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二战全史
《二战全史》编委会更新时间:2021-09-27 12:16:35
最新章节:No.4 大审判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德、日、意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涉及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波及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9000余万军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世界战争。《二战全史》汇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上架时间:2021-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二战全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No.4 大审判
- No.3 惊世核爆
- No.2 日本军政全面危机
- No.1 八路军揭开中国战场战略反攻序幕
- 第二十章 远东终局
- No.4 希特勒之死
- No.3 滚滚铁流
- No.2 雅尔塔会议
- No.1 暗堡行刺
- 第十九章 对德国法西斯的最后进击
《二战全史》编委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三版)
本书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其在新大陆上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伴随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成长历程,提供了研究美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线索。历史0字 - 会员
岐路徘徊:1918—1945年的奥地利
本书是一本奥地利近现代史的普及读物。在追溯了现代奥地利国家诞生过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1918年奥地利独立后是怎样从一个经济凋敝、政治孤立的阿尔卑斯山麓蕞尔小国,逐步成长为今天举世闻名的富足国家的经历。特别是书中生动记叙了自1933年起奥地利放弃了对德奥合并的幻想,不畏强敌、竭力抵御法西斯德国吞并的一段历史,对陶尔斐斯、许士尼格等几位奥地利近代史上著名人士的爱国事迹也做了详尽刻画。历史11万字 - 会员
印度会崛起吗?
本书从“从土地出发”“精英与大众”“民族之重构”“发展之探索”四个层面,勾勒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1世纪初现代化转型的诸多面向,并透析印度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为全面了解发展中的印度提供有益的视角。历史16.7万字 - 会员
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长期以来,“中世纪”是西方历史叙事的一个符号,是现代之前愚昧、停滞的“黑暗时代”。《光明时代》则以新的视角回溯中世纪的千年历史,从拉韦纳的礼拜堂开始,以诗人但丁结束,重新审视了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崛起、查理大帝的统治、维京人的迁移、阿拉伯人的扩张、奇迹传说、黑死病,以及蒙古人的冲击,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罗马文化的延续,不同民族、地域之间人员、物质、文化的流动,不同传统的共存和冲突,重新发掘了处于非中历史16.1万字 - 会员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增订版)
本书以“文明演进”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36.5万字 - 会员
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
本书论述的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对象,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在侵略者一方,随着美、日、德等新兴列强在远东的崛起,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华利益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新形势的变化,英国的索尔兹伯里第三届内阁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由视中国为英国的禁脔转而参与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划分,并开始放弃其传统历史23.6万字 - 会员
法国小史
本书以30个章节串联起法兰西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600年马赛利亚城(马赛的前身)诞生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办,从法兰克王国创立者克洛维、圣女贞德、“阿维尼翁之囚”教皇、“太阳王”路易十四、“科西嘉怪物”拿破仑、“老虎总理”克雷孟梭、“永远的将军”戴高乐,到大革命的群众、“五月风暴”的学生、罢工运动的工人,成百上千的人物、事件交织缔造了法兰西波澜壮阔的历史。历史15.7万字 - 会员
韩国研究论丛(2018年第1辑/总第35辑)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22.2万字 俄国思想史: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译林思想史)
本书以欧洲思想史为镜鉴,全景式地介绍了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到20世纪初共百余年的俄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作者看来,俄国的18世纪和19世纪构成了一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时代,便于人们将它视为一个结构整体。正是在这一时代,作为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出现,他们关于俄国命运、关于自身使命等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他们围绕着传统与现代、俄国与西方、民粹与马克思主义等主要轴线的思考,呈现出俄国思想历史4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