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入门指南
接下来的几页简明扼要地阐述在摄影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概念、参数。在这儿,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摄影器材,本书中所提到的技法和建议都是有用的。首先浏览一下这些内容,在头脑里有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们运用到你的拍摄实践中去。
走进摄影
● 确定拍摄目标:在照片里只纳入影像最关键的元素,排除其他内容(任何多余的、无关的元素)。
● 摄影的“作用”:赋予被摄对象另一种活力。
●“第一人称”拍摄:摄影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并从这个角度展示照片。
● 拍摄意图:懂得需要在照片里表现什么和为什么这样表现。
● 不同的“类型”:下面所列举的这些情况可以交叉并存。同一张照片有时可以同时属于它们之间的几种情况,通常情况下,突出一个主要的特征。照片可能是:
- 图形特点:影像着重表现线条和形状。构图较抽象,画面强调构成关系。
- 色彩特点:照片突出表现色彩关系(色调的对比或协调、色彩的氛围等)。
- 新闻报道,文献资料:照片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
左图同时强调色彩关系和图形特点。对比的色彩、弯曲的线条与主题和谐统一,强烈突出组织构成关系,画面色彩饱和、炫目。右图突出表现图形结构,色彩的缺失体现出极简主义特点。单色处理反差效果明确,明亮的白色和黑色的沥青对比鲜明,另外黑白密度对比突出画面线条的构成特征。
- 表现型:照片试图传递一种情感。
- 艺术型:画面强调美学特点和独创性。
- 生态主题:描绘众生,人类或者动植物。
影像效果
● 解像力:表现影像的锐度、清晰度。取决于使用的镜头光学质量和光圈的相对孔径大小(使用最大或者最小光圈时解像力相对较差)。
● 强烈对比:照片影像近乎于黑白对比。高反差改善了影像的可读性,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 暗淡、灰暗、乏味:画面只表现了中间色,既不亮也不暗,缺乏视觉张力。
● 高饱和度:照片的色彩纯度高,有时甚至过高。
● 单色:把照片处理成黑白效果或者单色模式。
● 暗角:照片中影像周围明度比中间部分低。暗角有时是自然形成的,有时是通过后期处理得到的。
● 高调:因为拍摄时运用过曝或者后期对图像进行亮度处理获得十分明亮的效果。过曝的影像效果,画面中间色调非常明亮,几乎没有暗色调存在。
● 暗调:因为欠曝影像效果非常暗,或者通过后期处理得到暗色调。影像效果突出表现为整体较暗,中间色调差不多都是深色的,照片中几乎没有亮色调存在。
● 高动态范围(缩写HDR):照片中最亮的受光区和最暗的背光区细节都非常清晰。这个效果要谨慎使用,否则有可能会破坏影像的反差,使影像失真。
这几张照片创造的氛围比主体(音乐家、海景)更加引人注意。对于寻常主题的照片,要通过艺术手段体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上图,利用彩色人工照明,调整反差,表现投影效果,使这张照片与通常意义的新闻报道照片有明显区别。下图,描绘了湿润沙滩上的倒影、一缕缕的光线、强烈的线条和几只鸟,对明度和反差的处理使这张照片非常具有表现力,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情感。
拍摄模式
● 全自动模式:相机自动处理所有参数。
● P模式(程序自动模式):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与光圈大小这对参数组合。
● A或者Av模式(光圈先决模式):此模式,需要你自己设置光圈值和景深,相机自动配置一个快门速度。
● S或者Tv模式(速度先决模式):此模式,由你来决定曝光时间和动态模糊程度,相机自动配置一个光圈值。
● C1、C2或U1、U2模式:相机用户自定义模式。根据个人的喜好设置相机的配置(选择ISO感光度、测光、驱动模式、影像格式等等)并存储当前菜单设置(如果需要可以从说明书里查到)。
为了实现小景深效果,我把相机设置为A模式,选择最大光圈为f/1.7的镜头,取景器里特别明亮。我采用手动方式对背景对焦,使它清晰起来,同时让处于前景位置的糖果模糊。
光圈大小、景深和对焦
● 把相机设置为A或者Av模式,利用主控拨轮变换光圈大小:
- 数值小(例如:f/2.8)表示光圈孔径张开的幅度较大。可以形成小景深效果,前景和背景散焦效果明显。
- 数值大(例如:f/11)表示光圈收缩成一个较小孔径。可以得到大景深效果,影像的清晰范围比较“大”。
● 光圈:“相机的眼睛”,通过它的缩小与放大可以控制拍摄时通光量的多少。
● 相对孔径:决定光圈光线通过的能力。大孔径可以通过的光量较多,反之,如果孔径小,通光量就比较有限。
● 景深:照片中清晰范围的“深度”。如果景深大,影像的清晰范围就比较深远。
● 清晰区域:影像中清晰部分的集合。它与相机影像传感器平面平行,根据清晰范围的大小分为大景深和小景深。
● 对焦:选择照片中最清晰范围的行为,我们有时也把这个范围称作“焦平面”,它是位于清晰平面上点的集合。
● 明亮镜头:拥有一个大孔径光圈的镜头(f/1.8甚至f/1.4),对焦时取景器里特别明亮。
● 变焦和光圈相对孔径:注意,一只变焦镜头经常存在两个最大光圈值(例如:f/2.8-4.5)。它的最大孔径出现在最广角端,但是当镜头变焦时最大孔径也随之变小。而一只高品质镜头的特点是具有恒定不变的唯一最大光圈值。
● 自动对焦:相机的对焦模块自动对焦。
● 手动对焦:断开镜头或者机身的自动对焦功能,手动旋转对焦环(或者一个按钮)选择焦点。
● 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允许镜头靠近被摄主体的最近 合焦距离。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非常短。影像传感器平面到焦点位置大约只有20厘米左右,因此 镜头前端到被摄主体之间只有几厘米的距离。
● 针对细节因素对焦:被摄主体最清晰的部分沉浸在模糊的影像之中,焦点位于一个影像精确微妙的细节上,细节的轮廓与模糊的周围元素交融。
这些示意图通过相机图形前的条纹区表示景深范围和不同的拍摄情况引起清晰区域范围的变化。
快门速度和动态模糊
这张照片表现的是动态模糊效果,手持、低速快门拍摄(曝光时间:1/5秒)。相机处于静止状态而被摄主体处于移动状态。
● 相机设置为S或Tv模式,利用主控拨轮改变曝光时间:
- 数值小(例如8,表示1/8秒)意味曝光时间比较长,此时快门的速度低,容易产生抖动或形成动态模糊效果。
- 数值大(例如1600,表示1/1600秒)表示曝光时间短,此时快门的速度高,可以定格被摄主体,得到清晰的图像。
● 曝光时间:光圈允许光线通过的持续时间。
● 快门速度:快门开启到闭合的时间。曝光时间短快门速度就高,曝光时间长快门速度就低。
● 快门或者快门帘:控制光线持续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
● 抖动模糊:由于快门速度低,并且没有使用三脚架,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抖动造成画面影像模糊。
● 动态模糊:摄影师在拍摄移动的物体时,利用较低的快门速度有意制造的模糊效果。
● 线状模糊:照片中的影像表现为动态的平行线状模糊效果。
● 放射状模糊:照片中的影像表现为动态的放射线状模糊效果。
● 幽灵模糊:利用较长的时间曝光(比如超过1/4秒)得到的一种影像效果。移动的被摄物体会散成丝缕状甚至消失不见。
● 追随拍摄: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用相机追随着移动的被摄物体,在移动的过程中拍摄。被摄主体影像清晰,背景影像呈现线状模糊效果。
● 快门时滞: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这段短暂延迟的时间。如果相机反应快,二者几乎同时发生,相反,就必须提前按快门,否则就会失去决定性的瞬间。
拍摄模式设置为速度优先,选择1/30秒在汽车中拍摄到这张不规则模糊效果的照片。汽车的行驶方向(在路上颠簸着向前开)和我的逆向运动相互配合,对准向日葵,得到这张既不是线状的也不是放射状的不规则模糊效果的照片。
曝光修正
为了得到白色的背景效果,我在窗前+2挡(曝光补偿)逆光拍摄这朵玫瑰。
● 曝光:一张照片感光的程度。
● 拍摄时,如果取景屏画面的亮度不是所期待的效果,可以使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修正曝光量:
- 如果画面中影像过暗,可以把曝光补偿滑块向右调整以增加曝光量。
- 如果画面中影像过亮,可以把曝光补偿滑块向左调整以减少曝光量。
ISO感光度、抖动模糊和颗粒增大
● 感光度: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地调整更改感光度的设置。
● ISO100或者200:根据不同的相机,这是相机最低感光度,可以为你提供最优秀的画质,为相机的默认设置。
● 抖动模糊和颗粒增大:如果因拍摄条件(照度条件差)或者抖动导致图像出现模糊,可以将感光度调高至ISO200、400或者800直至出现理想的清晰效果。应该渐次地增加感光度,因为随着感光度的增加,画质会相应降低。表现为颗粒大,出现噪点。
独特色温表现出来的蓝色调,表明夜色降临。人们通常也将这一时刻称作“忧郁时刻”。在这清冷朦胧的气氛里,若隐若现的黄色灯光与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色温
● 色温:因光线波长不同,形成不同色光(白天日光的色光是白色的,日光灯的色光是微蓝色的,而白炽灯的色光是黄色的)。
● 白平衡或者色彩平衡:“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色”,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用光常识
● 顺光:光源位于摄影师背后,被摄主体前面。
● 侧光:光源位于被摄主体左边或者右边,照亮被摄主体的侧面,有利于表现立体效果。
● 中低位光:光线相对水平面斜度非常大,能表现出被摄主体极其鲜明的起伏感。
● 逆光:光源位于摄影师前面,从后面照射被摄主体,根据不同的拍摄情况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反差效果,以及发光、阴影、剪影等不同效果。
● 散射光:光线既不强烈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它被(窗帘、云朵)过滤,产生均匀、无明显阴影的照明。
光线的质量、强度和方向直接影响照片中影像的表现。左边的这张照片为逆光拍摄,将光源也纳入画面中,因此拍摄时反差就特别的强烈,表现出一个具有一定美感的剪影和光芒四射的太阳光效果。右图,来自侧面的光扫过壁橱的门,左侧玻璃隔板的影子投射到它的表面上。
光照和光效
● 亮度:一张照片的明亮程度,可以在拍摄的过程中进行控制,亦可通过后期处理进行调整。
● 明度:在照片中表现为或深或浅的颜色。
● 反差:在照片中表现为或多或少多样化的明度特征。如果(白色、亮色调、中间明度、重色调、深重色调、黑色)明度分布不是十分均匀,拍摄时图像就会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为了使图像富有冲击力,可以将亮色调的元素从暗色调元素中分离出来,反之亦然。对比强度受光照度和光源位置影响,如在拍摄的过程中不能调控,可以通过影像后期处理进行调整。
● 高光:图像中最亮的部分。通常来说接近白色但并没有过曝。
● 暗部:图像中最暗的部分。为了表现出较好的反差效果,它应该非常黑,但它的面积不能过大,否则就可能使画面过于“沉闷”。
● 中间色调:中性明度(“中间”灰)。它们的均衡水平在影像后期处理中非常重要。为了获得明快的效果,我们可以增加照片影像的明度,或者减少明度夸大影像效果。为了控制中间色调的明度,还可以通过Photoshop里的亮度滑块或者色阶控制滑块来调整。
● 聚光灯效果:场景中一个较亮的元素突然出现在阴影里。可称为“暗中亮”。
● 耀斑:当光源出现在画面的取景范围内时,在影像中形成的“光斑”。
● 眩光或辐射效果:利用影像中某一个物体,对被纳入画面的光源进行部分遮挡而形成的影像效果。
视角
● 正面取景:平行于正立面取景,比如面对一面墙壁取景,使相机影像传感器的平面与被摄主体平行。
● 倾斜取景:取景突出影像的透视效果,同时表现出图像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感。它一般位于被摄对象侧面。
● 垂直取景:拍摄时向上或向下“垂直”取景。镜头的光轴垂直于地面。
● 俯视:从高处向下拍摄。
● 仰视:从低处向上拍摄。
● 近地面拍摄:贴近地面水平拍摄。
●“丛林效果”:实现这个效果的窍门在于在画面前景纳入一些纤细的元素(多为植物),非常贴近相机,以便形成朦胧模糊的效果。
● 近摄:相机非常接近被摄对象。
● 微观位置:它的作用在于通过调整拍摄位置,改变图像中各个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两张照片的视角呈90°变化。左边这张照片,贴近地面微距拍摄,从而捕捉到了草丛中的一只昆虫。我们可以从画面背景中辨别出三叶草的花朵。此时,一朵金黄色的花蕾出现在镜头的前面,因景深非常小表现为模糊的黄色光晕,形成“丛林效果”。右边的这张照片是垂直俯视拍摄,对于地面来说正好是正面取景,形成平行于图像传感器的平面,表现出停车场地面龟裂的纹理,为照片中的景物和行人带来变化。整个画面呈现出明显的图案效果。
场景
● 前景:最接近相机的场景,我们可以把被摄主体放在前景位置,也可以把(清晰的或者模糊的)前景放在被摄主体前面。
● 背景:距离相机最远的场景——照片的尽头,根据不同的景深效果,它可能是清晰的也可能是模糊的。我们通常将被摄主体放在一个简单纯净的背景前面,这样可以避免无关的元素对被摄主体的表达产生影响。
● 层次:各个平面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关系。由分散在不同平面中相互关联的元素共同构成一幅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 焦点平面:通过对焦选择的一个清晰平面。即使景深很小,两个同时位于焦平面上的影像元素也会很清晰。
这两张黑白照片都表现出了建筑物明显的图形特点。左边照片中的拱形结构创造出一种景中取景的效果,同时画面层次表现得非常丰富(前景、拱门和栅栏;第二层场景,画面左边的剪影;第三层场景,画面右边的剪影;背景,建筑物)。右图,围绕着天井的线条被完整记录下来,获得了连续性观看的效果。超广角镜头(14mm)仰拍使影像产生明显的畸变。
焦距和放大率
● 焦距是镜头的属性,决定取景范围的广度:
- 为了得到大景别的场景,适合使用短焦距广角镜头拍摄。镜头焦距数字小(例如:24mm)。
- 为了得到一个狭窄的场景适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镜头焦距数字大(例如:200mm)。
● 定焦镜头: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没有变焦功能。
● 变焦镜头:在被限定的焦距范围之内可以无级调节焦距的镜头。它有“变焦”功能,也就是说,为了拍摄一个特写镜头并不需要靠近被摄主体,而可以通过快速变焦来实现。
● 焦距系数转换:因为相机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存在差异,所以有的时候存在焦距系数转换的问题。只有“全画幅”(全尺寸图像传感器)数码单反相机可以忠实体现镜头的“事实”焦距。而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会使镜头的光学焦距增加1.5倍左右,因此,如果将一只200mm定焦镜头用在普通数码相机上就会变成300mm的焦距。
取景
在被摄主体的前面调整取景框的位置,对被摄主体进行剪裁并决定主体在照片中所处的位置,对图像中各元素保持协调一致有着重要作用。左图,取景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行走的方向,让这些行人走进画面。角隅取景,灵活处理,没有完整地展示被摄主体。另外,只截取人物的下半身,在画面前景位置保留路面上的十字图形。右图,典型的角隅取景。沙发,作为画面的表现主体被取景框相邻两边(右边和下边)剪切掉大部分,由另外三个角包含的背景让画面得以“呼吸”。
● 取景:把被摄主体的影像放在相机取景框里。通过取景框决定组成图像的元素和相对位置,以及图像的剪切方式和取舍关系。
● 紧凑取景或者“特写”:对被摄主体进行取景,舍弃其他元素。
● 局部、细节取景:只对被摄主体重要的局部或者细节进行取景。
● 全景、全视图或者大景别取景:把被摄主体放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并把主体和环境都清楚地、详尽地表现出来的取景方式。
● 取景范围:我们选择纳入画面进行表现的视场范围和画面元素的多少。
● 完整取景:被摄主体整体地、接近全部地在照片中得到表现。拍摄中应该避免这类取景形式,因为这种形式的表现过于平庸、缺乏活力。
● 角隅取景:利用取景框接连两边剪切被摄主体的取景方式,另外两条边确定照片背景范围。这是一种较好的“构图方式”。
● 框架效果:被摄主体好像被镶了一个画框,或者被其他的背景元素包围起来。
● 依照观看的习惯或行进时的感觉取景:这一取景方式在于人物前面留出的空间要大于后面的空间。
构图
● 构图:组合各种不同元素,构成一张和谐统一、平衡匀称的照片。
● 中央构图:被摄主体正好位于取景器中央对焦点的位置(两个维度的中心),也就是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中心。除非是表现特殊的图形,否则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构图形式。
● 偏离中心构图:被摄主体的位置靠近取景框四个角中的一个。三分法构图就是这种构图形式的典型范例。
● 平行构图:图像中突出的线条或一些首要的元素是与取景框的一条边平行。
● 倾斜或者对角线构图:图像中着力表现的线或一些首要元素与取景框中的一条边相倾斜。一条具有上升趋势的对角线(从取景框左下角出发到对面右上方的线)可以使构图生动活泼。
● Z字形构图:在图像中由一条平行线和一条对角线组合形成的构图形式,或者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位置分布按照想象排列构成一个Z字形。
● 视觉重点:图像中首先吸引观者注意力的元素。
● 结构线:图像中形成特定构图形式所依据的线条。
● 阅读方向:目光自然地跟随并发现图像中的各种元素。
● 跳跃式观看:按照图像中重要的点状元素,以断断续续的方式观看照片。
● 线性观看:以视线追踪着图像中主要的结构线的方式观看照片。
● 结构:按照被摄主体的形状和线条进行构图。
一张照片的构图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和安排视觉重点和结构线,均衡场景中不同元素的构成。左图,围绕着中间几条平行的结构线,通过拍摄钢琴按键的细节形成近乎于对角线的倾斜式构图。右图是由风景中(平行于画框边缘)的几条水平线形成“平行”式构图。作为视觉重点的人物位于三分法交叉点之外,靠近照片的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