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化转型人类学
赵旭东更新时间:2019-10-25 20:09:10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立足于多元世界的现实及其背后作为整体的文化存在的可能,提出在从微观的中国村落研究转向宏观的中国文明的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中国人类学需要面对的是不同文明之间互动的方式以及可能有的理想状态。本文所提出的文明互动的研究注意到了文明之间对立排斥、互补交流以及圆融共通这三种互动模式,它们在心理表征、社会交换、表现方式、文化表达以及民族志类型等诸维度上都会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学不应该是一种面对文明而表现得冷漠的学问,人类学的核心就是关注文明互动并促进文明互动的人类学的发展,这可谓是它的新使命。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文化转型人类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五、世界一体与文明互动
- 四、理性的限制与圆融共通的智慧
- 三、文明互动的三种形式及其民族志类型
- 二、从中国村落转向中国文明
- 一、文化反思与微观研究
- 第十五章 从文野之别到圆融共通
- 四、人类学的中国时代
- 三、盘点与特征
- 二、乡土与离土
赵旭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消费社会研究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 会员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Ⅱ:愤怒也是一种能量
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社科6.7万字 - 会员
走出伦理的迷思: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以“附近”作为研究框架,通过8个典型案例真实记录进城务工人群的生存现状,穿插以社会学学者的分析与反思,呈现出一幅“悬浮社会”的现实图景。书中的被访者小区保安阿微、菜场商贩红芹姐、水电工人小傅、家政阿姨小萍等人,都是生活在作者“附近”的普通人,也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身边的陌生人”的缩影。作者认为,关注身边的小世界,关注数量庞大但鲜有发声机会的进城务工人群,关注当下社社科14.3万字我的!:所有权规则如何影响我们
从买早餐到买房子,所有权问题无处不在。从小到大,我们都对“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这样的概念习以为常,却很少有人察觉到其中的奥秘。这不仅仅是琐碎的日常困扰,而是深刻反映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权规则和潜在的利益冲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传统的“先到先得”“我们的身体属于自己”,以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所有权规则受到冲击,出现了地下水争夺、数字虚拟商品处置争议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本社科18.5万字- 会员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社科20.4万字 - 会员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何为女性主义?怎样才称得上女性主义者?女性主义从何而来?女性主义浪潮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无法预测的未来,女性主义何去何从?……如今,女性主义的版图已遍及世界。每个国家的女权发展,也都走出了一条拥有自身特色的探索之路。了解这段历史,对当今从事女权实践,以及被全球的女性主义浪潮所激励、鼓舞的人来说,必定会成为一种助力。了解历史对任何人来说,都能够有所助益。那些我们视其为“传统”或“天经地义”的东西,社科5.7万字 谁住进了养老院:当代中国的“银发海啸”与照护难题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社科10.5万字- 会员
置身时代的社会理论(第六版)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社科31.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媒介素养与利益表达研究
本书的整体写作框架是建立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媒介素养课题研究小组所做的“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与政治参与研究——以西安市农民工为例”与“农民工媒介素养及其话语权构建”的两个研究课题的研究基础上的。该书的整体写作着重以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与利益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为着眼点,将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与其利益表达结合起来,放在城镇化这一社会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从现状及问题入手,尝试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构建其相互影社会学27.2万字 - 会员
中国城乡关系重构与城乡形态变迁研究(1949-1966)
本书主要通过考察长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与农村经济的联系,在深化资源配置和空间形态认知的同时,探求城乡格局形成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路径。本书运用大量档案资料,试图透过当时情境下的当事者,关注长江三角洲内部的利益差异,揭示区域内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体的竞争,总结地方行政主导下的基层政权与生产结合的绩效及其经验,适合相关研究人员与党政干部阅读和参考。社会学16.6万字 - 会员
西部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本书以西部民族地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为主题,在西部民族八省区选取了“领导干部”“大学生”“城市社区居民”“农村居民”四个群体,就“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经济生活”四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同时,对西部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特殊性表现、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作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制约因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西部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社会学15.9万字 - 会员
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17)
本书结合我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城市休闲化质量测评体系,从城市公共基础、休闲消费、休闲产业和休闲资源四个方面,对我国36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城市休闲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测度和分析,为推进我国城市休闲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研究价值。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休闲化的指标体系、质量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可以用于高等院校旅游、休闲、社会学9.4万字 - 会员
新时期残障人口发展与问题研究
一个时期以来的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社会事业渐强之势,带来了思想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新发展,其中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研究颇引人关注,虽远未成“显学”却也成果显硕,较之过去的清寂,生出喜人的生机与活力。这本《新时期残障人口发展与问题研究》即是代表之一。编著者江传曾与我相熟于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期间,这次看到一文中提到“推磨式互查”不禁莞尔,书中多篇文章也运用“二抽”数据展开分析立论,言之有据且社会学23万字 - 会员
通往城市之路:农民工住房与市民化
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农民工进城后未能实现社会身份和生活状态的“市民化升格”,进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农民工市民化遭遇了怎样的制度藩篱和经济屏障?在此约束下的中国农民工城市化过程呈现怎样独特的面貌?城市住房及其运作机制如何阻碍了农民工的市民化?农民工在城安居及市民化的路径为何?本书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解开了农民工市民化之殇的谜团,对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学术探索与思考社会学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