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灸法秘传(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第二辑)
(清)金镕抄传 雷丰重编 李晓寅等校注更新时间:2024-06-14 16:04:33
最新章节:内容提要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灸法秘传》由清代金镕抄传,雷丰重编,成书于光绪七年(1881)。全书共一卷,首列五条灸法凡例;次列常用穴正面图、背面图、指节图、灸盏图;再列灸药神方、针灸时间禁忌等;继而载述中风、眩晕等70种病证的灸治用穴,在每一病证名下,先议病,后列应灸之穴,言简意赅,切合实用;卷末增附太乙神针和雷火针法,太乙神针依次列述药方、用针法、穴道取寸法、正背面穴道证治、太乙神针正面背面穴道诗;雷火针法包括处方、制备方法、应用方法等内容,涵盖了清代特色灸法。该书首载银盏隔姜灸法,是体现清代针灸学术特色的艾灸专著,可资借鉴。本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的清光绪九年(1883)刘氏刻本乐善堂藏板为底本。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灸法秘传(浙派中医丛书原著系列·第二辑)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清)金镕抄传 雷丰重编 李晓寅等校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辨证录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医学36.7万字 - 会员
健康长寿:延缓衰老的科学与行动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医学13.7万字 - 会员
学习中医很简单:我的《四圣心源》习悟记
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入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入到中医的氛围里。紧接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最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医学16.8万字 - 会员
任之堂脉学传心录:从入门到应诊的中医通关之战
本书是以任之堂讲课提纲为写作蓝本,以中医学子在任之堂求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重点叙述,把“由脉把出病机,由病机写出治法,由治法处方选药”这一系列完整辨证过程奉献给读者。并在听课笔录手稿和录音整理的基础上予以编排润色,故写作风格是原汁原味的讲课形式。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语言白话,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医学19.6万字 - 会员
舌诊十讲(第2版)
舌诊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临床价值巨大。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舌质就是舌头的肉质,舌苔就是肉质表面覆盖的一层苔藓样物质。舌质和舌苔均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缺一不可。看舌是医生平时诊病过程中,采集病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很多时候,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特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下,舌脉成了医生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同时擅长中医科普,个人自媒体影响力巨大,自媒体舌诊系列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本书医学4.2万字 - 会员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名医特色疗法丛书)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医学18.7万字 - 会员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本书既是作者行医20多年的精髓,也是气象学与传统中医学密切关系的呈现:以一年耳十四节气为主要线索,气象(天气、气候、阴阳)为切入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提供自然、健康、实用的养生方法。医学21.5万字 - 会员
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本书应用反射学的观点,把经络归结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提出针灸疗法是一种反射疗法,使传统的针灸疗法与经络学说面目一新,并为它们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书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来在国内外从事针灸临床、科研的丰硕成果与经验,阐释经络的实质与探讨针灸疗法的主要技术理论,尤其注重从临床实际出发,分析针灸治疗常见顽固病症时的难点与提高疗效的途径,故它不仅是针灸临床、科研、教学人员的高级医学63.4万字 - 会员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第2版)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医学42.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韦以宗医案医话文集
第一章医案第一节脊柱疑难病医案第二节临床经验方第二章医话第一节如何开创中医整脊学第二节关于脊柱运动力学理论第三节关于脊柱疑难病诊疗第四节中医相关学科问题第三章科学研究第一节技术史与古籍文献研究第二节创伤骨科研究第三节脊柱运动力学研究第四节脊柱疑难病临床研究第五节中医发展问题研究附篇:1、韦以宗从医历程简介2、韦以宗主持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照片选3、韦以宗诗词书法选中医45.6万字 - 会员
郑氏针灸全集(第2版)
本书共分五篇:①经络腧穴:在论述腧穴基本知识的同时,对常用及重要穴位根据作者实践加有按语,以便读者加深印象。②针灸方法:主要介绍家传手法并对手法补泻进行探讨。③临床治疗:主要介绍临床配穴原则规律等,公开了郑氏家传秘方。④择时选穴:论述纳子法、纳甲法、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及飞腾八法的知识及运用方法。⑤医话医案:包括针灸问答及临床医案。本次修订增加了若干郑老生前珍贵的照片,文中的插图也会休整、美化。中医36.1万字 - 会员
文登特色整骨关节疾病中西医诊治研究与经验传承
本书提纲挈领,由点及面,系统介绍了骨关节疾病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发病原因,以及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等内容。本书编者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归纳总结,力求保持中西医结合的特点,体现继承性、科学性、权威性、时代性、简明性、实用性。本书即保持全书的系统性,又注重对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深入的疾病、热点问题浓墨重彩。其内容丰富,文字简练,科学实用,操作性强,是一本值得中医31.3万字 - 会员
实用中医风湿免疫病学
本书为《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之一种。将中医临床医学进行系统梳理,理清其发展脉络,总结其卓有成效的治病方法,理清其固有的治疗思路,将零散的经验纳入到中医临床医学理论体系中,这就是《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编写的思路。《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是一套真正反映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汇集古今中医临证经验,既有系统理论,又含具体治病方法的实用的中医临床医学学术著作,理论系统、内涵丰富、临床实用为本书的特点。本丛书中医77.6万字 - 会员
田芬兰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辑要
田芬兰教授是全国较早从事中医心病研究的专家,治学严谨,融古贯今,撷采众长,勇于开拓,富于创新,是全国第四、五批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为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勤于临床,研究经典,善取各家之长,勇于创新,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本书是田老从事中西医学结合临床工作50余载学术理论与临证经验的总结。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部分在总结了脾胃学说源流及发展的基础上延伸中医22万字 - 会员
常见病饮食调养一本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不合理的饮食导致的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并且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也从满足人体第一生理需要发展到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本书内容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院饮食指导,将饮食按不同种类进行分类,以适应不同病情的需要;第二部分详细对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等临床常见病进行介绍,提出各种疾病的饮食原则及饮食注意事项,并以案例的形式进行简单说明,体中医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