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诚信篇:品德·诚信·责任(3)
赖特父亲给我们的启示:
(1)遇到过错首先承担责任。赖特父亲在孩子撒谎这件事上,一是没有训斥孩子。二是寻找自己教育的不足,把孩子撒谎的责任归咎到自己的身上。
(2)惩罚自己教育孩子。赖特父亲惩罚自己的方法很特别,他的做法将使赖特终身难忘,反而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给家长的建议之十七:树立良好“家风”,培育时代新人
“家风”也称为“门风”,实际上是一种不成文的“家规”。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会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它是家庭成员人格品位、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有的家庭生活清贫,却精神富有;摆设不多,却井然有序;人际关系,和睦亲密;为人处世,彬彬有礼。有的家庭经济富裕,但精神空虚;追求时髦,却杂乱无章;人际关系,矛盾重重;言谈举止,轻浮庸俗。
根据研究,现代家庭的“家风”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是进取型。家庭成员都具有严格的、优良的为人标准,学习、工作有明确的目标,而且,靠勤奋和努力来达到目标。
第二是实惠型。家庭成员不论做什么,都讲实惠。工作斤斤计较,有利的事儿提要求干,无利的事儿不想干。个人小算盘打得非常精细,努力追求家庭更高级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第三是拜物型。家庭成员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非常强烈,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可以不择手段,对金钱顶礼膜拜。
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时代新人,怎样树立良好的家风呢?
一、树立较高的生活目标
家长对工作、生活有追求、有目标。而且能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并使之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家长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三、培养和谐礼让的良好风气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使用礼貌用语。遇事摆事实、讲道理。家里充满了和谐、欢乐的气氛。
四、追求合理的物质生活
家长靠自己的劳动获取合理的报酬,生活上勤俭节约。不论在哪里也不贪图便宜,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
经典案例:不吃饭就饿着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家教故事,是一位中国奶奶到美国后,看到儿媳如此教育孩子,特此记录下来的。她的儿媳教育孩子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她的孙子叫托比。一天中午,托比闹情绪,不肯吃饭。他的妈妈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地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奶奶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
下午,苏珊和奶奶商量,晚上由奶奶做中国菜。奶奶心领神会,托比特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
那天晚上,奶奶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焖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
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地一声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
奶奶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她使眼色。想起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她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奶奶只好保持沉默。
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三个大人狼吞虎咽。奶奶这才明白苏珊让她做中餐的真正用意。她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临睡前,奶奶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况下,托比吃饭都很积极,他不想因为“罢吃”而错过食物,再受饿肚子的苦。每当看到托比埋头大口大口地吃饭,嘴上、脸上粘的都是食物时,奶奶就想起外孙女。她像托比这么大时,为了哄她吃饭,几个大人端着饭碗跟在她屁股后面跑,她还不买账,还要谈条件:吃完这碗买一个玩具,再吃一碗买一个玩具……
妈妈苏珊教育孩子给我们的启示:
(1)不给孩子养成恶习的机会。对于孩子的无理行为绝不姑息,立即给与批评,并且要约定惩罚措施。
(2)有计划地制定惩罚措施。根据孩子的爱好制造诱饵,引起孩子的反悔。
(3)说到做到,绝不违约。我们的家长们一定会问:“孩子夜里不饿吗?”
事实是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顿不吃饭,绝对不会饿出毛病的。用一顿不吃饭的惩罚,换来孩子今后吃饭态度的改变,应该是很合算的。
给家长的建议之十八:家长多措并举,克服孩子厌学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为成绩不好而着急,却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其实有的孩子根本就讨厌学习,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看不到目标和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科学的做法是: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教育措施。
一、厌学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六差”:
1.学习基础差
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造成厌学。
2.适应能力差
有的学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发生改变,新的同学、新的竞争,造成心理压力。由于适应能力差,无法正视挫折和失败,就会丧失信心,从此一蹶不振,慢慢地患上厌学症。
3.人际关系差
由于性格原因,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最后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感到在学校没意思,产生了厌学心理。
4.学习动机差
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当看到社会上有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随之厌学。
5.家庭环境差
有的家长素质较差,打架、赌博、酗酒等,影响孩子不好好学习,混天度日,厌恶学习。有的家庭条件较优裕,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殊不知过分的“娇养”,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害,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丧失了进取心,厌恶学习。
6.社会环境差
低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成为流行时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一旦涉足其中,不可自拔。此外,学生有了错误,有的教师处理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言辞偏激等,导致了后进生厌学。
二、家长应该如何辅导孩子,消除孩子厌学心理
1.要学会表扬孩子
如果孩子学习较差,家长一味地批评,甚至经常拿别的孩子作比较,就会使孩子丧失学习信心。要记住: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所以,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即使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在批评时,也要注意态度、场合和尺度,以规劝为主,少批评、少责骂为上。对孩子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克服孩子的厌学心理。
2.要让孩子发挥特长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长,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热爱学习。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也不差,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孩子由于有特长,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产生上进心,这种心理也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3.要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
孩子学习成绩差,很多时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方法问题。如果家长总责怪孩子不如别人,孩子自己也找不到改进的方法,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比较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因此,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方法,找出其中的问题,然后指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如果工作忙或自己找不出来,可以请家教。
只要孩子学习方法改进了,成绩有了进步,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学习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4.要减轻孩子家庭作业负担
有的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增加学习项目和内容,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恐吓”孩子: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不会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会吃苦。当孩子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厌学。因此,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5.要教给孩子如何交朋友
孩子人际关系差,也是厌学的一个原因。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应当团结同学,与同学友好相处。当同学有什么困难时,要乐于助人。当自己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时,要主动向优秀学生请教和学习。
经典案例:高中阶段厌学的孩子很可怜
刘老师送走了10届高三毕业生,每一届总有几个学生让他很头疼。他们人坐在教室里,心却不知道在哪里。十几岁正是孩子活力无限的时候,他们听不懂,学不会,就会进行其他活动。班主任单独谈话、请家长协商、根本无济于事。老师、家长如果严厉批评,他们就摆出一副“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架势。通过慢慢透视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刘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其实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