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领导定位(1)
一位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家说过:“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这一伟大的论述告诉我们,任何连续的劳动形成一定规模或达到一定程度后,客观上自然就会产生和分化出对劳动进行指挥和协调的“独立器官的运动”——“领导”——这样一个专门的社会职能。
一、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社会组织链条上的关键点位,是指挥和协调社会组织、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的规范力、引导力和驱动力。一般说来,“领导”可以解释为率领、引导的意思。同时,领导又是一个多义词,名词意义上的领导是指领导者,动词意义上的领导则是指领导活动。领导科学中所讲的领导,主要是指领导活动,即领导者在一定环境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根据上述概念,可以将领导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
1.领导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
构成领导活动有三个基本要素,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处于支配地位,即在构成领导的组织体系中,无论是个人领导或集体领导,领导者一定是处在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的重要地位。被领导者就是在领导者支配下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它是领导者决策和意图的最终执行者和实现领导目标的基本力量。一般来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就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环境是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领导者若要正确圆满地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就必须要正确地认识环境,自觉地适应和更好地利用环境,并且不断改善和创造环境。因此,构成这个系统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它们的相互结合便构成了有效的领导活动。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可用一个函数公式反映:
领导=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2.领导是一个动态行为过程
任何社会劳动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因规模劳动而产生的领导及领导活动也同样存在着多种矛盾。其中有两对基本矛盾:一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二是领导者的“投入”(即决策、设想和推动其实施的办法)要与被领导者行为效率的“产出”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和解决必然使领导活动变成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3.领导是高层次的组织管理活动
领导活动是通过领导者策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等行为,引导和带领被领导者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这就告诉我们,领导本身还具有管理性质。
从广义上说,领导与管理是相同的,但从二者具体的内涵来说,它们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领导侧重于大政方针的决策,而管理则以执行政策为主;领导面向全局和未来,而管理则侧重于追求当前某项工作的实施与落实。由此可见,在所有的社会管理活动中,领导既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同时又具有高于管理的特殊性。
4.领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任何领导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罗伯特·R·A·达尔曾经说过:“如果Y承认X控制Y的合法性,X就对Y有权威。或者,如果Y承认有义务服从X,X对Y也有权威。”恩格斯指出,所谓权威是指把一部分人的意志强加给另一部分人,它是以服从为前提的。领导权威能充分地表现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同时也能反映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对这种权力和威望的认可与悦服的程度。在领导活动中,领导的权威与被领导者的服从同样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领导的性质
领导活动不同于一般社会活动,它是高于一般社会活动的动态行为组织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导性,同时,它本身与一般社会活动不可分离,既是凌驾其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又是介入其间的参与者和承受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具有如下两大性质:
1.领导的二重性
任何领导都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由于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因此,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领导的主要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共同的职能都是具有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的自然需要,这就体现出了领导的共同特征,即领导的自然属性。
领导的社会属性即是领导的特殊性或具体的属性。它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领导活动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归根结底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它又要反映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不同社会制度下的领导活动都带有其非常鲜明的社会特征,比如在封建社会中领导具有的统治性,在现代社会中领导具有的服务性等。这就是说,一定的领导活动都会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因此,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领导的社会属性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1)领导二重性的关系
领导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所说的领导二重性是指同一领导活动的两个方面,并非指两种领导活动。就同一领导活动而言,共同的领导的自然属性存在于具体的领导的社会属性之中,不同的领导的社会属性却表现共同的领导的自然属性。这两个属性是相互依存的。事实已经证明,任何规模的社会劳动或任何社会制度下根本不存在只有单一自然属性或单一社会属性的领导活动。
(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的本质
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首先是据以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的身份出现的,而不是靠领导的“自然属性”的资格出现的。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家所以是资本家,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业的领导人,相反,他所以成为工业的司令官,因为他是资本家。在社会活动中,领导所具有的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等自然属性,并不影响领导的社会属性。其次,领导所具有的统一意志和权力的特征是在根本对立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用强制或者说是用欺骗来维持的。如果说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那么,就必须用服务与服从和民主管理来协调一致。因而,领导所具有的这一特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决定的,领导的社会属性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占主导地位并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认识一定社会的领导性质,既要看到其自然属性,更要揭示其社会属性。
2.领导权力的公共性问题
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方面来揭示领导活动的公共性本质,我们不仅要研究它的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等具有共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把握它的“服务”本质。领导权力不是私人权力,它要受到组织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领导权力只能是公共权力,只能被用于公共目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谋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就是服务”反映了领导权力的公共性本质。
张闻天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就是服务。领导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一论述虽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领导的定义,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今时代的领导观应该是一个以服务为核心的,权力、责任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完整概念。抓住了这个核心,又特别突出了“服务”这个最重要的含义,才能为现今的领导工作指明方向。
三、领导的分类
对于领导这种多层次、多领域的立体现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不同的类别划分:
1.按领导权力对象分类,可以把领导分为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
2.按领导活动的级别分类,有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和基层领导。
3.按领导的权威基础分类,有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
4.按领导活动领域分类,有政治领导、行政领导、党内领导、党外领导和业务领导。
5.按领导行业系统分类,可分为政府机关领导和企业领导等。
当然,领导的分类还有很多种。如在世俗观念中,有些人可以把领导分为有实权的领导和无实权的领导,等等。一般来说,领导不管被归为哪一类,比起一般群众的个人活动都是具有很大区别的。
四、领导的地位与作用
领导是事业组织成败的关键,没有成功的领导便没有成功的事业。老百姓把领导比喻为“一个单位或群体的带头羊”,领导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可见一斑。但从理论上说,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领导是社会组织协调统一的重要保证
我们知道,社会组织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这个组织系统是由许多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进行的领导活动构成的。要保证社会组织活动的协调和统一,就要使所有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人的意志,这就是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组织的日益壮大,领导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指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尽管对领导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领导层次以及领导领域纵横交错,但是,形成统一的意志和实施统一的指挥对所有社会组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同要求。
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
2.领导贯穿于社会组织活动的全过程
社会活动是通过各种环节环环相扣而连接起来的链条,这根链条上的主要环节就是建立组织。选用人才、收集信息、制订目标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及监督检查等等。这个过程的实质实际上是循环往复地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
3.社会组织活动成败取决于领导决策正确与否一个领导者能否在领导的实践中成为合格的领导者,主要看其在实践中是否尽职尽责。社会组织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大系统。每一个因素都对这个组织活动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因为领导具有“统领”“引导”的整体功能,尤其是领导决策规定了组织活动的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因此它就成为了组织行为的指南和准则。
它决定着组织效能的高低。我们通常所讲的高效能,不仅是指要努力提高效率,更主要的是要保证决策目标的绝对正确。不然的话,那种把蛮干说成“开拓”、把“庸才”推上“帅位”等马虎大意、南辕北辙式的社会活动,其效率越高,反而损失越大。古今中外,由于领导的决策错误而导致组织活动失败的事例屡见不鲜,在当今社会中更是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