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宋史研究论丛(第三十七辑)
姜锡东主编更新时间:2025-04-28 17:56:01
最新章节:征稿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宋史研究论丛》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本集刊注重学术研究中的“新材料、新方法、新观点”,主要刊发宋史领域学术论文,兼及辽夏金元史。此为第37辑,收录35篇学术论文,分为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宋代军事史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宋代法制史研究、宋代文化史研究、宋代文献与考证、辽金元史研究、研究综述与述评等栏目。本辑所刊论文,或研究考证提出新见,或发掘新史料,为学界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供宋辽夏金元史研究者和爱好者参阅。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宋史研究论丛(第三十七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征稿
- 森公章《遣唐使与古代对外关系趋向——日唐、日宋交流》评介
- 辽朝军制研究的新突破
- 政治史研究走向何方?
- 研究综述与书评
- 从契丹故事到多方妥协:金帝圣节“改期受贺”考论
- 辽代宦官、内侍省及相关问题研究
- 辽代末法观念三题
- 辽金元史研究
- 南宋浙江亭历史沿革及位置考辨
姜锡东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赵匡胤:从黄袍加身到金匮之盟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平的历史著作。从赵匡胤的早年经历、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到最终的离奇死亡,全面、真实地展现这位历史人物的多面性。通过对赵匡胤一生的梳理,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赵匡胤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26.6万字 - 会员
二十世纪前期日资在华企业的演变:以本溪湖煤铁公司为例
本文讲述了日本大仓财阀势力是如何深入到中国本溪地区,并不顾中方的反对执意建立本溪湖煤铁公司。但在中方不断的抗议浪潮中又不得已将公司的所属权由独霸转为“合办”,并考察了公司最终实现“合办”的复杂过程。文章细致地分析了公司人事安排和机构组织,以及中日双方在不停的博弈中,最终制定出了相关制度。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着重讨论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东三省之后,煤铁公司再次沦为日本进行殖民主义的物资来源之一。历史11.1万字 - 会员
晚清满汉矛盾与国政朝局(1884—1912):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的考察
满汉矛盾乃清代政治史核心内容及根本特征之一。本书建基于学界先进相关成果,由整体清代大视野,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以统治阶级上层为中心,据以内阁、部院、军机处、总署四大中枢机关及地方督抚之计量资料,首次系统地摹画了甲申易枢至清亡近三十年间满汉矛盾与甲申易枢、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东南互保、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诸多国政朝局嬗变之关联,凸现了晚清政治史的复杂性、曲折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并有所创获历史22.3万字 - 会员
蔡东藩六史:宋
本书讲述两宋320年间,历18帝,由开国到灭亡的历史。记录了北宋重文抑武、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的历史教训,详细描写了陈桥兵变、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岳飞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历史55.6万字 - 会员
《史记》人物论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塑造和刻画了一大批古代人物,构成了一座历史人物的艺术长廊。其中那些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堪称典型而无愧。本书便是阅读、欣赏、研究、探索《史记》所写这些人物的心得、体悟、识解与发现。全书依人物时代先后为序,分为夏商周人物、春秋战国人物、秦汉之间人物、汉初将相、文景时代人物、武帝时代人物。其中美德恶德,是功是过,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本书既可作为历史21万字 - 会员
汉代外来文明研究
本书在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汉代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从动物、植物、器物、毛皮、纺织品、香料、药物、珠宝、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对汉代输入的域外文明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汉代时期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汉代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本书还讨论了汉朝对周边和西域的战争,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使节往来、佛教传播以及民间交往如何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和历史64.8万字 - 会员
秦国历史与北方历史地理研究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和秦国历史文化学习和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秦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收录论文9篇,主要研究秦国区域开发及其文化精神、秦国工商业发展、秦国东伐战争以及秦昭王朝政治的特点。(2)《水经注》研究,收录论文、札记4篇,主要论述《水经注》撰述、所载祠庙和区域记述的意义等问题。(3)历史城镇与聚落研究,收录论文12篇,主要论述统万城、明人建都观念以及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历史26.7万字 - 会员
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
本书以张居正改革群体为研究对象,将张居正改革置于明代中后期历史演进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考察张居正改革群体及其演变,揭示张居正改革群体与张居正、张居正改革、晚明政治格局及晚明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本书贯彻实证研究,在充分研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搜集和整理明清以来有关张居正改革群体的文献资料,包括正史、地方志、档案、文集、笔记、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注重新史料尤其是地方文献的挖掘,从文献中发现历史历史20.7万字 - 会员
华北“无人区”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敌后抗日武装斗争,隔绝、切断抗日根据地之间、抗日武装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灭绝人性地推行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在华北的长城沿线、冀晋边界、晋东北等地大规模制造“无人区”。它是日本侵略者精心策划、有组织地对中国人民实施的长期、残暴野蛮的大屠杀,不仅便广大“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空前的大劫难,而且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历史1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