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批评在文学现场
韩伟更新时间:2021-02-08 14:45:05
最新章节: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思想担当与现场意识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一本评论自选集,共分四辑:第一辑“理论的诱惑”主要收录了作者反思与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几篇论文。这种聚焦问题的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第二辑“民国文学现场”主要收录了作者研究民国文学的四篇论文,回到民国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在历史现场中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第三辑“批评在文学现场”主要收录了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研究。这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问诊与把脉,是一种批评对文学现场的积极介入。第四辑“文学的世界想象”主要收录了作者研究石黑一雄的三篇论文。这是对新获诺奖作家的一种学术回应,也是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想象。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批评在文学现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新时代文学批评的思想担当与现场意识
- 文学现场的思想自觉
- 观念与方法:文学现场的思想自觉
- 思想的批判性与批判的思想性
- 附录
- 被掩埋的巨人:民族信仰与个体道德的悖谬[66]
- 焦虑·转换·认同:身份问题的三重视域[38]
- 记忆的责任与忘却的冲动[1]
- 四 文学的世界想象
- “狂欢化”诗学与现代家族小说的同构[145]
韩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喜剧性矛盾:结构形态与精神特质
本书聚焦于喜剧性矛盾,从形式特征与精神蕴涵统一的角度把握喜剧性的特征与精髓。首先通过对世界“六大喜剧理论模式”的辨析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点,进而阐明人类喜剧意识发展进程中审美主体对喜剧性矛盾的积极建构作用,论述喜剧性矛盾的基本特性,揭示喜剧性矛盾的结构形态及其发展变异,剖析现当代艺术中的黑色幽默和戏仿,阐发喜剧性矛盾在其“双重背反性”的形式结构中蕴含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哲学美学内涵。全书的阐释和论证层层推文学22.1万字 - 会员
不同而和:中国文学的多元共建
在全球体系重新构建、民族国家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国民知晓自己、让世界认识中国,已成为关涉甚广的重要议题。本书立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与世界各民族的跨文化交往,梳理和总结人类学的中国故事。全书内容包括对西学东渐后人类学本土化问题的学科性思辨,同时也涉及了与之相关的个案论述。其中既有关于多民族中国的总体论述及夷夏关联的田野调研,也包括了以北美、不列颠及俄罗斯等地为例所做文学38.1万字 - 会员
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研究
本书是对当代陕西文学民间叙事予以研究的第一本专门著作。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作家“现象级”佳作频出,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叙事文学的转换。本书对陕西文学民间叙事的话语特征、功能意义、文化意识、文学传统,以及成就、局限与前景等展开系统性论析,以期对民间叙事的复杂性作出新的阐释,并获得超越地域性阈限的理论启示。文学27.9万字 - 会员
非洲英语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重构
非洲英语流散文学可以分为本土流散文学、殖民流散文学和异邦流散文学三大谱系。本土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呈现为破碎的、不完整的状态,异邦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遭到严重的压制与扭曲,殖民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更多的殖民性和侵略性。这三大流散文学谱系中的主体性都必须进行重构。非洲英语流散文学中的主体性重构是恢复人的尊严的一种努力,是探索个人之路、民族之路、国家之路甚至是非洲之路的一种努力。文学20.4万字 - 会员
当代西方文论范式转向
当代西方文论扬弃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定式,重视边缘话语,彰显诗学正义,拓展了空间理论与文化媒介研究领域,充盈着语境交叠与观念流转的理论旨趣。本书以跨语境眼光审视当代西方文论星罗棋布的话语星丛,重点论述其主要范式转向、理论代表人物、重要学术话语和对话关系,注重理论话语与文学批评实践的结合,凸显了对西方文论范式转向及其中国化问题的反思,有助于激活新的学术思考与话语实践,促进当代语境的文艺理论建设。文学29.4万字 - 会员
“城乡中国”的交往叙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研究
作为对城乡社会生活的反映、想象与建构的独特审美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从时间、空间、价值等多个维度,全面书写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一乡”关系中的物质交换、情感交流、空间交往和价值选择。这些小说一方面以矛盾冲突为叙事主题,揭示了城市化所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以及传统价值的断裂;另一方面以交往叙事为审美姿态,积极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信仰、伦理、美学新秩序,为“城乡中国”走向“美丽中国”的文化建构文学25.1万字 - 会员
明代戏剧唱词常用颜色词研究
本书以明代戏剧唱词中的“白、黑、红、紫、绿、翠、黄、青”这八个常用颜色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描写它们的语义系统,计算它们的语义显著度和广义度,考察它们的语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出常用颜色词在明代戏剧唱词中的独特价值。文学13.5万字 - 会员
跨越“归零地”:21世纪美国小说研究
本书从梅尔维尔和康拉德,到德里罗和厄普代克,再到麦凯恩和瓦尔德曼,作者分析了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中文学再现、审美与恐怖的微妙关系。文学25.7万字 - 会员
美国汉学家海陶玮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美国汉学家詹姆斯·罗伯特·海陶玮(JamesRobertHightower,1915—2006),曾长期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是美国汉学特别是美国中国文学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本书以海陶玮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性汉学成果为研究对象,基于原始档案和文献,在比较文学视野下对海陶玮汉学做一个基础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揭示其在美国汉学乃至世界汉学中的贡献、地位和影响。文学2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