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每天读点生活哲学(2)
西方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提出过著名的“经济人假设”。他指出,人都是理性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他在《国富论》中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根据亚当·斯密的理论,人在作出每一个行为和选择之前,都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权衡,分析一下自己将会得到多少利益,同时会失去什么,如果得到的多,失去的少,他也就有了行动的动力,否则他就不会去行动。
“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来说,好像就有点空泛和纸上谈兵的味道了。真实的情况是,在一些重大的选择面前,我们根本就无法权衡得失,否则就不会出现所谓的“两难选择”。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在紧急的局势下分析比较以后再作出抉择。
有一个问题经常会被人提及,而且多出自女人口中:“如果有一天我和你母亲一起掉进水里,你会先救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为对于这种责任深重的情况,任何人都不会用“我不会游泳”来搪塞,至少都得跳进去。
然而,就算你可以把两个人都救出来,这个“先”字也是要命的,有一种孰近孰远的抉择在里面,而抉择之所以被称作抉择,是因为你要在“择”的基础上“抉”出一种大义凛然来。
有人说应该先救母亲,因为老婆可以再娶,娘却只有一个;也有人说应该先救老婆,因为即使可以再娶,但感情却不能再复制,所以也是唯一的,而老娘嘛,当舍得时就要舍得。
当然,后者的回答不出意料地会被嗤之以鼻,但是大众态度的一致并不能说明抉择的容易性,因为几乎所有人,不管你多么振振有词,真要面临这种情况时大概都会一脸茫然,有时候大道理和自己的条件反射是两回事。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让成人左右为难的问题,一个天真的孩子却给出了简单而干脆的答案:“管他的,哪一个离我近我就先救哪一个。”
不错,也许这就叫抉择,抓住那一刹那间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对人如此,对世事也应该这样。在此,人类的理性显得是如此苍白。
曾经有一个幽默故事是这样讲的:
在某国首都举行了一个妇女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界妇女代表。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在会上发表了她对选择爱人的看法,并说明她的丈夫就是她父母为她选定的,这使她至今都很高兴。
有位妇女不理解她的观点。问她:“为什么?”
“因为,”她说,“如果是自己选择的,我将悔恨终身。”
什么是自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你面前摆着很多条路,而你却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这时候,问题出现了,困惑也来了,因为你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就无法选择其他了,而你又无法比较选择哪条路会对你更有利。两难选择让人很难受,但选择太多了,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在自由面前,你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所以,自由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字眼,在古希腊,“自由”一词本身就有“刑罚”的意思。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当选择变为一种抉择的时候,自由对人来说无异于刑罚。
惜缘思源——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写过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说人生的道路不能由自己决定,而是靠一种外在的“机缘”——生命中“偶然”遇到某些人,“偶然”发生了一些事,而这些人和事却又“偶然”地联合了起来,影响了你人生的轨迹和生活的道路。蓦然回首,原来自己是被这些“偶然”操纵着,如果生命中没有这些“偶然”,自己的人生轨迹就会是另一番图景。可是,人再也回不到原来的起点了,生命原来没有自己的重量,只是一片秋后的落叶,随风四处飘荡。既然如此,生命的重量在哪里?自己何以才能操纵自己的命运?
可是,如果人摆脱了这些“偶然”,又会陷入另一片“偶然”的汪洋大海。人生也许就是在这些“偶然”中实现的,根本无法摆脱。因为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就无法成其为人。佛家则在一种更深的层面上阐述了人生的这种“虚妄性”。在佛家看来,岂止是人,万物全部都是“因缘而起”,哪里来的自性?人按自己的本性行事,肯定会幸福、快乐,可是,人的真正本性又在哪里?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是《庄子》“大宗师”篇中的一个故事: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相互湿润以求生存。这情景的确感人,但是这个故事后面还有一句话,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虽感人,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彼此互相忘记,畅游于江湖之中。
当两条鱼相互牵挂、相互怜悯的时候,也就是处在最不适宜、最为危险的境地的时候,然而,一旦脱离了不适和危险的境地,它们就忘记了对方,甚至也就忘记了自己。当它们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时候,它们也就完全回归到了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最符合它们真性,也是它们最为适宜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鱼儿相濡于陆地,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庄子看来,混沌无知的状态,是万物最为适宜的状态。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它与其他东西的处境是多么不同,或高或低,或热或凉,或干或湿,或净或脏,只要是合于自己的原本真性,它就会生活得很自在,以致达到什么都不感觉、什么都忘记的程度。庄子把这种情况称为“相忘”,意思是完全适宜、无所感知。与此相反,一旦脱离了与它的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它就会感到不适,甚至受到伤害,不管它眼下所处的环境在旁人看来多优越,多么令人羡慕,也毫不例外。换个角度来说,当一个东西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所感觉的时候,这个环境便与它的原本真性产生了距离,感觉越大,距离也就越大,到它的感受达到不能再忍受的时候,那它就难以存在了。
按照庄子这样的道理来观察社会和人情,友爱和亲情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它是真性受损、环境恶化的象征,是混沌消散、人心奸巧的结果。假如不是如此,大家都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而然地交往,都在与自己原本真性相适的环境里自由成长,哪里用得着故意亲近?庄子由此得出结论说,最好的生活是自然而然、无感无知的生活。一旦打破了这种生活环境,哪怕是进入一种看上去甚为豪华、甚为荣耀的境地,那可就要注意了,它很可能会带来与自己的追求完全相反的结果,因为这种环境的改变与自己的本性不相适应。
然而,鱼儿畅游于江湖之中,自由自在,可以说恢复了自己的本性。即使遇到了和自己曾经相濡以沫的那条鱼儿,也会擦肩而过,不会伤感,不会回忆,也不会不舍。可是人呢?人是靠情感活着的,即使擦肩而过,大脑中也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所谓的“相忘”不过是自欺欺人。庄子说的“本性”,也许根本就不适合于人,人只要活着,就要处世,而所有的经历,不管是好是坏,早已不自觉地影响了你的生活。
既然人生的轨迹是“偶然”的,我们又何必耿耿于怀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欣然接受并欣赏这种“偶然”呢?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的光景,在佛家所言的生命轮回中,这几十年的生命又是何等的微乎其微。但也正是在这微之又微的几十年的人生轨迹里,有人精彩显贵,有人潦倒寒微。但是,无论人生历程和轨迹如何勾勒,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刻能量和热量,爱己和爱人之心无限释放。因为你只有这么几十年的生命可以给予别人,为何不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呢?
人生在世的“偶然”,说到底,其实是一个缘字。缘深缘浅,缘非缘是,缘来缘去。一切皆缘,父母之缘,兄妹之缘,朋友之缘,牵手之缘,一面之缘,莫过于此。对人来说,缘即是源,既然有缘而成源,我们为什么不惜缘思源呢?
和你一起相濡以沫的人,是你一生最值得牵挂的人。因为这个人可能就是你前生千辛万苦的修行换来的“偶然”。这一生有这样一个人,他(她)愿意与你一起慢慢变老,愿意与你一起到夕阳白发,这就是生命在不息的轮回中的最大的幸福。缘实在妙不可言。
至于朋友,朋友也有多种,亲友,诤友,挚友,女友,男友……朋友,未必非要下一个定义,也无须刻意强调新旧朋友之间的差别。它的意义仅在于: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你伸出了你的手,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则短信,一次推心置腹的聊天,一次徒手的散步,这些都是足够了的。面对默默人间情,何言相忘于江湖?人做不到独立的个体,也不可能离群索居。
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无论是友情还是亲情,付出才是一种幸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相忘于江湖呢?谁又能够放得下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没有人能够放得下,所以勿言相忘于江湖。
我们不会忘记儿时的玩伴,也不会忘记中学时的同桌,更不会忘记给我们生命的父母,我们同时还不会轻言放弃给我的生命增添更多情趣和乐趣的恋人。
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临终时对他的弟子说:“请告诉世人,我这一生过得很幸福。”维特根斯坦的话发自内心,他是在感恩生活。
莱布尼茨说:“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莱布尼茨说这句话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他在感恩世界。
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评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制度是善还是恶,生活是幸福还是悲哀,都掺杂着太多的个人情感和经历,往往有失偏差。但是抛开个人的因素,如果还会对生活和世界抱以感恩之情,那就是一种胸怀和气度。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包括感恩逆境和敌人。
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不同的选择将注定不同的生活。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界,则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可爱,也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诗经》里有句珍珠般的言辞:“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但他们却因为爱与被爱结下了感恩之源。这之间,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谁能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世界科学巨匠霍金。
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都刻着:思考与感谢。让我们也随时提醒自己:思考我们所有的,并培养感恩的态度。
对生活,对世界,对身边熟悉和陌生的人,对我们的朋友和对手,真的要感谢他们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精彩的生活。
不到两岁就又聋又瞎的女孩海伦·凯勒,通过艰辛的努力,学会了其他正常孩子应学的所有东西。进入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后,她学习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以及数学、文学、历史等所有大学修习的课程,更为感人的是,她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不少文学佳作。在盲人中,她的名气也许仅次于荷马。从海伦·凯勒明理谙事开始,她便“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从不为自己身处逆境而气馁、烦恼、颓唐。相反,她自感每天都活得很“滋润”。她每天渴望雨露,渴望阳光;她每天都给自己留下想象的空间:灿烂的朝霞,悠然的远山,茫然的星空;她每天充满自信心,与命运挑战;她每天都求知不渝,从而唤醒了自己的心灵,给了她光明、希望和快乐,使她重获新生……
海伦·凯勒“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的生活理念在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有形象化的描绘。这位盲人作家设想了她如果有三天的视力,将如何支配的实施方案。她说,她要看那些老师和朋友的脸,要到树林中散步,看黑夜如何变成白昼,要参观艺术博物馆,通过艺术的欣赏来探索人类的灵魂,最后,还要看看人们的活法。海伦·凯勒将视觉“当做让生命更加充实的手段”。虽说她几乎是先天性地失去了这一“手段”,但是,因为她“感恩生活,善待每一天”,所以,自感“内心总是一个光明的世界!”
维特根斯坦说:“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其实,幸福的感觉不是由处境和外在的条件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心。想想我们得到过的爱,哪怕它并不多;想想亲人、朋友,甚至是不相干的人为我们做过的事,哪怕只是举手之劳;想想早晨扑面而来的清新的空气,想想拂过我们额前发丝的调皮的风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谢生活呢?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地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和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的人。
得失之间——宠辱不惊,遇事从容
在物理世界中,永动机是制造不出来的,因为它违反了自然界的能量守恒定律。同样,生活中只有所得没有所失的事情是没有的,因为它打破了生活的规则。上帝不会把所有的糖豆豆都给你吃。因此,所失和所得构成了最为朴素的辩证关系,正所谓否极泰来。
否极泰来,据《辞海》“否泰”条解释:“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泰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否谓‘天地不交而不物不通’。后常合用否泰。”今之解释,即“泰”就是顺利;“否”就是失利。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会发生变化,转化到这个事物的对立面。“否”就会转化为“泰”。
否极泰来,是辩证的规律,即是信仰的理性、理想的寄托、精神的支柱,也是忧患意识的表征。体现了价值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