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创意写作系列·自然旅游创作:新界风物
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 梁秉钧更新时间:2021-03-16 15:30:27
最新章节:第10章 編者小語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也斯曾提过不少人对写作感到迷茫。有人认为自己是大作家,很有才华;也有人认为,写作是不能教的,是天赋。但其实,这关系到我们怎样观察,怎样表达,怎样用文字与别人沟通。也斯的写作教育理念是“细心观察·真情表达·跨界写作”。《自然旅游创作:新界风物》是也斯最后一本策划的创意写作丛书。本书由台湾著名自然观察作家刘克襄及也斯等香港作家,分享如何在旅游中,用心观察自然,引导学生以细腻的文字表达真挚的感情,学习跨界写作。叶辉从文学与电影里的香港故事,到学生的创作练习,研探令人有所观察和反思,明白情理、历史与当下现实的关系,而创作反映了一方水土,连系人情,充满生活记忆与“地方感”。陈云香港人必须自己讲故事。我们的青年一代丧失了榕树头讲故事的环境,只能在大学创作班学会写作技巧,外出体验生活,写香港的故事。这不是最好的环境,但这是最后的机会。刘克襄非都会的香港、看不见的香港,或者另一种香港,无疑是这一丛书最大特色,也是岭大年轻创作者书写生活最具魅力的内涵,更有系列地展现香港文学在地独特的多样性。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3-07-15 00:00:00
出版社: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创意写作系列·自然旅游创作:新界风物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0章 編者小語
- 第9章 行山隨想
- 第8章 山徑旅行與郊野
- 第7章 風與水中的生活
- 第6章 地方人物與離島世界
- 第5章 街市與耕作
- 第4章 雞蛋與菜心
- 第3章 嶺南貓 荔枝 豆腐 涼茶
- 第2章 風物課堂
- 第1章 序——寫作的教育·人文的教育:也斯的寫作教育理念?
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 梁秉钧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二十七辑)
本书内容涉及古文献学理论研究、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等中国古文献研究等相关领域。收录了《夏禹剑考》《洪汝奎刻书及相关文献整理活动考论》《宋代江西诗派诗集合刻考》等文章。文学24.4万字 - 会员
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
这是作者2007—2017年间的部分论文结集,共分为四辑,涉及近代文化交涉和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议题。第一辑是以梁启超与晚清文学新变为讨论主题。第二辑则集中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与翻译研究。第三辑涉及傅兰雅于1895年推动的“时新小说”征文事件。第四辑算是附录,收有2篇书评、2篇考证小文和1篇翻译的论文。这部论文集包含了一系列有趣的个案,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讨论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以文学、历史和翻译的互动等文学25.8万字 - 会员
天才中的凤凰:洛佩·德·维加
本著作对洛佩·德·维加坎坷曲折、浪漫而凄凉的人生经历做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勾画,对他的创作经历做了充分的评述,对他的戏剧进行了分门别类、以点带面的评述和分析。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八百多个剧本,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品位极高。可谓成就卓著,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其诗歌创作独树一帜,同样成就非凡。其名气和地位与塞万提斯并驾齐驱。文学19.2万字 - 会员
洪亮吉诗歌研究
洪亮吉是清代的朴学大师,又是乾嘉文坛的巨子,以词章考据著称于世。本书从要素论、本体论、功能论、创作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洪亮吉的诗学理论。结合洪亮吉的文学活动、思想个性和创作心态,对其诗歌题材进行分类研究,揭示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审美风貌,进而把握其诗风演变的轨迹,借以管窥乾嘉学者型诗人创作的典型特征。对洪亮吉的其他文体创作及学术研究进行评析,将其置于乾嘉文坛的背景下衡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文学17.2万字 - 会员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生态思想研究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是当代美国本土文学复兴的杰出代表人物,本书在生态批评理论的观照下,以她的三部小说和一部回忆录为文本,探讨了其作品中彰显的生态思想,主要阐明了其作品中体现的后殖民生态主义思想,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同时,总结出西尔科生态思想的独特性和嬗变历程。文学16.6万字 - 会员
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研究
该专著从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交互作用的方法问题、重大的理论论争以及理论形态上的特殊性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作深入的学理分析和研究。在研究中,通过学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的途径,厘清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不同权力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理论相结合与交融过程中的影响和冲突过程,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作出清晰的把握和理论上的描述,并在历史维度和美文学35.9万字 - 会员
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创作的“复意性”研究
约瑟夫·康拉德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魔幻般的不确定性,无论在人格内涵、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还是在创作风格上都不是单一、明晰的,而是意义多重复杂且常常充满自我矛盾。这种含混朦胧的矛盾对立,不仅体现在康拉德小说中的重重文本谜团中,也同时投射到不同的读者身上,体现在读者根据个体经验的不同而对文本产生的多样性读取与阐释上。本书采用威廉·燕卜荪的复意理论,以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寻康拉德文本复意话语表现下的深层本文学23.5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
这是一部网络文学批评专题文集,由75篇论文组成。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网络文学批评原理(18篇),网络文学评价体系(21篇),网络文学批评标准(15篇)和网络文学批评实践(21篇)。这些文章均系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主流报纸理论版公开发表的成果,它们基本反映了这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树和评论实践的基本面貌和水平。文章作者大都是我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界的一线学人,有传统学院派资深学者,也有近年来涌现出文学24.5万字 - 会员
梵汉诗学比较
在古代文明世界,印度和中国各自创造独具一格的文学理论体系。本书设立十二个论题,对印度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中印两国古代文学理论表现形态迥然有别,而基本原理贯通一致。文学30.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