色的薄纱。忽然来了一阵清风,把薄纱吹到了她的头上。她用手轻轻拿下薄纱,半眯着眼睛,发现旁边站了3个手里拿着气球的小孩。
在这个故事描述中,“粉红色”“轻轻”“半眯着”“手里拿着气球”等,都是有关细节的描述。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细节描述可以有效地激活人的想象力,从而让听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
2.展示价值
故事是搭讪过程中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最佳方式。比如,你想要让对方知道你很强壮,你可以直接说:“我身体素质很好。”当然,你也可以通过讲一个故事来间接表达。比如:
大学的时候,我差不多两个学期没去过学校的澡堂。当然,别以为我不喜欢洗澡,事实上,即便是在冬天,我也每天坚持用凉水冲澡。你还别说,这种提高身体素质的方法特别有效,我到现在,几乎从来没有感冒过,而且上次跑马拉松,只用了4个小时多一点就完成了。
这样说的话,别人自然知道你的身体素质很棒。
3.起伏
精彩的故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中间有起伏,有波澜。事实上,乏味、平淡的故事没有几个人爱听。为了达到起伏的效果,这就要求搭讪者具备一定的编剧能力。当然,这里的“编”未必就是让你把假的说成真的,把虚的说成实的,而是巧妙地制造一些“笑”果,或者说像欧亨利式结尾那样,制造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局。比如:
两个销售员和他们的经理步行去见客户,走到半路的时候,看到了一盏古代油灯。当他们靠近油灯时,发现有个精灵从里面跳了出来。精灵说:“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人一个愿望。”一个销售员抢着说:“我想去威尼斯划船,至少玩一个礼拜再回来。”说完后,就飞走了。另一个销售员说:“我想去巴厘岛,躺在沙滩上,有美女给我按摩。”说完后也飞走了。
最后,轮到经理了,你猜经理的愿望是什么?只见经理不慌不忙地说道:“我的愿望就是让那两个蠢货立刻回来给我开始工作。”
4.画面感
所谓的画面感就像是在布景,而你的故事最好要有画面感,不然人们会感到索然无味。很多小说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这里我们不妨举著名作家宗璞写过的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里面的一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事实上,通过作者的描写,读者就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紫藤萝瀑布的轮廓。当然,一般人可能没有宗璞这般文笔,但在搭讪的时候利用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段,都可以让所述之物、事等有非常明显的画面感。用画面感讲故事、写文章、作诗词,都有妙不可言之处。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没有叙述,没有评论,11个名词的物象陈列,就把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般的情景勾勒出来了。对于搭讪达人而言,用画面感讲故事,亦可以达到诗情画意、声情并茂的神韵。
5.加入感情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一个好的故事也应该配有一个好的述说方式。试想一下,如果让一个冷冰冰的人讲一个温情的故事,或者用含情脉脉的语调讲一个严肃的故事,结果会怎样?所以,为了让故事发挥出它最大的传播价值,那么讲述者也应该就故事的内容投入相应的感情。这样一来,读者听起来就更容易入味。
讲故事的技巧、方法有很多,以上所列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点。当然,还有一个大的策略需要掌握,即如果你和搭讪者是初次接触,最好讲简短而有趣的故事,切忌讲很长的故事。等你们熟悉了之后,再讲很长且深刻的故事会比较好。
话题到位才能持续聊下去
搭讪很成功,而且也闲聊了几分钟,接下来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怎样才能够和对方一直聊得兴致勃勃。”当然,这并非搭讪者的贪婪,而是野心,因为唯有持续高效的交谈才能够彰显你的魅力,从而强化双方的感情。那么,怎样才能够在搭讪成功之后保持持续的交谈呢?让我们看一下以下四个绝招。
1.把注意力集中到你们所处的环境
与人搭讪时,你应先观察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你在哪?”“为什么你们会在这里?”“对这里的感觉如何?”等。当和对方成功搭上话之后,你可以将周边的事物作为切入点来展开话题。当你把谈话的重点放在周边的环境上时,就可以轻易地把话题转移到与环境相关的事物上来。比如你在一个舞蹈班上课,那么舞蹈教室就是你的周边环境。此时,可以问类似于“你经常来这里上课吗?”“对周边的环境熟悉吗?”等问题。此后,可以针对对方的回答继续说:“哦,我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上课,对周边的环境不熟悉,方便的话待会儿可以和你一起去吃饭,顺便了解一下周边的环境。”
在搭讪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你就可以把话题扩展到你关注的那些周边要素上,这样也就不用为没话可说而犯愁了。
2.善于发现对方生活中的“大事”
卡耐基曾经在他的成功学宝典《人性的弱点》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找到了某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那么交谈就不是问题。”这些大事是你和搭讪对象都非常关注的,所以能够投入其中,从而交谈更长时间。大事可以是对方新找的工作、正在培养的兴趣或者刚买的宠物等。
搭讪的时候,尽快找到对方身上近期或者很早以前发生但影响深远的大事,这对持续交流非常重要,而且是越早发现越好。其实,在礼节性问候的时候,就应该形成发现对方身上大事的意识。通过这些大事,你会发现对方把时间、精力、金钱都投资在哪里,也就是说看他重视什么。这些都可以作为你搭讪时的话题,而且可以让你对搭讪对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除了礼节性的问候,有时候仅仅从对方的衣着打扮或者所携带的物品上就可以观察到他们平时关注的重点,进而推导出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大事。
3.保持信息交换的双向平衡
搭讪非常忌讳的一点,就是一方说得太多,而另一方又说得太少,这种不平衡的交流一旦中间出现停滞,接下来就很难再进行下去。所以在进一步交谈时,搭讪双方都应该意识到你们之间是双向交流的关系。在分享诸如个人信息、想法、观点和感受等信息时,尽管可能会不完全对等,但也应该做到大体相当。这样的话,当谈话告一段落时,双方才会对彼此都有所了解。
4.用轻松的闲聊控制你们的交谈
闲谈总会被很多人视为无聊的行为,但有时候,闲谈并非是在浪费时间。闲谈既是一种搭讪的方式,也可以作为一种试探的工具,即通过闲聊看对方是否有意愿继续交流。如果通过闲聊,你发现自己与对方的交谈很活跃,那么彼此间收到的信息就非常明确:你们都乐意和对方交谈。
因为闲聊不拘泥于某一个话题,所以人们可以在尝试各种话题的过程中形成默契。特别是一些生动的闲聊,还可以促使被搭讪者说出大量的关键词,你也可以借此展开新的话题。搭讪的闲聊最好能集中注意力,并顺带记住对方说的某些关键的话,说不定会在后续的交流中给你带来别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