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成功的门,用任何方式都可以打开(2)
智慧点读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能力,而取决于你是否能够换一个角度来看你所熟悉的事物。
倒过来试试,答案可能就出来了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里有这样一幕:
一群小和尚围在一起看一座庙,他们都说此庙难看。只有一休默不作声地把身体弯成弓形,头冲下,看得笑了起来。其他小和尚连忙问他在干什么。一休说:“你们倒过来看看。”小和尚们效仿一休的样子一看,连连说:“好看,好看。”
正在这时,老和尚踱步过来,见小和尚们做出这种不雅的动作,生气地说:“你们都在干什么?”他把小和尚们轰走后,也学小和尚倒立着看,不禁感叹道:“哇,果然不一样,难怪,难怪!”
这个故事说明,世间诸多事正着看看不清时,反过来看却可以让人豁然开朗。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老板:欢迎,没有你我们的公司肯定不一样!
职员:工作要是太累了,搞不好我会辞职的。
老板:放心,我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职员:周六日能休息吗?
老板:当然了!这是底线!
职员:平时会天天加班到凌晨吗?
老板:怎么会,谁告诉你的?
职员:有餐费补贴吗?
老板:不用说,绝对比同行都高!
职员:有没有工作猝死的风险?
老板:不会!
职员:每年公司会组织我们旅游吗?
老板:这是公司的规定!
职员:每天都得准时上班吗?
老板:不,看情况吧。
职员:工资呢?会准时发吗?
老板:一向如此!
职员:事情全是新员工做吗?
老板:怎么可能,我们这儿也有很多资深员工!
职员:如果领导职位有空缺,我可以参加内部竞聘吗?
老板: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公司赖以生存的机制!
职员: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进入公司后的真实情况请从后往前读。
讲这个笑话的目的是想给倒过来思考的话题增加一点趣味。倒过来思考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它能改变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带给我们有益的人生启示。只要你敢倒过来想,你就会发现事情居然别有洞天。
我有个朋友喜欢从结尾往前看书。他是这样解释的:“从头读起,总被各种悬念困扰,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即便看完后,也会久不能释怀,不理解结局为何是那样的!我从后往前看,对结局了然于胸,仿佛在看一个慢镜头回放。这样看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你或许不喜欢倒着来读小说,没关系,你可以将“倒过来”的方法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做这样的填空题:
6×6=1( );
18+81=( )6。
6×6=36,18+81=99,怎么填也不对啊!其实,解题要讲究方法,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本来想不通的事,倒过来想可能就明白了。第一道题倒过来就是:81=9×9。所以括号里应该是8;第二道题倒过来就是99=18+81,所以括号里应该是6。
若不倒过来看,就比解答“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难。
还有一道类似的填空题:
若1=5,2=125,3=245,4=2145,那么,5=( )。
此时你肯定在忙着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其实,何必那么费事儿呢?回头来看第一个已知条件,你发现了什么?答案是“1”。看出来了吗?很多人都会忽略问题的起点,被已知条件迷惑,想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却越想越糊涂,走了不少弯路。
再举个寻常的例子:
我们在拍照时总是先数“3、2、1”,大多数人尽量睁大了眼睛,可当数到“1”的时候还是坚持不住眨了眼。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很简单,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不就行了!
毫无疑问,倒过来想就是一种逆向思维心理。它简单又奇妙,可许多人想不到,原因就是习惯于单向思维,按照固有的认识框架定向推演,结果费尽了力气,却走向了死胡同。吸尘器的发明者布鲁斯,就有过这样倒过来试试的经历:
一天,英国人布鲁斯观看了一种车箱除尘器示范表演。当时,“除尘器”表演是很吸引人的。可那次表演实际上是用风把灰尘吹走,因此观众被吹得满身满头都是灰尘。布鲁斯认为此法并不高明,他反其道而行之,用吸尘法,布鲁斯做了个很简单的试验:用口对着手帕吸气,结果灰尘不再四处飞扬,而被吸附在手帕上。布鲁斯想:能不能换个办法把吹尘改为吸尘呢?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研制出了吸尘器。
倒过来试试,多么聪明的想法!你若能经常这样做,或许也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问题。
总之,当我们身处羁绊或思维困顿之时,若能倒过来试试,“深度”可能就变成“高度”了。
智慧点读
想不通的事倒过来就想通了,看不惯的人换个个儿就看惯了。
只有错误才会让你继续进步
错误也有剩余价值?你搞错了吧?当然没有搞错。事实上,不只你,大多数人都视错误为洪水猛兽,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就是快刀斩乱麻,马上与错误脱离关系。这也是有道理的。大量的实例表明:人人都会犯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同志,但有些错误是万万犯不得的,其一就是原则性的错误不能犯;其二就是一旦犯了,后果将无法挽回的致命的错误不能犯。既然错误这么可怕,它还有什么剩余价值呢?
此时,如果我们能利用逆思维来考虑,不是一味地避开错误,而是反过来利用错误带给我们的经验,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事实上,错误的确是存在价值的,一个错误可能会永久葬送一个人的事业,也可能会令他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取决于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之成为对自己有益的参考,化为学习中珍贵的资产,那么,通过犯错误,要比一直不犯错误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避免更大的失败。泰戈尔的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句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它向世人揭示了,让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美国考皮尔公司前总裁F.比伦说:“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过失败的记载,你就未曾勇于尝试各种应该把握的机会。”一次错误,并非罪恶,真正的罪恶是不会从错误中学习。日本企业家本田先生也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1%,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当然,你绝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回,否则就是傻子了。
在科研上,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做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每当发现一次错误,就离正确近了一步。许多事情往往要经受无数次错误的洗涤,正确才姗姗而来。比如研制一架新型战机或一辆新型坦克,不知要经历多少错误,发现的错误越多,研制的东西越趋于完美。
再说,错误里也有合理的成分。恩格斯曾指出:“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正确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理的。”我们做事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往往都比较强,一旦目标与想象的不符,就被当作错误,使得有价值的“错误”与我们擦肩而过。翻看科学史,不难发现,很多发明都是缘于一次偶然的错误。
古埃及时期,有个帮工在厨房不小心将一碗羊油掉在炭灰里。他急忙清理炭灰。当他干完活去洗手时,手上竟然出现一些白乎乎的泛着泡沫的东西。他发现,以前总也洗不净的油腻腻的手,现在居然干净清爽了。大家知道这事后,也用羊油和炭灰的混合物来洗手。这件事传到法老那儿,他便派人用羊油和炭灰做成一个个小小的球状体,供宫里的人使用。后来,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技术又不断得到改进,方便实用的肥皂诞生了。
有个造纸厂的工人,他在生产一批书写用纸时,因弄错了配方,结果使生产出来的纸不能书写,造成了大批废品。正在他发愁时,有个朋友提醒他:“废纸是相对于有用纸来说的,或许这批纸在别处能派上用场呢?”他灵机一动,这批纸的吸水性能特别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啊。于是他就从工厂以低价买下了这批废纸,切成小块,包装起来,取名“吸水纸”,想不到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后来,他申请了吸水纸生产专利。
想想吧,如果造纸工人当时一味地懊恼,那么,他怎么会想到错误再利用呢?有些失误,并不是“错”,而是一个亮点,关键是你怎么看。顺着常规看,它是错误;倒过来想,它可能就是机会。只要你善于思索,在“错”中也可能会发现科技的存在,那么,错误也因此而熠熠生辉了。
可口可乐的发明也颇具戏剧性。据说,一个药房伙计错误地将糖浆兑上了苏打水,并且加了几块冰,递给了客人,结果客人赞不绝口,于是,一种怡神畅快的饮料诞生了。因为里面含有古柯叶和可乐果,他们给这种饮料取名为“可口可乐”。
像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错误会给你带来损失,但只要你懂得从错误中找寻有益的东西,事情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所以,不要将“错误”一概而论,更不应将其一棒子打死。因为在某一时刻的错误,在下一刻也许恰恰就是正确的。
智慧点读
成功不会再告诉你什么新的东西,只有错误才会让你继续进步。
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
如果你去过美国的北卡布中学,你会发现,在教室、走廊上张贴着很多标语,其中有一幅上写着“The biggest question is no question”。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如果没有问题了,则是达到一个高度了,是完全了解、掌握了,是进步了。而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反过来思考,没有问题了,是不是代表着没有再前进和创新的可能了呢?
著名教育家杨福家教授认为:“什么叫学问,就是怎么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教会一个学生去问问题,去怎样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他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让有问题的学生变得没问题;外国的教育,是让没问题的学生变得有问题。”乍一听,很有道理。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这样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才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这不禁让人想起两个故事:
维特根斯坦是剑桥大学的著名哲学家穆尔的学生。一天,著名哲学家罗素问穆尔:“哪个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马上说:“维特根斯坦。”“哦,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还有这样一件事,在1979年6月,中美两国互到对方的学校考察初级教育。中国人见美国小学生连加减乘除还要掰指头算时,却大谈发明创造,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初级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必将超过这个超级大国。美国人发现北京、上海等地的小学生上课时除了老师发问,一般不轻易提出问题。这些孩子每天7点钟以前就匆匆赶往学校,晚上还要做很多家庭作业。美国人也得出结论:中国的孩子勤奋刻苦,学习成绩是世界上同龄人中最好的,可以预测,再过20年,美国在科技方面将远远落在后面。
二十年转瞬即逝,结果呢?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比尔·盖茨等100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了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由此看来,没有问题并不代表懂了、会了,而是代表思想僵化了。反过来看,没有问题才是真的有问题了。
回想一下,你当学生时,是不是课堂上也只是等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推导出标准答案,一节课上完了,老师如果问“同学们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你往往回答说“懂了”“没问题”?而事实上,学生没问题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怀疑,没有自己的看法,没有自己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谈不上创新。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就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出发的。
问题意识不仅在学习中相当重要,在工作中也不可或缺。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