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必知理由
◎“画家中的莎士比亚”,戈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 反抗侵略的凯歌,西班牙人民不朽的爱国史诗
◎ 娴熟的色彩运用,精密的对角线构图
〉名画档案
名称:《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画家:戈雅/创作时间:1814年/尺寸:266cm×345cm/类别:布面油画/收藏: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画家简介
戈雅(1746~1828年),西班牙杰出的油画家和版画家。出生于阿拉冈省萨拉戈沙附近的芬德托尔斯一个镀金匠家庭。自幼就酷爱绘画,曾进入马蒂尼兹的画室学画圣像画。1768年到达意大利,广泛学习历史上各派画家的绘画技艺。他是一位很全面的爱国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代表作有《查理四世一家》、《着衣的玛哈》、《裸体的玛哈》、《1808年5月3日枪杀起义者》、《巨人》等。
戈雅像
名画欣赏
1808年拿破仑的雇佣军入侵西班牙,腐败无能的卡洛斯王朝不战而降,不甘心做亡国奴的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5月2日,首都马德里附近的爱国志士在太阳门下发动了反抗侵略的武装起义,起义不幸失败,法国军队逮捕了大批革命志士。接着,法国军队无视西班牙的独立地位,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于5月3日的晚间和次日凌晨,枪杀了数千名起义者。极富爱国热情的画家闻知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极为愤慨和恼怒,挥笔创作了这幅揭露入侵者暴行,讴歌人民爱国热情的历史画——《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正如画家本人说的那样:“我要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
查理四世一家 戈雅
戈雅的作品既是属于写实主义风格的,但又能自如地运用象征、寓意等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含蓄、幽默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批判的深度。由于他作品中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精神,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
画面上描绘的正是这一悲壮惨烈的一幕。灰暗的夜幕下,一束强光照射在起义者身上,他们中有神甫、教士、市民和农民,他们的表情有的愤怒、不屈,也有的惊恐万分、面露恐惧。画面的中心是一个穿着白色上衣的市民,他高举着张开的双臂,愤怒地瞪着敌人,有一种不服和恼怒,恨不得与敌人同归于尽和极为不甘心的神色。他的右边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民,伸着脖子,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对他来说,死亡或许是一种根本的解脱。再右边是一个善良的神甫,他低着头,握着拳头,正在为地上死难的同胞默默哀悼,而对于自己所面临的绝境,已经置之度外了。他们的身后是两个年轻人,他们显然极为恐惧,一个面露怯色、惊恐万状;另一个绝望地双手捂面,不知所措。在他们的脚下,躺满了已经被屠杀的同胞,血流满地。他们的左边,即将被杀的人群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头。画面的右边,一队荷枪实弹的法国士兵正举枪瞄准这些正待处决的起义者,这些行刑者看不到脸面,只有平举的成排枪管发着寒光,让人想到这些杀人机器在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前的凶狠、残暴以及外强中干的本质。
这幅画反映了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在这幅画中,戈雅并没有把起义者看作是失败者,而是把他们描绘成为英勇顽强、临危不惧的英雄,这与那些内心怯弱的刽子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上被屠者的前排里站着三个人,右边的一个是僧侣,正在作最后的祈祷,中间是一个神情坚定的农民,他抬头望着夜空,在农民身旁站着的是一个起义的市民,他正暴怒地举起了双手,好像在厉声咒骂敌人。而画中刑场的背景是马德里的郊外,作品画面上的色彩对比强烈,光源从下面照射上去,更渲染了动荡不安的气氛。
这幅作品描绘得极为出色,画家采取了对角线的构图方法,使整个画面显得丰富饱满,立体感很强,并充斥着艺术的张力。色彩的运用也极为完美,士兵身后的黑影和远处的夜色交融,是衬托色,是色彩的最低层次。这些色彩与士兵和死难者黑色、银灰色的衣服形成了色彩的交相呼应,并且士兵与死难者衣服的色彩也很相近,过渡得自然、和谐,使画面浑然一体。画中张开双臂身着白色上衣,被强灯光照射的人是全场色彩最亮丽的一个,这是色彩运用的最强层次,突出了枪杀的主题,使画面的色彩达到了最高点,也把画面的恐怖气氛渲染到了最高点。
这幅画是戈雅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也是西班牙绘画史上不朽的爱国主义历史画杰作。作为世界艺术史上艺术才能最全面的画家之一,戈雅被称为“画家中的莎士比亚”。
绘画知识
空间感
空间感是在绘画中,依照透视法所营造出来的物体之间的稠密、远近、高下等空间关系,是画面中所体现出的立体感和纵深度如何的一个层面,也是绘画中构图、布局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