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79/24273379/b_24273379.jpg)
会员
地之子
赵园更新时间:2020-10-30 18:27:22
最新章节:文学史研究丛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地之子”,1930年代李广田以之作为诗题;前于他,1920年代,台静农已以此题名他的小说集。“地之子”应属五四新文学作者创造的表达式。中国现代史上的知识分子,往往自觉其有承继自“土地”的精神血脉,“大地之歌”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习惯性吟唱。亦如古代诗人托言田父野老,新诗人在让他们的农民人物倾诉大地之爱时,往往忘记了那份爱原是他们本人的。赫尔曼。黑塞在他著名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称艺术家、诗人为“母性的人”,此种人以大地为故乡,酣眠于母亲的怀抱,是由于他们富于爱和感受能力。协和广场“对出租汽车司机说来不是审美对象,田野对农夫也不是审美对象”①,这却又不只受制于爱和感受能力,更因为赖土地为生的农夫不可能对田野持“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因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近代知识分子由于摆脱了与“田野”的基本生存联系,脱出了农夫式的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才便于自命为地之子。朱晓平在他的小说里说,知识分子向天,农民向地。或许只有“向天”者才拥有一块与农民的土地不同的“大地”,赖有超越基本生存关系的对大地的凝视,也才会有知识分子的乡村感知和乡村文化思考。在中国这个泱泱农业大国中,广大知识分子与乡村,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乡土,大地有着深广的文化感情。本书通过对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探寻知识分子对土地,农民的文化感情及精神联系,揭示了作家与乡村、农民之间的文化关系及其文学表达方式。对"知青文学"设有专章介绍、论述,也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07-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地之子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文学史研究丛书
- 学术史丛书
- 作者小传
- 再版后记
- 初版后记
- 附录 知青作者的作品及其电影诠释
- 第五节 知青作者
- 第四节 评价难题 ——“知青文学”主题之三
- 第三节 知青历史反思 ——“知青文学”主题之二
- 第二节 怀念与回归 ——“知青文学”主题之一
赵园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百年智慧:季羡林的110个故事
本书介绍了一个全面、立体、温情、真实的跨越世纪的文化老人——季羡林。从少年意气到求学清华园,从远赴德国到执教北大,学海泛槎数十年,赤子之心不改,展现了其不喜不惧、通透淡然的人生智慧。文学23.3万字 - 会员
世界是我念过最好的大学
这个网名叫“小野人帆帆”的女孩,过去6年游荡50多个国家。去年1月,她告别金融业的工作,从伊斯坦布尔出发,陆路重走丝绸之路回到家乡,之后她又跑去拉丁美洲,一待就是9个月。在一路,她在美国参与了8日的沙漠乌托邦BurningMan,在各个农场学习朴门农业,在危地马拉学习形而上学与清醒梦,在秘鲁拿到瑜伽老师资格证书,并寻找萨满巫师学习灵性植物,在洪都拉斯学习自由潜水,在古巴和哥伦比亚学跳Salsa舞文学12.3万字 - 会员
凡尘中开悟2
当云烟飘散,当繁华落幕,当一切归于自然,你曾经肆意追求的是否会让你心安?希望本书能够触动你心灵的某一个角落,在你最需要鼓励的时候为你加油,在你最需要知音聊天的时候与你交流。希望通过这本书,让你可以感受到,凡尘世界中的魅力。文学12.4万字 - 会员
愿你从此爱情温软,余生温暖
22岁,她罹患了尿毒症;24岁,她接受了肾移植手术;26岁,她找到了一生挚爱——她的高先生;27岁,她成了职业作家;她就是90后励志作家——婉兮。相识之初,高先生便知道她的身体状况,但仍义无反顾地与她走入了婚姻,将彼此的人生轨迹融合为一体。热恋中的两个人都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了。可当锅碗瓢盆摆开、柴米油盐涌来,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家庭的磨合幻化成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时,携手前行的两人这才发现——婚文学14.3万字 - 会员
巷里林泉
《巷里林泉》是杨云苏的散文集,记录平凡生活里的凡人俗事、人间烟火。重度猫奴丹叔叔,吃货启蒙者大伯,长于成都的战争遗孤,爱上银幕角色的吕青工,大食堂厨神冯师,“疑似初恋”小学同桌……读完让人重新爱上世界。作者杨云苏当过20年纪录片导演,转行写作后迅速破圈,被网友誉为“祖师爷赏饭”“天赋型选手”“真正的生活家”。读杨云苏的散文,陈腐已久的感官像被激活,突然对人世又有了觉知。生活,不只是“生”下来“活”文学13.4万字 - 会员
墨迹
《墨迹》散文集,内容围绕作者自己的故乡——墨城坞展开。书里有墨城坞的乡音乡情,有迹可循的风土人情。作者身为从墨城坞出去农家儿女,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下了它的踪迹,用这种永恒的方式来纪念它,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书中有很多场景,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所熟知的,无论劳作、玩耍、凝望,甚至离开故土,无论离去的背影还是温暖的相遇,都能从中找到慰藉。文学16.7万字 - 会员
戴明贤散文
作为贵州省的“文化名片”,戴明贤在六十多年的散文创作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坛上一个特殊的存在。戴明贤散文多写小城凡俗、乡人乡事,其思想和文字却颇具前沿性和先锋性,既有小城生活与书卷生涯的诗性文心;又有一种看惯世事、气定神闲的风度,尝遍世味、返朴归真的韵致。笔法上,糅合了电影、戏剧、小说、诗歌等各种艺术形式,甚至传统绘画的“留白”手法,言尽意远,给人以无穷回味,多篇散文入选当地语文阅读文学20.8万字 - 会员
进学记
《进学记》是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先生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分六辑,分别为《问学之路》《从师岁月》《师友往事》《东瀛书影》《学人书序》《我的大学》,以“进学”贯穿全书,串联起个人乡下的成长经历、步入大学之后的求学经历、出国之后的访书经历以及与各位师友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本书也是一部学术启蒙之书。作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总结了前辈的治学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读书经验,可以文学20.7万字 - 会员
师友感旧录
本书是著名学者温儒敏的随笔小品。分三辑:第一辑回忆师友,大都是笔者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北大学者,虽是印象片段,也可见个性、生活与学问的某些侧面。第二辑讲述北大传统与校园轶闻趣事。第三辑是自叙,叙说笔者求学与治学的经历。书中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文字简朴质直,刻写生动传神,别有一种冲淡隽永的韵味。文学16.9万字