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维度的多样性
大众:什么是情感?为什么我们会有情感?每个人的情感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谈到一个人的思维时,我们经常会用复数形式的“emotions”一词来加以描述,但是我们却总是用“intellect”这一单数名词来形容人们的智力。然而,本书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重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情感”的状态不限于这些不同案例。诚然,我们都是在这种主流观点中长大的,即我们仅有被称为“逻辑”或“理性”的单一思维方式,但我们的思维是丰富多彩的,或许受到了所谓情感因素的影响。
然而,“理性思维”(R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并不完整,原因在于,逻辑仅能帮助我们从已发生的假设中得出结论,但其本身对我们应该作出什么假设只字未提。因此在第7章中,我们会讨论十几种思维方式,其中逻辑仅扮演着次要角色,然而我们精神的力量常常来自寻找有用类比的过程。
在任何情况下,“大众”提出的问题表明他们试图把任何复杂的东西分为两个分离且互补的部分,例如情感与智力。然而,我们将在第9章中谈到,几乎没有哪两个分离且互补的部分的区别能够描述两种真正不同的想法。相反,那些“傻瓜”理论仅为单一想法,然后再与其他各种想法进行对比。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书提出这样的观点:无论在何时思考复杂的问题,你都应该从至少两个方面去理解它,或者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大众:为什么有人会认为自己只是一台机器?
说一个人就像机器一样,有两种不同含义。第一种含义是一个人没有打算、目标或情感;第二种含义是一个人不屈不挠地决心执着于一个单一的目标或政策。每种含义都显现出残暴和愚蠢的特性,因为过多承诺必将导致更多的刻板行径,然而缺乏目标也将导致一定的盲目性。可如果本文表达的观点正确,那么所有其他观点都将被推翻,因为我们将给出使机器人不仅有“毅力”“目标”“智能”,而且有制衡机制和通过进一步扩大它们的学习能力来成长的方法。
大众:但是机器不能感受和想象事物。所以即使我们可以让机器拥有思考能力,它们仍不能给我们带来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经验感觉?
我们可以用很多词语来表达感受,但文化传统并不鼓励我们去创造关于情感运行方式的理论。我们知道,“愤怒”使人们更加好斗,“心满意足”的人则更不容易被卷入冲突,但那些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并未指出我们是如何改变自身情感状态的。
在与机器的“相处”中,我们意识到:假设有一天早上你的汽车无法启动,当你向它求助时,它只会这样回复:“似乎你的汽车并不想工作,这可能是因为你对它不好,所以它就生气并罢工了。”这显然只是对精神现象的一种描述,而这或许无法帮助你解释为何汽车无法正常工作。然而,当人们使用上述言语来描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事情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恼怒。
如果有人想掌握任何复杂的事物(了解大脑活动或者开汽车),则需要培养关于各部分内在关系的良好思维本质。为了知道汽车可能坏在哪里,他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来检查启动开关是否出现了问题,或者油箱是否空了,或者过重的负担是否损坏了一些轴,或者因电路错误而耗尽了电池。同样,如果把思维看作单一自我,那么我们便无法从中获得太多(人类的情感),人们必须学习各个部分以更好地了解整体。因此,本书接下来将讨论的内容包括,为了理解为什么愤怒等情感呈现如今的样子,你需要具备更多关于你思维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具体理论。
大众:如果我的精神资源不断经历剧变,那是什么给了我无论变得多开心或多愤怒,但我仍然拥有同一个自我的感觉呢?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在每一个人脑海深处的某一个地方存在着一个用于感受我们所有感觉和思想的常用实体?在第9章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概述:
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在没有意识到这些事如何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用低层次的思维过程解决了许多小问题。然而,随着更多层次思维过程的形成,那些更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就开始寻求表现我们最近想法的各个方面。这些思维过程到最后就发展成了我们自我模型的集合。
人类自我的一个简单模型包括如图1-13所示的相互联系的部分。然而,最终每个人都会建立更为复杂的自我模型,这些模型显示的内容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物理技能和经济观念。因此第9章将会讨论个体模型,它所指的不是唯一表象,而是一个代表你自身不同方面的不同模型的广泛网络。
图1-13 自我模型
按照人类思维是如何形成的常规观点来看,每个孩子都是从本能反应开始产生思维的,但在经历了思维的成长后,我们就到了更高的层次与水平上。那些旧的直觉可能仍然存在,但这些新资源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控制,直到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动机和目标进行思考,或者将之表征出来。
但是我们如何才能学会选定新目标呢?没有哪个婴儿可以聪明到能够自己作出正确的决定。因此第2章会谈论我们的大脑必须具备某种特殊的机理,还要以某种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吸纳我们父母和朋友们的目标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