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哲学课
更新时间:2023-09-05 11:06:27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书中收录了胡适、汤用彤、嵇文甫三位先生的经典讲义及著作,从先秦诸子到秦汉经学,从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思想,按历史顺序分为七个部分,站在大师的高度读哲学,为读者精选中国五千年哲学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与思想观念,凝结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哲学思想来展现各位先生新颖、全面、前沿性十足的学术成果,对当今的中国教育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品牌:紫图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紫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哲学课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论集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举办的“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研讨会”的论文结集,汇集众多礼学研究大家及学术新锐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等方面探讨相关议题,以推进礼学研究的多维度发展。哲学31.5万字 - 会员
究真求道: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哲学省察
本书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处理路径:西化派、复古派和调和派,分析了其各自的独到和偏颇之处,尝试回到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张力源点,接续前辈学人的自觉探索和批判,重新审视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道路。全书对于现代化背后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知识创新”为中心,基于“知识体系”自觉来回应“知识主义社会”到来的理论方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相关方案反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资源。哲学21.5万字 - 会员
齐物·齐论·齐语言:庄子逍遥游思想三层面研究
《庄子》之“道”,“逍遥游”为“道”之境界,而“齐物论”则是得“道”之津梁。本书尝试从《庄子》文本本身出发,还原庄子时代背景。入乎其内,以“逍遥游”和“齐物论”为视角,发掘庄子思想的深刻性;出乎其外,以天地万物和宇宙人生为准绳,把握庄子思想的系统性。在内外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会通精神分析理论与语言哲学,揭示庄子思想轨物范世的本真意义,深度探讨庄子思想的文化内涵,发掘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哲学21.2万字 - 会员
论语误解勘正
本书以《论语》自然篇章为序,先列出有误解的《论语》原文,继而列出古今误例,然后做出有理有据的勘正。勘正时,主要采取训诂法、文献互证法等,以强有力的训释和文献依据来纠正误解,确定其正解。哲学38.3万字 - 会员
传习录百句: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
“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王阳明是十六世纪明代中国的大儒,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作“阳明心学”,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儒家哲学发展的又一理论高峰。而记录王阳明论学语录和书信集的《传习录哲学8.1万字 - 会员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是蒋维乔教授的力作,该书系统梳理了自清初至民国初年近三百年间中国哲学思想的演变历程。蒋维乔将这一时期划分为复演古代学术时期和吸收外来思想时期,深入剖析了各学派、各家的学说著述,并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书中不仅展现了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还揭示了社会变迁对哲学思想的影响。该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对于理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哲学6.3万字 - 会员
哲学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哲学视角,着眼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总结“中国经验”、凸显“中国特色”,深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哲学25.2万字 - 会员
科技与社会十四讲
本书以科技哲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为主题,尝试从十四个方面描绘科技新世界的大致图景,探讨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于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态度。在科技新世界喧嚣的表象下,探寻人类调节、引导和控制它的方法、途径和努力,对当今社会颇有警示意义。哲学10.8万字 - 会员
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境界(光霁丛书)
本书选篇突显了陈来先生对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哲学精神与境界的阐释,集中体现了陈来先生对儒学的贯通研究与全面认知。本书以历史沿革为序,上通三代东周,溯源儒学之根与魂;下贯阳明、船山,一直到现代新儒家。开篇所论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世界观、价值观,主要是依于儒家思想所作的展开。之后论孔孟、宋明理学、近现代儒学和依于仁学谈论的儒学之现代价值,从中可以窥探陈来先生对儒学与中国哲学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展。哲学2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