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民事检察权研究
更新时间:2019-11-29 11:45:07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该书对民事检察权的性质、权能及其多样化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本学科中具有显著的补白性和创新性。其中对民事检察权能的辨析和论证,有助于推动民事检察权理论的独立发展和基础更新;对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公益诉讼、检察调解、执行检察协助等具体实现方式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有助于激活实践对制度的推动和完善作用。书中收集并整合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和实务案例,大大提升了著作的论证强度和阅读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事实与问题意识相呼应的理想状态。该书获2017年北京市社科基金资助。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民事检察权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五 各地检察机关民事督促起诉案例列表
- 附录四 民事公益诉诉案例列表
- 附录三 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民事案件列表
- 附录二 民事审判检察监督案例列表
- 附录一 美国州检察总长办公室的常规组织结构图
- 图表目录
- 结语 我国民事检察权的未来走向展望
- 第四节 我国民事检察权体系化更新的总体构想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司法评价的基础理论
司法评价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与效验性原则,同时应注重从价值创造转向价值评价思维、从法律理论转向法律工程思维,从批判评价转向建设评价思维。良法善治、秩序、正义、公正以及人权等构成司法评价的价值论基础。司法评价应当树立宪法至上观念,司法改革应当遵循人权的限度。在权力自我约束、权利竞争关系以及改革与诉权实现等层面重构司法体制,以缓解人权保障与司法供给之间的矛盾。重构司法权的分配模式,为新法律11万字 - 会员
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资本、动力与绩效:基于六县(区)的调查
本书以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为主题,对既有法治建设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作为制度变革的法治建设模式”和以区域法治资本、区域法治动力等核心概念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并以余杭区、金牛区、宝安区、浏阳市以及X县、Y县六个县(区)的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为案例,从区域法治资本、区域法治动力两个角度对这六个案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与比较,比较了它们的法治绩效,并分析了六个案例的法治资本、法治动力与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绩效之间的法律19.5万字 - 会员
中国海事商事仲裁评论(2021):新时代中国海事商事仲裁的创新发展
本书强调立足我国仲裁发展实际,充分展现我国仲裁的理论特色和实践优势,探讨国际仲裁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成果,为我国仲裁的进步提供参考思路。法律25万字 - 会员
法院系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西城法院评估报告
本书在中央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微观主体为切入点,将北京市西城法院作为研究对象,从全面改革、审判功能、党建和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分类对其进行全面介绍与分析,并建立组织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量化评估。法律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