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普里什文创作的文体研究
李俊升更新时间:2025-04-25 19:18:43
最新章节:Благодáрственные слов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普里什文是俄罗斯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散文、童话、文学创作论都有传世之作。本书以作家的创作史实为依据,以体裁类型为方法,对他的创作展开研究。高尔基夸赞普里什文:“列斯科夫之后我们的文学语言中再也没有如此老道的俄语了。”普里什文清词丽句,功夫在语外。他有深厚的俄罗斯文化底蕴,又浸濡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俄罗斯的山水风貌,作品充满浓浓的画意。他用笔精炼,立意明确。语言所浸透的道德哲理,使他的文体创新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普里什文创作的文体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Благодáрственные слов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三 抒情、写实与哲理相结合的象征型风格
- 二 抒情浪漫型的风格
- 一 写实型的风格
- 第九章 文体艺术的风格追求
- 六 普里什文语言的音乐性
- 五 普里什文语言的简洁性
李俊升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绿野仙踪》副词研究
清代中叶的著名长篇白话小说《绿野仙踪》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郑振铎先生将其与《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清中叶三大小说,认为“皆为前无古人之作”,赞其“比《儒林》涉及的范围更广,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比《外史》更深刻,而其技巧与笔力也更泼辣”。《绿野仙踪》作者李百川主要生活在河南、陕西等地,其语言全面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整体面貌中。副词作为虚词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内部不均衡,个性强于共性,需要做整体研文学22.6万字 - 会员
茅盾的“留”与“别”
本书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视角下研究茅盾1927—1936十年间小说创作。围绕《子夜》这一轴心,综合考察茅盾早期革命文学和“左联”时期创作,并着力呈现这些作品相互之间的互文本关系。进而发掘茅盾小说创作与国民革命之间潜在的联系,呈现茅盾在国民党左派、“托派”等各种复杂力量之间的进退取舍,以及其作为左翼知识分子的复杂精神历程。文学19.4万字 - 会员
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选择
本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精选论文集,这些论文在很多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学术观点。按照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民族理论建设、少数民族跨学科研究四个板块进行编辑,旨在反映当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建设性的学术资料。文学60.2万字 - 会员
唐诗的历史想象
历史想象即诗人对历史的诗意想象。唐代诗人成功运用历史想象的技巧,将历史因素转化为诗意要素,形成了唐代历史诗歌的繁荣。本书从接受想象与创作想象两个层面,勾勒出唐代历史诗歌的艺术特征,探讨作为历史知识接受主体的唐代诗人,想象历史情境,理解历史意义,形成理解并解释的历史意识的过程;探讨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唐代诗人,把接受并理解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意识融注于心,将历史材料酝酿加工,创造出诗歌历史意象的过程。文学19.5万字 - 会员
绿色写作:英美浪漫主义文学生态思想研究
美国著名生态文学批评家麦克库希克教授,娴熟地运用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重新解读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约翰·克莱尔、威廉·布莱克、玛丽·雪莱、爱默生、梭罗、约翰·缪尔和玛丽·奥斯汀的“绿色写作”,探赜索隐他们作品中幽深玄妙的生态思想。认为他们重新概念化、情感化和历史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极其丰富的“绿色思想”,不仅提供了全新的感知自然的范式,而且开创了“绿色写作”传统,传播现代生态思想和生态文明理文学20.8万字 - 会员
京都学派: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研究
青木正儿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本书以青木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近代日本文化语境,集中考察了青木正儿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明确了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辨析了近代日本中国学是如何通过回归中国文化的本原来确立中国之“差异性”以及如何寻求“自我”本质的努力过程。文学16.8万字 - 会员
长安文化视野下的杜甫研究
本书主要考察杜诗与长安文化的关系。第一章概述了长安文化在唐诗发展中的意义,第二章总论长安文化与杜诗的关系,第三至第五章具体论述不同时期长安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杜诗产生的影响,以展现长安文化精神在杜诗发展中的意义。文学20.2万字 - 会员
土改文学叙事研究
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平分土地为中心重建乡村政治秩序,改造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土改运动在政策上的变动和现实的复杂性,带来了土改文学的丰富性。本书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对于土改文学做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勾勒出不同历史阶段叙事模式的演进过程,探究在文学与意识形态、作家与批评、创作原则与政策规定的互动中文学发展演变的复杂轨迹,揭示其在20世纪文学史上的独特文学27.3万字 - 会员
阳明后学郭子章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
阳明后学郭子章政绩显著,著述宏富,哲学思想深邃。本书从史料、郭子章著述及其友人的记述中勾勒郭子章的生平行述,清楚地展示郭子章思想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人际交往状况;结合郭子章著述,深入考察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彰显郭子章在方志文献与文学文献上取得的成就;考察郭子章文学作品,探析其诗歌、经世致用之文、笔记小说等文体创作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抽绎郭子章《豫章诗话》及相关论述中的诗学思想,肯定其首文学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