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体育绘图](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47/686947/b_686947.jpg)
第三节 透视画法
一、平行透视和平行透视的特点
1. 什么是平行透视
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种物体,如建筑物、车辆、家具等不论形状如何都可以归纳到一个或几个正六面体之中。当正六面体中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就叫做“平行透视”。
2. 平行透视的特点
(1)立方体的边线与画面构成水平边、垂直边(斜置立方体是斜边)、直角边三种关系,前两种为原线不消失,后一种是平行透视中唯一的变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DBCB/35904891033187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3_0001.jpg?sign=1738883716-efJMF9tSMVkIYtDvQ4y0ey3V90vPuMKo-0-f6524af43348b0cfdca3ebf437fb0a9b)
图1-4
(2)平行透视中的变线只向一点消失,产生一个消失点,又称一点透视。
(3)正立方体有一个可见的面与画面平行称平行面,是空间平面中唯一不消失不变形的平面。它的边线属原线。
二、成角透视
在平视时,如果将物体归纳在正立方体之中,正立方体一面与地面平行,其余两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其形成的透视现象即为成角透视。在成角透视中,正立方体垂直线不变,两组与地面平行的成角线分别消失于左右两个消失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DBCB/35904891033187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1.jpg?sign=1738883716-UbXIgQckzKt2TddIQeLYcHBWm2HLFsst-0-609a176e88faf455c7ee3d2fd3c0042d)
图1-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DBCB/35904891033187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02.jpg?sign=1738883716-jh3jvsfNmlfxDUaHG4L5HAOTVCZ2Fxy6-0-db36c3a5a027b4db70fb06fc11f6ffc4)
图1-6
正立方体在成角透视中不外乎三种图形:在视平线上能看到左右两个侧面;在视平线以上能看到三个面,两侧面加底面;在视平线以下也看到三个面,两侧面加顶面。
1. 视点移动时的透视变化
视点的左右移动产生的透视变化:在视平线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视点进行左右移动,使同一环境中的物体透视形状发生变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DBCB/35904891033187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1.jpg?sign=1738883716-jkgUaeo2Uj461lkA49jn2bwmZwzf5XV4-0-1d1c68e0c7393e2b7f2496dcd6d42072)
图1-7
主点在左边,所见左面的墙和物体窄,右边的墙和物体宽,能看到床的左侧面(图1-8)。
主点在景物正中,两面墙宽窄相等。
主点向右移动,所见右面的墙和物体窄,左面的墙和物体宽,桌子的侧面较宽(图1-9)。
2. 视点的高低产生的透视变化
处于视点上半部分的景物在视平线以上向下消失;处于视点下半部分的景物在视平线以下向上消失。当视点降低时,前面的景物高大,地面狭窄,天空辽阔;当视点升高时,前后景层次拉开,地面扩大,天空缩小。
3. 视点的前后移动产生的透视变化
在描绘景物时,视点除了对景物采取横向、纵向选择外,还可以考虑到深度的选择变化。若画者距景物近,其透视缩狭变化突出,近大远小差别很大,主体突出,所见景物范围小;若画者向后移,景物的透视缩狭变化趋缓,所见范围扩大,被前景物遮挡的部分看到的多了;若画者再向后移,景物的透视缩狭变化减弱,视域范围再次扩大,景物的高矮大小比例接近正常。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DBCB/35904891033187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2.jpg?sign=1738883716-yBDRxuJcx0az8hK60VuXU29ir8lXRz4M-0-e34add690dcd04b6393f1b6dc00d4704)
图1-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4DBCB/35904891033187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03.jpg?sign=1738883716-2hdTLuF7XJdVo1eYUxBVwAOZ5M2FNS6P-0-42e6582e3f8bb2e4d000df30d9953284)
图1-9
三、人体透视
1. 人体的立方体透视
为了研究人体的透视关系,先把人体放在立体的框架中,把人体各部分理解为不同的立方体,根据立方体透视的规律可以得出人体各部分的透视变化规律和位置关系。
2. 人体在平面上的透视
人体处在空间中的某些部位在透视中会缩短、缩小。
3. 人体在任意位置上的透视
人体在不同位置上因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而产生变化,消失在视平线上。在高台上的人体也要从地面把人体移到高台上进行透视。
4. 视点的高低与人体透视
(1)视平线在画面之下,人体为仰视,透视线向画面外消失。
(2)视平线在足部,人体透视线向下消失;视平线在人体中部,人体透视线向视平线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